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中国经济改革受到了严重的“债困扰”,三维债危机(财政债危机、银行债危机、企业债危机)交织形成了一个“债陷阱”,使金融资源不断地聚集、注入、沉淀,被长期锁定在一个低效率的配置流程之中,即居民高债权、高收益,国家高债务、低收益,银行高利率、高风险,企业高成本,低效益。因此,改革的逻辑必然要求政府大幅度削减对居民的负债,通过建立市场融资机制来引导居民储蓄转化为社会投资,包括实物投资、股权投资和保险投资,使居民直接投资取代银行负债成为对经济的主要资本注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促进新制度的生成,推动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许地山是我国“五四”以来有影响的著名作家之一。为了纪念他诞生90周年,苏联《外国文学》杂志1983年第8期刊登了他的10个短篇,其中包括《落花生》、《梨花》、《万物之母》、《债》、《暗途》、《补破衣服的老妇人》、《花香雾气中的梦》等等。  相似文献   

3.
《史记》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已成定论。论者多循其“实录”精神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写作目的进行研究,而对《史记》悲剧性的系统论述则为少见。如果说,《史记》溶入了作者强烈的爱憎而使它带有浓重的抒情意味,是比较容易理解的,那么,怎样理解《史记》的悲剧性呢?歌德说:“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①司马迁身受宫刑,是一场意想不到的横祸,对他的打击也是异常惨重的。“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②因此,司马…  相似文献   

4.
“立言”之事非等闲——读《彭铎文选》○韩惠言著书立说在国人的眼里向来是一件大事,《左传》谓“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曹丕《典论·论文》则明确宣称,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将“立言”与创制垂法、建功立业相比,视文章为经国济世之一端,舞...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来源。《逻辑学》是黑格尔辩证法的代表作,其内容之丰富、思想之深刻,达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辩证法发展史上的最高水平。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十分重视研究《逻辑学》。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写作中曾成功地运用了《逻辑学》的辩证方法。恩格斯在研究《逻辑学》之后,深刻地指出:“事实上,一切真实的、详尽无遗的认识都只在于:我们在思想中把个别的东西从个别性提高到特殊性,然后再从特殊性提高到普遍性”(《自然辩证法》第212页)。列宁则认为:“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认…  相似文献   

6.
传奇心态是笔者为了指代中国古已有之的一种心态而杜撰的术语,它指的是将平淡、枯燥、乏味、冷静的现实世界关系加以激情化、戏剧化、情节化的倾向与过程。现实世界本有奔放的激情、曲折的情节,如把这种现实关系加以叙述、描绘,那自属一般人所说的传奇,却不在传奇心态范围之内。传奇心态在中国文化史上由来以久,今日已佚的古《书·武成》说周伐商纣,血流漂杵,就被孟子直斥其非,认为夸张过份(《孟子·尽心下》)。子贡则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论语·子路》)。这两段话可看成圣贤对传奇心态的两次批判,也可见出传奇心态自有其发生的一般人类学基础。王充云:“夫为言不益,则美不足称;为文不渥,则事不足褒”(《论衡,儒增》,“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故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于心。闻一增以为十,见百益以为千,使夫纯朴之事,十剖百判;审然之语,千反万畔”(《论衡·艺增》),已经道出传奇心态得以  相似文献   

7.
《左传》代言之分析〔韩〕朴晟镇一、记言,还是代言《左传》里记载人物所说的话历来被称为“记言”。所谓记言出自“左史记言,右史记事”①之说。记事是作者之言,记言则往往不是作者之言。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古文十弊》中说:“记言之文,则非作者之言也。为文为质,...  相似文献   

8.
“恕”,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规范。古人历来将恕视为美德。如汉代的董仲舒曾说:“圣人之德,莫美于恕。”《春秋繁露·俞序》先哲们认为恕是孔子仁学一以贯之的思想。在(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回:“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7’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怒而已矣。”《论语·里仁》恕德的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另一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员公》。恕,作为为人之则,是处理个人与他人道德关系的基本态度和要求,也是现代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9.
山水以形媚道─—论东晋诗中的山水描写[新加坡]王力坚西晋元康年间,郭象注《庄子》,重新兴起了玄学之风。郭象的玄学是以“万有独化”,取代了正始玄学的“以无为本”。正始玄学以“无”为万物(万有)之本,而郭象却说:“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  相似文献   

10.
红学研究的一个热门方法,是以“作者家世”诠释作品。这种方法,从“道人亲眼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 (甲戌本:《凡例》),推演出“石头记‘石头’”,即“通灵玉记贾宝玉”、即“作者写《石头记》”,亦即“曹雪芹著《红楼梦》”。这种方法的运用者,尽管所论细节有时不同,但把江宁织造《曹氏族谱》作为《红楼梦》的发祥之地,则一;将悼红曹与织造曹联宗,以艺术形象印证世间实人,则一。如此一来,曹雪芹著《红楼梦》,就被说成了传写自己的显赫祖先。作品中的贾法、  相似文献   

11.
刘强  Wang Xiaonong 《孔学堂》2023,(3):60-68+153-168
古今学者对孔子之于“心学”的开创之功,一向注意甚少而论述乏人。事实上,孔子之仁学,本与心学不二,《论语》《孟子》中所见孔子论“心”诸说,早已为后儒埋下建构心学之种子。本文从“仁”与“心”的即离关系、《孟子》所载孔子“论心四句”的心学价值、孔子忠恕之道的心学内涵、孔子“用心”说及其余绪四端加以论析,认为孔子论“心”,乃有显、隐二端,显者出之以“仁”,隐者证之以“恕”,二者本同而末异,殊途而同归,对于后世心学之本体论、认识论、修养工夫论之建立,实有先导发轫之功。  相似文献   

12.
《易》成书以来,众说纷坛,各执一词,成为天下第一奇书。数千年来,同一本《易》,医者说医,卜者占卜,文人言文,史家论史,各显神通中诠释此书。《易》不但为儒家群经之首,且收干《道藏》之中,颇有万象万物,尽入囊中之势。近年来《易》学又兴,将计算机、天体物理等等新兴学科归于《易》一书,使干年老树又发新枝,愈发神秘莫测,几成迷信。然而有人欲证《易》伪而从根本上破除迷信,则不免有牵强之处。《易》今日所见版本,可分为“上古易”与“儒家易”两部分。上古易,即卦、交辞,一般认为是《易》原文(李镜池之《周易通义》即…  相似文献   

13.
说来也巧,我与《学习与探索》之结缘,纯属偶然。那是1984年9月,正当“吟罢低眉无处写”之际,朋友鼓动说:“可以寄《学习与探索》碰碰,那里还颇有些‘认文不认人’的风气,而且敢于容纳新知。”于是,我试了,果然不爽;1988年又试之,亦然。于是,我和朋友便孩子般地爱屋及乌起来,由文学稿、文学编辑而全刊,由全刊而及那刊的名字。“是啊,你不觉得这名字平实而又不乏深意吗?”的确,“学习与探索”可看作期刊名,亦  相似文献   

14.
黄觉弘 《唐都学刊》2005,21(6):30-33
清季以来,论者对《史记》征述《左传》的情况多有怀疑,特别是对《史记》本纪部分之《五帝本纪》、《夏本纪》、《周本纪》、《秦本纪》诸篇尤多诘难。在一定程度上,淆乱了对《史记》、《左传》及二者之关系的正确理解。《五帝本纪》叙说举十六族、去四凶事乃径袭《左传》文公十八年文。崔适则谓此节非司马迁所述,而乃后人窜入,并举“乖异者”五条以证其说。言似有据,而实诬谬。此节与司马迁属意之五帝序列相抵牾。《夏本纪》叙说刘累豢龙事本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周本纪》载事多参稽《左传》。《秦本纪》记穆公事多本于《国语》,而《左传》载秦穆公事迹亦详,故司马迁颇参用之。  相似文献   

15.
李安 《社会福利》2005,(3):57-58
据《今日美国报》报道:在未来四年中,美政府必须开始偿还的债务负担和社会保障支出将高达53万亿美元,而届时在“婴儿潮时期”(1946-1964年)出生的一代美国人则开始步人退休年龄,不再给国家上交大量所得税并要开始领取政府颁发的养老金。不少经济学专家指出,没有任何一个政府能在不增加税收或者减少社会福利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6.
王婆的“十八两秤”豫生《金瓶梅》第6回“王婆打酒遇大雨”中说:“且说婆子提个篮子,拿着一条十八两秤,走到街上打酒买肉。”古代十六两为一斤,无十八两为一斤之制。大约因此,“崇祯本”和“张竹坡本”的《金瓶梅》皆将“拿着十八两秤”的八字删去。1988年第2...  相似文献   

17.
《东西南北》2012,(21):10-10
教育部联合国家语委近门发布的《2011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限购”、“校车”、“房产税”成为年度最高频使用词汇。报告指出,2011——使用频率明显增高的汉字有:“亥、叙、微、党、债、卡、食、限、核、醋、乔”等,  相似文献   

18.
谈辛弃疾的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为国本”、“惠养元元”的仁政想思 辛弃疾十分重视民众,这构成了他的历史观的根本特点。他在到建康的第三年(时年二十六岁)写的《美芹十论·观衅》中说: 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于民心,民心叛服之由实基于喜怒。……饱而偷,暖而 适,遽使之饥寒则怨;仰而事,俯而育,遽使之捐弃则痛;冤而求伸,愤而求泄, 至于无所控告则怒;怨深痛巨而怒盈,服则合,叛则离。秦汉之际,离合之变,于 此可观矣。……在同书《审势》中,他又以金国叛乱迭起为例,强调“盖国之亡,未有如民怨、嫡庶不定之酷”。二十八年之后,他上疏《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又重申了…  相似文献   

19.
媵制源流考     
《春秋》经文曾多次提到“媵”:“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庄公十九年》)“卫人来媵。”(《成公八年》)“晋人来媵。”(《成公九年》)“齐人来媵”。(《成公十年》)何谓“媵”?“三传”解释不一。《左传》:“卫人来媵共姬、礼也。凡诸侯嫁女,同姓媵之,异姓则否”。《公羊传》:“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姪娣从。姪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一聘九女,诸侯不再娶。”《谷梁传》:“媵,浅事也,不志。……媵,礼之轻者也”。其中以公羊说对后世影响最大。认为“媵”是当时的一种“礼”,这是“三传”的共识,但在礼的轻重、媵的对象、来媵者的范围等问题上,彼此看法差异很大。这固然与“三传”的来源及传授家法不同有关,不过,由此也不难看出作为一种古老礼俗的“媵”早已属于不  相似文献   

20.
清代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多次提到楚辞、屈原、《离骚》,仅自序就有五处这不仅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而且也使我们惊奇地发现:作者反复论及楚辞的深层含义在于:他找到了一把具有权威性的评判“标尺”,一个高屋建瓴、指陈得失的有力“武器”。一客观基础白雨斋论美成词说,“其妙处,亦不外沉郁顿挫。顿挫则有姿态,沉郁则极深厚。既有姿态,又极深厚,词中三昧亦尽于此矣。”(卷一)而在“沉郁”、“顿挫”、“深厚”三项之中,又以“沉郁”为本,“作词之法,首贵沉郁,沉则不浮,郁则不薄。”(卷二)他还对“沉郁”作过具体的阐发,说碧山词“无处不郁,无处不厚。反复吟咏数十过,有不知涕之何从者”(卷六)。从自雨斋的研究对象——词的基本体性来看,柔媚软艳、婉约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