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社会科学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品格,事关国家的兴亡、民族的盛衰和高等教育的成败;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是立国、治国之本;哲学社会科学最能表征各民族鲜明的个性,体现一个民族的品格,是民族盛衰之学,是民族文明之魂;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一体化是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看,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比较优势,是建造世界一流大学之根基.  相似文献   

2.
云南籍文化名人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近代云南以至近代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亮点。《大众哲学》成书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毛泽东极其欣赏和充分肯定了《大众哲学》;蒋介石则无可奈何地承认该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思想防线;一代热血青年受其影响走上革命道路;国外学者也给予极高评价。这些多元的不同角度的评论凸显了《大众哲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指出,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及其一生的哲学著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辟了哲学大众化、中国化、现实化的新时代,为哲学事业,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大众哲学》是艾思奇的成名之作,并且奠定了艾思奇在中国历史、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地位。毛泽东称他是“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  相似文献   

4.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与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四·二八”讲话深刻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功能,是新时期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讲话》为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勇于肩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高校对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要从思想上、认识上、体制上、机制上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相似文献   

5.
一、沿革、宗旨和内容《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前身为创刊于1913年7月1日的《学丛》月刊,中经《西北大学周刊》(1924年)、《西大学报》(1939年)、《西北学术》(1943年)、《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年)等刊的发展,延续至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主要反映校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其办刊  相似文献   

6.
黄甲 《宿州学院学报》2014,(1):15-17,45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用其深入浅出的风格,通俗地为普通群众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哲学大众化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学者对艾思奇《大众哲学》成功原因的研究多集中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真理性以及《大众哲学》这本书本身内容的通俗性和体系的革命性,忽视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与个人因素。通过对历史背景的考察,《大众哲学》的成功,一是由于当时革命形势的高涨和唯物辨证法的传播,二是由于艾思奇本身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的确立和向革命理论工作者的转变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二十四诗品》与老庄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运用四言诗的形式,站在哲学、美学的高度,以形象、精练的诗化语言及中国式的哲学语言的融合,高度概括了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意境范型和美学风格,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涵盖力。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之所以耐读、耐思、耐诠——耐人寻味,关键在于他能自觉地将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老庄哲学引入并指导自己的诗论,从而使其《二十四诗品》具有了形而上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8.
一、沿革、宗旨和内容《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前身为创刊于1913年7月1日的《学丛》月刊,中经《西北大学周刊》(1924年)、《西大学报》(1939年)、《西北学术》(1943年)、《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年)等刊的发展,延续至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主要反映校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社会科学综合件学术理论期刊。其办刊宗旨为:立足国内外科学发展前沿,展示西部人文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要发表哲学、法学、新闻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主要是社会科学工作者,文科大学教师和研究生、大学生及中等专业学校文科师生,以及广大社会科学的爱好者。  相似文献   

9.
从苏联兴亡看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跨台留给我们的教训是惨痛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发布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新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的发展历程所起的作用是由它本身的特征决定的。从哲学社会科学作用的角度分析苏联的兴衰,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哲学社会科学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运用四言诗的形式,站在哲学、美学的高度,以形象、精练的诗化语言及中国式的哲学语言的融合,高度概括了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意境范型和美学风格,具有权大的包容性和涵盖力。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之所以耐读、耐思、耐诠——耐人寻味,关键在于他能自觉地将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老庄哲学引入并指导自己的诗论,从而使其《二十四诗品》具有了形而上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1.
一、沿革、宗旨和内容《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前身为创刊于1913年7月1日的《学丛》月刊,中经《西北大学周刊》(1924年)、《西大学报》(1939年)、《西北学术》(1943年)、《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年)等刊的发展,延续至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主要反映校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其办刊宗旨为:立足国内外科学发展前沿,展示西部人文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要发表哲学、法学、新闻学、经济学、公…  相似文献   

12.
20 0 4年3月31日,来自上海、浙江、江苏三省各高校的40余名专家参加了由同济大学党委宣传部、《社会科学报》联合举办的“长三角地区部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研讨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学者在研讨中纷纷表示,党中央明确提出“哲学社会科学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这个命题对我们既是动力,更是压力。一段时期以来,哲学社会科学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如何与时俱进是摆在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者、…  相似文献   

13.
一、沿革、宗旨和内容《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前身为创刊于1913年7月11日的《学从》月刊,中经《西北大学周刊》(1924年)、《西大学报》(1939年)、《西北学术》(1943年)、《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年)等刊的发展,延续至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主要反映校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其办刊宗旨为:立足国内外科学发展前沿,展示西部人文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要发表哲学、法学、新闻学、经…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简称"国家期刊库")发布了我国学术期刊关注度分析报告,在国家期刊库上线的665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与《中国社会科学》、《金融研究》、《历史研究》、《哲学研究》等权威期刊一起入选关注度前20名期刊。这也是全国高校学报中唯一人选关注度前20名的期刊。就所公布的关注度分值来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分值为1.47,与《学术月刊》  相似文献   

15.
理论界对《大众哲学》的评价和研究普遍存在过于强调"通俗"而忽略"大众"的现象。从"大众"视角出发,《大众哲学》的大众立场可以表述为:大众视野、与时俱进、服务大众、大众言语。这对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一、沿革、宗旨和内容《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前身为创刊于1913年7月1日的《学丛》月刊,中经《西北大学周刊》(1924年)、《西大学报》(1939年)、《西北学术》(1943年)、《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年)等刊的发展,延续至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主要反映校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其办刊宗旨为:立足国内外科学发展前沿,展示西部人文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要发表哲学、法学、新闻学、经济…  相似文献   

17.
一、沿革、宗旨和内容《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前身为创刊于1913年7月1日的《学丛》月刊,中经《西北大学周刊》(1924年)、《西大学报》(1939年)、《西北学术》(1943年)、《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年)等刊的发展,延续至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主要反映校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其办刊宗旨为:立足国内外科学发展前沿,展示西部人文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要发表哲学、法学、新闻学、经济…  相似文献   

18.
一、沿革、宗旨和内容《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前身为创刊于1913年7月1日的《学丛》月刊,中经《西北大学周刊》(1924年)、《西大学报》(1939年)、《西北学术》(1943年)、《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年)等刊的发展,延续至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主要反映校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其办刊宗旨为:立足国内外科学发展前沿,展示西部人文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  相似文献   

19.
由《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和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暨2015年选题研讨会"于1月10日在济南举行。来自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以及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单位6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姜培茂副主任、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报告。与会专家就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问题,当代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改革问题,以及《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的组稿选题计划,进  相似文献   

20.
一、沿革、宗旨和内容《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前身为创刊于1913年7月1日的《学丛》月刊,中经《西北大学周刊》(1924年)、《西大学报》(1939年)、《西北学术》(1943年)、(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年)等刊的发展,延续至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主要反映校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其办刊宗旨为:立足国内外科学发展前沿,展示西部人文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西北大学学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