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笔者根据长三角城市发展的特点,从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层面14项指标考察城市物流竞争力水平.根据各城市综合得分,将长三角16个城市物流竞争力分成强弱4个组别.提高长三角地区综合物流竞争力可以带动全国城市物流的发展,提升国家物流竞争实力,具体对策包括: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加快物流与关联产业融合;以产业转型为动力,促进绿色物流发展;以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契机,提升城市物流核心竞争力;以专业物流为依托,培育重要功能城市.  相似文献   

2.
滕磊  冷玥 《调研世界》2022,(11):22-31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从生活富裕、生活便利、绿色健康、生活文明、和谐共享五个维度测度了区域美好生活水平,利用2014—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赋能美好生活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提升美好生活水平。其中,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是其提升美好生活水平的重要机制。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美好生活水平的提升表现出地区差异性,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美好生活水平,但对中部地区的作用并不显著。此外,随着美好生活水平的提升,数字经济提升美好生活水平的作用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问题密切关乎居民的福祉。基于长三角地区2006~2018年的面板数据,从居民福祉视角出发构建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客观赋权,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为提升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耦合协调度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福祉提供理论与参考依据。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耦合度整体处于较高水平,高水平耦合阶段的城市数量占绝对优势;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协调度主要集中在中协调区,协调度水平不断提升,高协调区呈现出以苏、沪为起点,大致沿长江、钱塘江为轴线,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多的“右倒八字”式格局;产业结构、企业实力、经济活力是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耦合协调度的主导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是我国百年的奋斗目标,也是衡量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执行绩效的重要指标。针对长三角城市的共同富裕问题,以复合系统模型为基础,围绕地区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城市公共服务、社会综合发展四个要素,建立长三角23个城市和各省市共同富裕协同水平的评价体系。研究发现:在2006-2020年,长三角区域整体富裕协同度在提升,各城市的富裕有序度也在提升,但共同协同度在下降,由此提出了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和共同富裕的建议:长三角城市群需合理规划和布局重点及新兴产业,加快技术和资本的集聚;突破地域思维,统一规划;构建产业、企业、人才、市场等各种资源在长三角内跨省跨市的有效流动、整合、共享。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普惠金融走上了数字化发展之路.因此尝试从实证方面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长三角地区居民消费的影响,这对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三角2011-2018年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于长三角地区居民消费呈正向影响作用,且对于长三角农村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更为明显;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长三角地区城镇居民消费升级;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促进长三角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降低.最后,基于相关研究分析,针对发展策略,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创新之谜:基于文化资本视角的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广泛存在的创新活动是经济增长的内在推动力.基于文化资本的分析视角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初步解释.文化资本要素是决定该地区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要素流动的最终经济增长源泉.上海、浙江和江苏各省市的区域文化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发现,价值观的持续扩展是长三角地区的共同特征.调查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上述分析,显示了长三角地区文化资本积累的基本状况.提升长三角地区创新积累的主要途径是促进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提升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一体化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水生态绿色发展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生态承载力的内涵,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衡量长三角地区水生态绿色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006、2012、2018和2021年的水生态绿色网络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水生态环境绿色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内的差异;长三角城市群水生态绿色网络使各城市的绿色发展联系日益紧密;长三角城市群水生态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在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的对象是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评价方法是综合性的,评价必须准确可靠,兼顾适用性和动态性.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完备性、可比性、代表性、可行性等原则,选取能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指标.采用综合因子分析方法,对安徽省2004年各县域经济27个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安徽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整体偏弱.  相似文献   

9.
区域竞争中,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其文化底蕴的提升。镇江的文明建设不仅要融入沿江开发、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大潮流,更要有自身的地域特色。从旅游、城建、人力资源、城市精神、地产品牌等方面打造镇江沿江亲水生态文明,不仅符合镇江区域文化的精神内涵,更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闽南金三角、珠三角和长三角1985-2005年的经济统计数据,对三个三角洲1985-2005年的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从中可看出它们之间经济发展的特征.研究得出的结论说明闽南金三角在这22年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在三个三角洲中排列第二,但从近几年的经济指标值来看,闽南金三角经济状况已明显不如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据此,本文提出了闽南金三角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优良宽松的软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条件。也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十五”以来。镇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经济总量成倍扩张、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和经济活力不断增强的喜人业绩。成为镇江历史上实力提升最快、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市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特别是机关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市的软环境建设,特别是机关作风建设,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与新的形势、新的要求相比。机关部门不畏艰辛、拼搏奋进的斗志已有所减退;与群众的期盼相比.机关部门尽职尽责、一心为民的意识仍需要强化;与实现“两个率先”的要求相比,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江苏服务业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市和浙江省为参照系,具体分析了1990—2004年江苏服务业增长的结构效益和竞争力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江苏服务业在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效益上略优于上海和浙江,但竞争力却显著低于上海和浙江。当前要重点支持和发展两个行业,一是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二是对江苏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基础服务行业。  相似文献   

13.
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提出,研究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对促进区域绿色转型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绿色发展理论,界定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的概念与内涵,在借鉴PSR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循环复相关系数方法筛选构建了包含城市增长绿化度、绿色财富、绿色政策支撑度3个层次共25[JP2]个指标的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对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结果显示:2012—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总体波动上升,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分布不均衡,绿色财富水平有待提升。从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发挥区位优势以及改进政绩考核指标等方面提出了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JP]  相似文献   

14.
基于长三角地区27个主要城市2009—2018年数据,运用CCR-DEA模型与Malmquist-DEA模型分别对旅游经济生态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选用Stata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旅游经济生态效率水平较高,但处于下降阶段;在其影响因素中,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与固定资产投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旅游业从业人数与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存在低水平的反向抑制作用。基于此,提出长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创新型人才逐渐成为提升区域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本文基于长三角2000—2019年数据,运用改进的Cobb-Douglas(C-D)生产函数,建立物质资本、劳动力资本及创新型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函数模型,通过回归模型估算各生产要素产出弹性,实证分析长三角全域和分域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2001—2019年间,长三角地区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有正向驱动作用,但年均贡献率为47.44%,低于物质资本存量的年均贡献率58.34%,且贡献率呈现“W”型波动。长三角地区创新型人力资本贡献率存在区域差异,其中上海市创新型人力资本贡献率高于其他三省,安徽省紧随其后,浙江省和江苏省贡献率水平相近。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我国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这为中部地区崛起提供了良好机遇.现阶段是中部地区社会经济快速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情况的全面了解是发挥政策优势促进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能反映中部六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确定和解释影响中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成分因素,以对中部六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指出政策推进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差异并采取有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作为中国经济与金融发展的中心区域,长三角地区理应走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前列。为了更好地评估长三角城市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的现状,本文构建城市零碳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在经济人口、科技创新等5个维度上形成零碳发展评估框架,基于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构,并将城市分为强脱钩组与其他组两个组别,对长三角41个城市的零碳发展水平进行了系统评价。评估结果表明,长三角41个城市间以及省际之间在零碳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较为显著,同时,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强脱钩前后各指标贡献率也呈现出明显差异。应充分利用长三角一体化协同效应,在现有基础上加快城市的碳达峰、碳中和进程。  相似文献   

18.
党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小康”的目标,以“发展是硬道理”的决心和理念引领中国的发展,主要是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为着眼点。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和谐社会”的目标,在“小康”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文和社会指标,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拓展:发展并不等同于经济增长,它内涵着增长、稳定、公平、民主等诸要素。“和谐”理念的加入,突破了传统发展观中单纯以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的富足程度作为社会基本发展指标的评价体系;中国社会发展目标由奔“小康”到建设“和谐社会”,内在地蕴含了中国政府在社会发展观上的成熟与飞跃。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和经济外向型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文章对长三角16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效率以及经济发展效率与规模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通过具体投入产出指标对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认为,长三角城市群总体经济发展效率不高,经济发展效率存在不均衡现象,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效率与城市经济规模效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城市服务业竞争力测度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城市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的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动态计算和比较,分析了各城市服务业的优、劣势及原因.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发展还处在集聚阶段,整体竞争力还不强,今后应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区域分工与协作,促进区域服务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