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末诗人方干的隐居生活与其创作具有密切的关系。他的诗作超然于现实社会之外,多与隐逸生活和江南的地理、节候、风物相关,好咏寺观亭阁、园林别业。同时也形成了他的淡远闲适、清迥幽雅和苦吟冥搜、具体细腻的诗歌意境和风格。  相似文献   

2.
作为隐逸诗人,方干在晚唐诗坛交游很广,本文主要探讨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浙江诗人方干一生未仕,隐居于镜湖,啸傲于山水烟波间,写下了许多歌咏镜湖与浙东风光的清丽诗篇。该文即考述其生平行踪大节,并将其可考诗歌约略系年,以为方干研究之资  相似文献   

4.
晚唐浙江镜湖地区以隐士方干为中心,形成了一系列文人交游活动和隐逸文学的创作.此时在镜湖周边,隐士与官僚文人、权贵的密切交往;佛道的兴盛与隐士追寻心灵解脱的需要;诗歌艺术与古琴、绘画艺术的交融以及特殊的自然环境共同形成了当时镜湖地区特殊的文学生态,也成就了当时镜湖地区的代表诗人方干所作山水诗的“清丽”诗风.  相似文献   

5.
何雄飞 《社区》2009,(2):50-51
如果依照最严格的标准,中国并无真隐士。“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不过是隐士们的自欺欺人。这群主要由文人组成的隐士集团,或怀抱“孔明心态”,摆出看破红尘的清高姿态,需要对方执礼甚恭,三敦四请,才勉为其难出山,以济困解厄;或怀抱“终南山心态”,虽然隐居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却又不时放出风声,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入世精神与中国文人的忧患心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陶渊明、王维、陆游、司空图等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历程、创作及其复杂矛盾的思想轨迹进行了探讨分析,重点剖析他们的退隐问题,从而指出尽管各个文人经历不同,具体的思想矛盾也各有特点,或偏嗜老庄,或出入禅林,但从整体上看,孔子的积极入世精神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忧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则是包括上述文人在内的中国世世代代文人灵魂的核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学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7.
1.缘起:博客之博 “部落格”(blog)怎么成为博客的?不知道。只知道,这一“成为”,甚至让人淡忘了它的本义——网络日志(Weblog)。而作为外来的译词,博客的博,就像沙发的发,摩托的托,本无实在意义,但我愿意将它理解为广博的博。  相似文献   

8.
试论盛唐诗人的文化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的境界实质是人的心灵境界、人格境界和精神境界。社会上的一切影响,终究要通过心灵才流向作品。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两个层面论述了盛唐诗人的文化心态:一是“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进取心态;二是“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的率真自信心态。此种心态,直接影响了盛唐诗歌的发展走向,使得抒发抱负、讴歌理想、单纯明朗、高华壮丽成为盛唐诗的基本基调之一。  相似文献   

9.
东晋南朝隐士隐居地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晋南朝隐士辈出,他们多隐居在幽美的山林之中,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了相对集中的特征。隐士隐居地分布的形成,是由隐士当时的特殊需求决定的。这种分布给当时社会文化及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茅山为江南道教名山,唐人隐居、游历者众多,通过文献考证可对这些人物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考据发现,在此地隐居、游历者逐渐增多,即在初唐、盛唐时较少,到中唐以后人数增多,涉及不同身份、各个阶层的人物。这表明茅山与茅山道教在唐代社会的影响力在中、晚唐时期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1.
魏末阮籍、嵇康处于全身远害的忧患心理状态之下,在诗歌中大量抒发了渴望隐逸的思想感情,因此,表现出由忧患避世到企慕隐逸的思想发展轨迹。但由于他们企慕隐逸此时只是存在于思想层面,诗人并未真正归隐山林,因此以隐逸缘由叙述与希企隐逸的志向表述为主要结构模式,由于性格、观念的不同,他们的隐逸诗中意象、情感也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吏隐心态表现为在官场中追求适意与超越的人生 ,它是公安派副将江盈科仕宦生涯的基本处世模式。同时 ,他的这一心态存在着“吏”与“隐”的二元冲突。吏隐心态既是传统文化的投射 ,又是时代思潮的心灵折光。  相似文献   

13.
在西晋士人中间,普遍存在着以隐逸为高的思想,但他们大多看中的是一种心神的超然无累,而不是想要真正栖遁山泽。西晋诗人们的思想感情则处于仕与隐的矛盾冲突中,在他们的诗歌中,一方面表达了对官宦生活的眷恋,一方面又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本文对西晋诗人的这种思想心态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从人格认同的角度探讨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可以看到陶渊明的人格由隐士和侠客两部分构成。表面上看,这两种人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它们却可以在热爱自由和生性浪漫的个性上达成统一。把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对陶渊明诗歌内容的丰富性和统一性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试论元散曲中的隐逸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逸文化作为我国源远流长的一种人文现象,在多种文学体裁中都大量存在着,而元代又是一个隐逸思想和风气流行的时代。就元散曲中存在着的隐逸主题作一分析,并试探其形成的原因和特质。  相似文献   

16.
王寅的诗歌具有浓重的隐逸倾向。他在诗歌中始终保持"优雅"的"旁观者"与"审视者"的姿式。同时他又怀有强烈的使命意识。他的"隐逸"是他在面对物欲时代灵魂的粗鄙与精神领域的荒芜时,对"当下"的无声反抗和对诗意的心灵栖居的寻求,有着疏离与超越的双重内涵,体现的是一种鄙夷的力量和操守的尺度。从本质上说,王寅属于那个充满牧歌式的理想主义的1980年代。  相似文献   

17.
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儒释道文化一直伴随始终,在儒释道精神之下派生的仕宦文化与隐逸文化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在唐代长安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长安文化是厚重的,有着丰厚的底蕴。以帝都文化为主流的长安文化有着多样性和丰富性,仕宦文化、隐逸文化就是长安文化这条大河派生的支流。  相似文献   

18.
隐逸,是郁达夫最典型的人格特色,几乎囊括了现代隐逸的各种形式。他"隐于自然",认为欣赏自然,欣赏山水,就是人与万物调和,人与宇宙合一的一种谐合作用。他"隐于酒色",几乎把"酒色"当成了他的精神家园。他"隐于书斋",读书、买书、藏书、著书成为他终其一生的爱好。他"隐于宗教",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淡泊出世、放达超俗的佛道意识。他"隐于死亡",在"杀身成仁"的民族大义中实现了生命的完满与超越。在郁达夫的"隐逸"中,"隐于自然"和"隐于酒色"是其最突出的表现。爱欲和自然构成了郁达夫小说中人物生命的两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学生心理的成熟和法律意识的增强,独立意识也越来越强,但由于他们在上学期间还不能实现完全的独立,因此在亲情关系上对支持自己上学的亲人产生了负债心理。本文就大学生亲情关系中负债心理的形成以及如何引导教育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