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在1999年联合发起了研究生支教团活动。10年过去了,数千名青年志愿者与活动共同成长.与此同时,一个爱心接力、播洒知识火种的项目也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2.
5月19日,杭锦后旗陕坝镇小学生捐出了积攒的零花钱,老人们含着泪水把钱放进了捐款箱并不断祈福,残疾老大娘坐着轮椅也赶来捐款了……一位残疾小伙子表示说:“我不能去灾区参加救灾活动,但我要尽我的力量,献出我的一份爱心。”陕坝镇的一位低保户将一个月的低保费捐了出来,他告诉笔者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帮助了我。现在四川受了灾,我捐款是应该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特区创办40年来,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转型方面做出大胆探索、勇敢创新,为全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借鉴。特别是在深圳经济特区,青年是特区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活跃力量,其价值体现在多方面,如创办特区与青年敢为人先、产业转型与青年大胆求变、科技文创与青年激发智慧、志愿服务与青年奉献爱心、先行示范与青年勇于探索等。同时,特区青年的角色丰富多样,包括 "开荒牛"青年、"基围虾"青年、"淘金者"青年、"村改居"青年、"高科技"青年、"文创潮"青年、"红马甲"青年、"国际村"青年等。深圳经济特区青年的发展和创新,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她身高只有85公分,却已年满十八;她只念了小学四年级,却被一家中外合资单位聘为"财务总监";她四肢断成好几截,却飞越了太平洋——苦痛、毅力、聪颖、爱心,在这位被人们称为"玻璃姑娘"的重度残疾少女身上,交织成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一在漓江中游的东岸,有一个名叫渔村的村庄,属于广西阳朔县兴  相似文献   

5.
中国最早的志愿者产生在为社区服务的层面上.1979年第一批联合国志愿者来到中国偏远地区,从事环境、卫生、计算机和语言等领域的服务.20世纪80年代中期,民政部号召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于1989年诞生于天津市和平区的一个街道社区;1990年代初,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社区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是目前我们国内最大的两支志愿队伍,"爱心妈妈"便是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爱心妈妈",也被称为"慈善妈妈",并不是某个志愿团队的名称,而是全国各地社区志愿者中一支特殊的力量.经过多年的发展,"爱心妈妈"已由个体慈善行为向多元公益活动转变.最初,"爱心妈妈"只是作为个体,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尤其是对社区特殊人群的关心和照顾中.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关于母与子的爱心故事。上世纪90年代初,一天晚上,她去看电影。电影就要开演了,她拿着票正往里走,一个青年拦住了她。那个青年挺着急,说:“大姐,售票处已经没有票了,您能把您手中的这张卖给我吗?”她一楞,有些为难。这时青年人眼圈已有些红,喃喃地说:“不是为了母亲,我也不会麻烦您!”  相似文献   

7.
雁云 《老年人》2015,(5):30-32
在河南郑州,有个传奇的百年大院。在这个大院里,住着一位命途多舛却倍受关爱的残疾老人。在这位老人身边,老同学、老邻居、插队队友,三十九年来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如今,过去照顾他的人都年事已高,值得点赞的是他们的后辈继续从父辈们的手中接过了这根接力棒。这个充满爱心的大院叫陇海大院,这个残疾老人叫高新海。  相似文献   

8.
何铜陵 《女性天地》2008,(12):22-24
他是一位富有爱心的青年画家,曾将卖画所得的4万余元全部捐给了云南半坡县的失学儿童。可是,他却患了双肾坏死,生命垂危。为了凑够40万元的换肾费用,一次唤醒沉睡亲情的爱心大接力开始了。  相似文献   

9.
柳哲 《当代老年》2013,(7):22-23
今年59岁的娄宗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14年前,他与妻子李桂凤,收养了第一个孤儿,此后,先后有34个孤残儿童加入到“爱心大家庭”中来。这些年中,夫妻俩经常是刚抱着一个孩子睡着了,又被另一个孩子的哭声吵醒了。不少孩子身有残疾,娄宗全夫妇就带着孩子们四处求医。10多年里,两人先后承包过沙石场,办过企业,为这些孩子,花掉了近200万元的积蓄。  相似文献   

10.
北京爱心特长培训学校校长曹燕从小腿有残疾,在不到40年的人生历程中做过不下10次外科手术。通过自己的特殊体验,曹燕对疼痛有了一种超出一般人的认识。她将疼痛视为自己生命里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亿万人关注儿童的舞台! 这是一个凝聚全球爱心力量,支持中国儿童事业的平台! 这是一次让长城作证,让爱心永存的公益盛事! 2004年6月“第三届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将在北京完全演绎!  相似文献   

12.
柳哲 《职业》2014,(10):17-17
随着现代传媒业的迅猛发展,报纸、电视台、网站等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新闻线人”也应运而生,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新的职业群体。我当兼职新闻线人要从一个故事说起。2003年,我在北大参与《青年时代》杂志的采编工作。有一位名叫“爱心女孩”的网友是个残疾女孩,来北京治病,请求我帮忙。她身残志坚、乐于助人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我忍不住打电话给媒体,希望报道一下她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三广 《老年人》2008,(8):30-32
当萨马兰奇得知她是个全聋的残疾女孩时.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上帝啊.这个小姑娘与中国的长城一样,简直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4.
一个女残疾军人的坎坷人生文/红尘一位女残疾军人十二年来,同丈夫住在一个濒于倒塌的草棚里,相依为命。新上任的领导,惊诧于远道而来的党费.千里迢迢来看她时竟惊得一时语塞,原来十二年来一直坚持寄党费的她,穷得竟没有裤子……1970年隆冬,大别山里来了一群女...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以当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为背景,从文化学的角度,考察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影响。首先,对后现代文化思潮和青年亚文化的概念、特征做出界定与辨析。其次.对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后现代取向的形成动因和表现形态进行揭示。对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现象.分别从文化冲突论和文化生态学两个不同视域展开学理层面的分析。最后,对构建21世纪中国青年新文化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16.
社区居民姚凤婷自出生起就双脚残疾,无法承担体力劳动,丈夫早逝,使得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人员及时为她办理了低保和爱心联系卡,需要买菜、买面或身体不适时,就可以打电话联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她免费或低偿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7.
铁肩担道义,爱心献社会。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伐,一个志愿献身于社会公益与社会保障的青年群体,在神州大地上蓬勃崛起,集青春力量,开风气之先,青年志愿者行动在不断探索和追求中走过了三年历程。  相似文献   

18.
本次会议,澳门教育暨青年司青年厅选择了一个十分好的主题:青年社团理论和实践。这个主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教育、心理学家贝弗里奇说.“一个好的选题.意味着或者暗示着它有一个满意的答案”.会议的成功再次证实了这句名言。澳、港、穗、沪四地.青年社团的出现和发育都比较早,已有一段时间的发展过程。目前,由于社会急速变化的驱动,四地的青年社团都进入于一个新的发展期,共同的实践向理论研究提出了要求,要求我们共同作出全方位的、整体的理性思考;同时,由于四地的文化差异、发展背景和特点不尽相同,青年社团的…  相似文献   

19.
一个残疾青年的情缘文/@@田永源北京姑娘的痴情我如果不谈及他的左腿,他算得上一个英俊的男子。3岁时患小儿麻痹症,以后只有用左手拄着左膝才能走路。他儿时勤奋学习,每天上学要走几十里山路,但不管暴雨如注的盛夏,还是风雪弥天的严冬,他从不缺课。班主任刘老师...  相似文献   

20.
一个幼儿园要办好,得益于一个以身作则团结一致的领导集体和教学业务精师德高尚富有爱心的教师队伍,文中从这两方面入手.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