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现行法律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公民的精神利益保护不力,因此尽快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是非常必要的。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应将民法和刑法两极保护紧密相连,并要明确扩大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扩大提起精神损害赔偿主诉的主体范围以及加害人的能力、赔偿数额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美蓉 《理论界》2008,(7):78-79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民事领域已经确立并运行良好,但刑事法律却将其拒之门外,由此造成了诸多弊端。本文阐述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缺失,进一步分析了其不合理性,呼吁立法应当尽快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3.
孙建春  马喆 《兰州学刊》2004,(2):137-139
我国法律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存在很大弊端 ,把精神损害赔偿适用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是全面保护公民权利 ,适应国际发展的需要。并对附带精神损害赔偿构成的条件、赔偿范围、执行情况、运用协商调解等作了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4.
王继福 《兰州学刊》2008,(10):122-124
文章以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应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为立论基础,论述了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以期对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立法、理论和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李美蓉 《兰州学刊》2008,(9):106-108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体现。为了切实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应当停止以刑代赔、仅仅给予公法保护的方法,尽快建立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文章将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理论基础、域外成功经验、法律依据以及现实基础四个方面来详细论述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张文志 《北方论丛》2010,(6):140-143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当代中国法制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刑附民"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思想观念,为制定该制度奠定了广泛的思想基础."刑附民"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是全面保障人权的必然要求.被害人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和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一种手段,亦即公民应当依法享有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确立和实施,在我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即将启动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过程中纳入这一制度,正逢其时.  相似文献   

7.
在以公诉方式追究犯罪的现代刑事诉讼体系中 ,面对强大的国家公诉机关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成为人权保护的关注对象 ;但是人们却忽视了针对被害人的人权保护。我国《刑事诉讼法》排斥附带精神损害赔偿诉讼 ,就是漠视被害人人权保护的具体体现。本文分析了排斥刑事附带精神损害赔偿诉讼的弊端 ,并从人权保护的平衡角度 ,论述了刑事附带精神损害赔偿诉讼的理论根据及其可行性和诉讼范围的设置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 ,精神权利愈来愈受重视 ,在民事法律规范对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予以承认和支持的同时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却将其拒之门外 ,由此产生诸多弊端。为实现法之公正 ,并充分发挥刑事诉讼的积极作用 ,应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对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予以受理 ,并依据有关民事法律规范确定责任的有无及大小。  相似文献   

9.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卞传山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处理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民事损害赔偿的一种诉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和诉讼当事人.我国刑诉法第53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0.
通说认为,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应当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本文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刑事诉讼可以与民事诉讼相分离;被害人单独提起民事损害赔偿诉讼更具现实和法律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2年7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其中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一司法解释,从根本上解决了近年来困扰审判实践中关于刑事附带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是否受理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这一问题的定论。无疑,这对统一全国的审判思路,避免这类案件在立案、审判上出现不一致的现…  相似文献   

1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一种非常具特殊性的诉讼。其成立、提起和解决都依附于一个重要的前提———刑事诉讼的存在。同时 ,它并非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刑事诉讼 ,而是解决因被告人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因此 ,其在本质上仍属于民事诉讼。① 附带民事诉讼的这一基本特点 ,赋予它许多不同于刑事诉讼 ,甚至不同于民事诉讼的特殊内涵。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原则是其社会意义与法制精神的核心体现。附带民事诉讼赔偿原则的合理建构 ,对于附带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理论研究之深化和司法效益之发挥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 ,我们完全有必要进一…  相似文献   

13.
从精神损害赔偿的实质及违约责任中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来看,精神损害赔偿都是一种独立的责任形式,侵权不是其前提条件,反对违约责任中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理由也不能成立。故我国应建立违约责任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一般原则,但这一原则应受适用于赔偿的通常原则的限制,以免损害到交易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我国解决刑事案件中民事赔偿的制度设计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在实际运作中成了刑事诉讼的附属程序 ,难以实现立法时所追求的公正和效率等价值目标 ,不利于保护受害人的民事权益。附带民事诉讼本质上是一种民事诉讼 ,最理想的模式是将其从刑事诉讼中分离出去 ,归并到民事诉讼中。对于被害人的利益损失 ,我国还应该建立起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5.
<正>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时一并解决被害人或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物质损害赔偿的诉讼活动。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附带解决民事赔偿问题,是为了方便当事人进行诉讼,避免讼累和防止人民法院出现自相矛盾的裁判。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处于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的交叉点上。长期以来,法学理论界存在着分歧意见,司法实践中的作法也不一致。本文仅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法理学、社会学、法制环境等多方面分析论证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从制度上构建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法理学、社会学、法制环境等多方面分析论证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从制度上构建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代俄罗斯国家民族主义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法理学、社会学、法制环境等多方面分析论证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从制度上构建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仇爱云 《社会科学论坛》2005,(7):131-133,135
刑事附带民事损害赔偿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本文拟对刑事附带民事损害赔偿的概念、特点、案件范围、赔偿原则若干基本问题提供一孔之见,抛砖引玉以繁荣附带民事损害赔偿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刑事附带民事损害赔偿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本文拟对刑事附带民事损害赔偿的概念、特点、案件范围、赔偿原则若干基本问题提供一孔之见,抛砖引玉以繁荣附带民事损害赔偿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