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说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为此,党的十三大和我国国民经济的“七五”计划都提出要把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平衡作为经济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计划商品经济实际运动中,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绝对相等式的平衡是极少发生的,而可能实现的则是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其表现为两种形态:1.社会总需求略大于总供给。2.社会总需求略小于总供给。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既是社会经济运动的结果,又是…  相似文献   

2.
日本政府的所谓宏观经济管理,主要是从政府经济活动的角度,对社会总需求进行控制和影响,这种管理的主要途径,则是运用财政金融杠杆来调节供求关系,以实现社会总需求(政府投资、政府消费加民间投资、个人消费)与总供给的相对平衡。一般的做法是,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市场趋于繁荣时,大都采取抑制总需求的政策;而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受高消费思潮的影响,消费基金急剧增长,使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超前消费已经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甚适应,这种供求结构间的失衡则加剧了供求间的矛盾。现实的消费结构,超越了生产与收入水平所应有的合理结构,为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后果,所以,深入研究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清我国消费的现状,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增长,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是当前  相似文献   

4.
银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在当前,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呢?我认为,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普遍存在的问题来看,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应该是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宏观控制,来达到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影响社会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大体上有两种因素:一种是物价上升和流通速度下降或生产停滞和失业增加;另一种是经济结构瓶颈、效益下降或管理体制不适应等非货币因素。前一种,是短期性因素,主要靠政策来进行短期调节;后.一种是长期性因素,会长久地对经济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导致“需求吸纳陷井”(即因物价上升和流通速度下降而吸纳大量货币需求)和“供给压缩陷井”  相似文献   

5.
流通经济学     
流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流通过程的经济关系的科学。它是理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一般认为,社会主义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以生产为媒介的流通过程,即社会再生产的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的实现过程。包括商品生产者之间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具体地说,它要研究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转换;商品从生产转到消费(即再生产)过程的运动形式;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及其实现条件;流通过程的劳动消耗及其效果和对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国民经济宏观调节和控制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封闭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很少需要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而社会化大生产则必须有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和控制。这早已为近现代世界各国经济生活的客观实际所证明。愈是生产商品化、社会化,愈是市场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展和完善,愈是需要统一的经济调节和控制,以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近三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许多同志从总量、结构以  相似文献   

7.
肯定性宏观调控立足于支持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解决和克服经济运行中的消极因素,最终使经济运行在较高水平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中;否定性宏观调控立足于支持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消极因素,解决和克服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最终使经济运行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中.肯定性宏观调控是一种能使经济体持续稳定增长的宏观调控思路.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一个是微观经济效益不高,另一个是宏观经济调控乏力。本文主要是探讨后一个问题。宏观经济问题,说到底无非就是两个层次的比例关系问题,即一个总量平衡问题,一个结构平衡问题。前者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它涉及国民经济的全局,  相似文献   

9.
一能不能有效地把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以求得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这是关系到巩固和发展当前大好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问题。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大小,决定着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比例关系,即积累和消费、地区生产力开发和布局、农轻重商贸之间以及各行业内部之间发展的比例关系。就货币信用领域而言,固定资产投资  相似文献   

10.
适度投资规模的意义全国党代会对当前形势作了正确的估计: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现在的任务是把这种好的经济形势发展下去,关键在于要坚决控制住固定资产特别是基本建设投资的规模。只有保持一个适当的投资规模,才能使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逐步做到基本平衡,保证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协调、经济生活的稳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1.
我国89年夏年出现的“市场销售疲软”,不是因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所致,恰恰相反,它是伴随着我国近几年消费基金膨胀,劳动人民实际购买能力大幅度增长而出现的,是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互相并存的,即是说,在“市场销售疲软”的情况下,近期表现为商品销售困难,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近些年社会总需求能力大于总供给的状况却依然没有改变。我认为:“市场销售疲软”的症结在于整个社会的购买倾向降低。即在总需求能力大于总供给局面下的“市场销售疲软”,商品销售困难既不是消费者无力购买,也不是商品总量供给过多,而是消费者有购买能力而不去购买或减少购买。理论界通常把“市场销售疲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短缺经济下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用图示的方法,说明了国民经济总量的循环状况。作者认为,在压抑型的通货膨胀下,如果继续扩大总需求,必将使市场供求关系更趋紧张。这时,原先卖不出的商品或许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买主,从而刺激经济增长。但结果势必造成更加严重的短缺。同时,这样做将迫使社会过度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导致经济效率下降。作者主张严格控制社会总需求,尽管这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终究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整个经济领域里要逐步扩大市场机制调节的范围和比重,用商品的价值规律来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和更好地解决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经济关系。这样才能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十几年来,我国坚持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效,推动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影响我国统一农产品市场发育的成因及对策乔娟索志林目前,我国农业除个别生产项目外,已进入总供求基本持平的发展阶段。但与此同时还有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影响着农产品的供求状况,而且影响着整个社会商品总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此外,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以粮食播种面积下...  相似文献   

15.
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现实经济运行中的一对主要矛盾,因而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的特点是,一方面,已告别了短缺经济,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出现了结构性供给相对过剩;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理论借鉴及其定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积极有效地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对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我国政府经济职能必须及时转变,既要从那些需要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微观领域中退出,还权于市场,最大限度地压缩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给市场更多的发展空间,又要在“市场失灵”时积极、有效地进行干预,加强宏观调控。同时,既要强化战略引导职能,通过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引导和调控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又要强化平衡协调功能,通过综合运用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非平衡系统模型在经济领域,过去比较强调平衡现象的重要性,在西方经济学中有自由企业制度的均衡价格论、收入均衡论,以及局部均衡、全部均衡、短期均衡、长期均衡;还有国家调节制度的政府干预下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均衡。在我国的经济理论中,计划经济强调的也是综合平衡问题,例如财政收支的平衡、信贷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和外汇收支平衡。可见,平衡系统历来是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国民经济既是一个平衡系统,又是一个非平衡系统。经济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有平衡就有非平衡,两种质态经常交替出现。在大多数情况下,经济发展是非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西方,理性预期模型已成为宏观经济研究中的规则而不再是例外情形了。它已被用来考察总需求的主要构成、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用来解释象产出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持续性及其相互运动等经济周期规律的理论等。不仅如此,人们还将计量经济预测,最优控制与非线性规划技术进行适当的修改,与理性预期模型相协调。在这里,我们将对重要的总供给理性预期模型——“信息基模型”与“刚性价格模型”作一述评,以从一个角度说明上述这种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目前过剩经济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发展目前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由短缺经济过渡到过剩经济.其成因包含着总供给因素和总需求因素.过剩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生产者和经营者既带来了发展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要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良性循环,必须根据宏观经济走势,制定和实施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健  黄敏 《学术交流》2012,(3):91-95
我国1998年进行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加之城市化建设的推动,房价波动逐渐显著。房屋价格波动对与住房相关的产品及服务价格产生关联性影响,从而对整个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产生影响;又由于房屋购置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比重大,在总的可支配收入有限及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发展水平条件下,房屋价格波动影响居民对其他商品及服务的需求水平,基于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进而影响其他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选取衡量总体物价水平的重要经济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其编制所包含的商品种类及计算方法研究,在未将房价直接计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条件下,从理论层面及近三年的实际数据实证分析,房价的波动仍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值变动存在非线性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当前房价的下行趋势,必将有助于拉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