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文学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作家这方面的突出成就,掩盖了他另一方面的成绩。郭沫若诗歌、戏剧方面的巨大成就,使人们几乎忘记了他的散文、小说;老舍小说、戏剧上的杰出贡献,使得他的诗歌少为人知。张志民的突出成就,在其诗歌创作。然而,他却是从小说创作迈进文坛的。发表于1947年初的处女作《大娘家》,要比他的著名长诗《王九诉苦》问世早半年多。1949年,天下图书公司曾出版了他第一本小说选集《婚事》。1982年出版的《张志民小说选》,所选三十二篇作品,早期小说就占七篇,在数量上,超过了诗歌创作,在思想和艺术上,也有其诗歌所不能代替的成就,它们同样体现了一个来自农村和部队作家  相似文献   

2.
贺宜同志从一九三二年九月一日,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儿童世界》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童话《蛟先生和他的联盟者》至今,已经在儿童文学这块园地上,为孩子们辛勤耕耘了整整半个世纪。他不仅创作了一百余篇长、中、短篇的童话,而且在小说、诗歌、故事诸方面,都有专集出版,取得了可观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并进行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探索。他那源于丰富创作实践的许多体会,是值得我们珍视的。  相似文献   

3.
在灿若群星的当代作家中,鲁彦周以他的小说创作和电影文学创作所独有的思想艺术光彩,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誉。近几年来,在小说领域中,他除了写短篇、长篇外,还创作了《桂花潭》、《天云山传奇》、《呼唤》、《清澈如水的眼睛》、《春前草》等中篇,为我国新时期生机勃勃的新文苑增光添彩,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同时,它们也  相似文献   

4.
<正> 也许,人们是在编辑家的名单上热悉李汝琳的名字的,因为新加坡三套颇有影响的华文文学丛书的出版,是与他的名字连在一起,与他的努力和贡献分不开的。而在新加坡华文作家的行列里,李汝琳向有“文艺长跑者”的美称。 作为作家,李汝琳作品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小说、剧本、诗歌和散文。其中成绩较突出的,要算是他的小说了。他的小说,长篇有《漩涡》(1962);中篇有《李汝琳中篇小说集》(待发);短篇有小说集《姐妹俩》(1958)、《新贵》(1979)和《漂浮》(待发)。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冯文炳先生是“以‘废名’出名”的作家,是一位颇有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的小说家。早在一九二二年秋,他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就已经开始从事小说创作。那时的作品大多收在他一九二五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说集《竹林的故事》里。后来,他更以废名的笔名陆续写了四本小说,有一九二八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桃园》、一九三○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枣》,以及一九三二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桥》和《莫须有先生传》。至于连载  相似文献   

6.
鲁迅早期的重要作品是小说创作,他的小说是以显示“文学革命的实绩”,思想的深刻和艺术的卓越成就而奠定了他的文学家的地位,并以此为世界所知名。但是鲁迅的创作小说,并不自提倡文学革命后的《狂人日记》始,早在1911年冬,他就曾写过后来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文言体小说《怀旧》。《怀旧》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并以  相似文献   

7.
<正>在英国文学史上,很少有象戴·赫·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这样多才多艺、富于激情的作家。他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文学批评和文学翻译等方面都有所探索,作品多达40卷,可谓著作等身。他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创作,共有10部长篇,7部中篇,60多个短篇。 在讨论劳伦斯及其创作时,总有这样一种观点:“他主要在内容上,而不是艺术上,被看作现代派的。”其实,任何一种真正的艺术,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应该是统一的。既然劳伦斯的小说在内容上是现代派的,那么其艺术形式也必然与之相适应。事实上,劳伦斯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汲取了欧洲文学的优秀传统,熔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于一炉,创造了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现代主义小说。本文拟就劳伦斯小说艺术技巧的几个方面初试探讨。  相似文献   

8.
论戴望舒诗的艺术特色盛海耕戴望舒一生的诗歌成绩,现在所能见到的,有创作诗93首、诗论3篇、翻译诗221首。他的创作诗除4首佚诗外,分别收在《我底记忆》(1929年出版)、《望舒草》(1933年出版)、《望舒诗稿》(1937年出版)、《灾难的岁月》(1...  相似文献   

9.
论七等生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家都知道我叫七等生,其实我的本名是刘武雄。”(《七等生小传》) 七等生,台湾通霄人,一九三九年生。一九六二年开始创作。他以写小说为主,也不乏诗歌、散文创作。他先后出版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僵局》、《来到小镇的亚玆别》、《我爱黑眼珠》、《隐遁者》,中篇小说集《放生鼠》、《沙河悲歌》、《离城记》,长篇小说《削瘦的灵魂》、《城之迷》、《耶苏的艺术》,综合集《白马》、《情与思》等。一九七七年远行出版社出版七等生小全集,共十册。七等生的两篇小说  相似文献   

10.
萧红居港期间创作了两部长篇代表作《呼兰河传》和《马伯乐》,三个短篇《后花园》、《小城三月》、《北中国》和一个口述小说《红玻璃的故事》,可说是萧红小说创作的高峰期。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部长篇小说都涉及重写短篇题材。这一独特现象为人们考察萧红居港期间的创作自觉意识及其民族性思考提供了解读的空间。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对短篇小说《家族以外的人》、《后花园》中的有二伯和磨倌等形象进行了再造与重写。在小说重构过程中,萧红游走于情感诗意与理性概括之间,叙述视角、立场和表现主题亦发生相应变化,从中可以看出萧红居港时期的小说创作题旨及其内在规律,以及她如何执着于作家姿态的独立性,而成就了她在居港期间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青年作家赵国辉的《风筝的天空》(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部艺术上有新意、思想上耐品味、审美层次较高的小说集.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宏图先生在此书的序言《关于呼兰河的故事》中,对作家和作品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笔者拟从另外视角略作评析。刻意描写感觉《风筝的天空》在艺术上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刻意描写感觉.作家在呼兰河畔生活多年,他崇拜萧红,师法萧红的创作优点.萧红在小说创作上独树一帜,求新、求变、不拘一格,具有一种超前意识。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  相似文献   

12.
陆地的创作思想在老一代“延安作家”中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它,对于了解老一代“延安作家”和他们的作品,都是有意义的。陆地,壮族,原名陈克惠。1918年生于广西绥渌县(现名扶绥县)。由于向往革命,爱好文学,在广州念过高中和师范后,于1938年进入延安,1939年考入“鲁艺”文学院,和刘白羽、肖殷等是同学。象别的许多老“延安作家”一样,他的创作成绩是卓著的:四十年代的短篇《叶红》、《钱》,中篇《钢铁的心》;六十年代的短篇《故人》、长篇《美丽的南方》;八十年代的长篇《瀑布》,都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为文艺界所瞩目。  相似文献   

13.
茅盾不仅是著名的的小说家,杰出的散文家,而且是革命战斗杂文大军中的一员主将,在杂文创作上也是硕果累累。早在20年代初,他就为《文学旬刊》“写了许多杂文”,1925年又在《文学周报》和《小说月报》上发表过不少“文学评论和杂文”。后来,有人把他和鲁迅先生并列称誉为《申报·自由谈》的两大台柱。抗战时期茅盾来到重庆,用他的笔为神圣的抗战鼓与呼,在写小说和剧作《清明前后》的同时,还积极从事杂文创作,获得丰收,于1945年出版了杂文集《时间的纪录》。  相似文献   

14.
树棻作品,数量达四五百万字,论体裁有小说、散文、传记文学;论题材,有历史的、现实的;论创作时间,除少数短篇、散文外,绝大部分均完成于“文革”后的十年。与此同时,他的《姑苏春》曾被搬上银幕,《太湖传奇》被改编为广播连续剧,在电台一再播出。  相似文献   

15.
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与罗淑的《生人妻》是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两个短篇。这两篇小说,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中,对《为奴隶的母亲》一直评价很高;但对《生人妻》,除个别文学史有所提及外,一般都未予以重视。比较一下这两篇小说,我以为,艺术上各有所长,但在揭示生活的深度上,《生人妻》似乎略胜一筹。  相似文献   

16.
柔石在“左联”五烈士中的创作成就是比较突出的,特别是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他从1921年参加文学团体“晨光社”开始创作,至1930年参加“左联”前后的10年期间,如果说《二月》代表了他的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那么《为奴隶的母亲》则是他的短篇小说的精品。 《为奴隶的母亲》完成于1930年1月20日。小说反映的浙东地区典妻风俗,如果出  相似文献   

17.
叶紫是我国“左联”时期著名的革命作家,是鲁迅热心培植和器重的贫苦的青年作家。鲁迅曾以奴隶社的名义自费出版了他的短篇集《丰收》(《奴隶丛书》之一),并写了《叶紫作〈丰收〉序》,予以亲切的肯定和热情的推荐。但是,关于叶紫逝世的日期,迄今还没有一个公开的正确说法。《叶紫创作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八年版) 内《作者小传》说叶紫于“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三日逝世”;一九六二年八月出版的《丰收》中的《前言》,  相似文献   

18.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印度近代最伟大的诗人和作家。他多才多产,一生中诗歌、小说、戏剧、评论、歌曲,什么都写,不过,成绩最突出的还是诗歌。他曾以《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并名震世界。而《新月集》也是他一生所写五十多本诗集中引人瞩目的一部。 《新月集》(1913年)是诗人从孟加拉文的诗作(《孩子们》1903年)中译成英文的一种,共收入三十七首儿童诗。这部诗集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儿童的心灵世界,展示了儿童心灵世界的神秘和奇幻。《新月集》是诗人热爱儿童、关心儿童、赞美儿童的艺术结晶,是描绘童心世界、探索童心世界的恋歌。  相似文献   

19.
许朝阳 《东岳论丛》2011,32(8):90-93
爱伦·坡的作品以描写死亡著称,《红死魔的面具》是他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短篇恐怖小说之一。小说的叙事空间、聚焦、人物及叙述者、隐含作者与作者的生存现实密切相关,由此角度揭示小说的死亡主题,体现了死亡是存在于人的内心不可避免的恐惧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在五四新文学草创时期,《新潮》小说的突出特点在于:短篇小说“横截面”理论的尝试、“为人生”的创作倾向、多姿多彩的形式与可贵的艺术追求。《新潮》小说为现代白话小说的创作走向成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创作经验的欠缺也使得《新潮》小说在艺术上普遍显得粗糙,缺少必要的艺术深度和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