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缺失与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2004年3月的宪法修正案对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从两方面进行了修改完善,这表明国家已从宪法的高度对土地征用制度予以高度重视。然而,从法律意义上分析,对照国际的通行惯例,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及其实施方面仍有一定的缺失,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我国2004年3月的宪法修正案对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从两方面进行了修改完善,这表明国家已从宪法的高度对土地征用制度予以高度重视。然而,从法律意义上分析,对照国际的通行惯例,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及其实施方面仍有一定的缺失,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征收和征用存在理论不能解释现实、制度之间不能协调统一的不足。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完善我国征收和征用制度提供了宪法依据。宪法修正案第20条和第22条,在充分保障公民财产权的前提下,在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过程中形成、发展,具有很强的宪政精神。但在学界征收与征用这两个概念的界定、使用非常混乱,需要以宪法修正案为依据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4.
财产征收、征用的行政补偿原则已经得到我国宪法的确认,但补偿的范围应该包括哪些行为和得到多大程度的补偿等具体问题则有待解决.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可以对行政补偿的范围作出更形象的解释.从行政主体对相对人侵权的原因来看,行政补偿应包括财产征用、特别限制、行政行为派生的效果等.确定行政补偿标准要兼顾到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最大化,即行政决策者必须充分考虑行政行为所产生的成本(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与效益(个人效率和社会效率),促使行政主体将公益成本内在化.  相似文献   

5.
行政征用补偿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紧急状态下因公权力的行使对相对人造成的损失该如何补偿的问题,我国目前还未出台一部法律来对之加以一定规制.从行政征用行为角度来对行政征用补偿制度加以探析进而借鉴国外经验来建构我国的行政征用补偿体系,以维护公益,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对美国行政征用内涵、理论基础以及构成要件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美国行政征用补偿制度的本质;对临时征用、事实征用等征用类别的探讨,则为深入探究美国行政征用体系提供了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行政征用是行政主体为了公共利益依法强制取得相对人的财产,并给予补偿的行政行为。我国的行政征用制度尚不完善。从行政征用的范围、行政征用的目的、行政征用的程序、行政征用的补偿、行政征用的救济几方面来研究行政征用的理论,并对行政征用的理论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行政征用及行政征用补偿的原则、我国现行行政征用制度的现状等问题研究,进而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征用制度的若干建议:科学界定公共利益、制定公平的补偿标准和行政征用程序,并完善合理的事后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征收与征用原本是行政法学的概念,但若干时间以来未能对其内涵和区别作出较为透彻的理论解释。《物权法》第一次对征收、征用作出较为科学的法律规定,从而对征收与征用作了明确的区分。正确把握征收与征用的异同,对于制定不同于征用的科学的征收程序、对于被征收人获得足额的事先补偿、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共利益"是当代各国宪法和法律中常见的概念,我国宪法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二条修正案分别规定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但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并没有对"公共利益"作出解释;理论界至今也没有完整而权威的界定,甚至在国际公法学界也找不到精准的诠释,造成实践中"公共利益"的滥用。通过综述各种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可以找出其中共性的结论,为描述我国宪法条文中的"公共利益"含义,以及限制其随意使用提供借鉴和佐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应急行政征用在高效应对突发事件时也会限制、剥夺公民权利,故其补偿环节尤为重要.明确征用与补偿是研究应急行政征用补偿制度的前提:征收与征用分别限制财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口罩等易消耗品因征用行为而丧失财产价值,符合征收概念;在应急行政征用语境下,行政机关承担补偿责任.现行应急行政征用立法文本及司法实践显示,我国应急行政征用补偿制度存在着补偿责任主体不清、程序匮乏及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应结合域外法治经验,首先在法律层面统一规范应急行政征用补偿制度,再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补偿责任主体、程序、标准等具体事项.  相似文献   

12.
2 0 0 4年 3月 14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加强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并将征地区分为土地征收与土地征用两种情况。在新的征地制度中应落实宪法精神 ,改革现行土地征用程序、征用补偿的范围和标准 ,切实保证集体和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应制定专门的公益征收征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对宪法的修改,我国应制定一部专门的公益征收、征用法.在公益征收、征用的对象上,应包括无形资产和集体所有财产,现阶段原则上不宜把国家对个人和集体财产权的限制也包括在公益征收范围之内;在公共利益的定位上,应反对把各级政府的财政利益等同于公共利益,采用列举式立法例界定公共利益,防止政府对其恣意扩大;在正当程序上,对公益征收有争议案件的执行应在司法裁判之后,国家在公益征收、征用中的角色不能错位;在补偿上,不宜把精神损失列入补偿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4.
集体土地征收制度以对土地被征收的农民集体进行补偿为基本条件,《宪法修正案》第20条是征地补偿立法的宪法依据。我国法律关于征地补偿义务主体的规定不统一,实践中通常以用地单位为征地补偿义务主体,这是对征地补偿法律关系的扭曲,也是对国家行使征收权后农民集体失去土地所有权与用地单位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之法律逻辑加以模糊处理的结果。征收补偿由征收权的行使引起,是因征收权的实施侵害了被征收人的财产权所产生的一种债的关系,从征地补偿法律关系来看,国家和被征收人是当事人,其中行使征地权的国家是补偿义务主体。  相似文献   

15.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征用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全的应急征用补偿机制有利于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有利于提高救援的速度和政府的公信力.对我国当前的应急征用补偿机制在立法、补偿主体、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程序和补偿救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应急征用补偿制度存在法律规定不健全、补偿主体不确定、补偿范围不明确、补偿标准不统一、补偿程序不完善和补偿救济不到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认为:这些措施对健全我国应急征用补偿机制,提高应急征用的效率,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行政征用公正补偿的计算标准和方法诸多,对应获公正补偿权益的市场价值计算时间、限定继承和非限定继承不动产权益的价值计算方法以及相关影响被征用财产市场价值的因素等的系统研究,有望能为中国解决当前征用中面临的相关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土地征用是国家的强制性行为 ,土地征用补偿是协调土地征用中私益与公益冲突的基本制度 ,各国的规定不尽相同。我国的土地补偿存在数额偏低、补偿范围偏窄、受益主体不够明确等问题。对此 ,应通过加大补偿力度、丰富补偿内容和明确受益主体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在我国立法上第一次明确地界分了土地征收与征用的含义 ,明确了国家动用征收权时的补偿义务 ,这对于培养全社会的法律意识 ,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立法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公益行政征用,粮食应急征用的补偿标准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我国《粮食法(送审稿)》确立了对执行粮食应急征用造成损失进行补偿的合理标准,对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应急征用补偿标准存在模糊不清、缺乏详尽规定、补偿标准低的问题,依据我国实际情况,应借鉴其他国家经验,采取完全补偿原则、扩大补偿范围,根据受补偿粮食财产形态的规定日期确定具体的补偿金额。  相似文献   

20.
关于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文章论述了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背景 ,对土地征用权行使范围的界定、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的确定、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途径作了具体分析 ,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