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草》是鲁迅的一本散文诗集,收录了他从1924-1926年期间创作的多篇散文,真实地描述了当时社会的水深火热,是鲁迅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本文就《野草》中之鲁迅的精神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20多年前,我曾写过一本《中国杂文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中有鲁迅杂文一章。鲁迅先生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留学的经历,我只是耳闻,却无缘目睹。有人说,绍兴是周树人的故乡,而仙台是鲁迅的故乡。这话不无道理。2012年深秋的一个下午,我有机会访问仙台。—下飞机,虽然寒风凛冽,我赶紧去拜谒鲁迅先生的故居。  相似文献   

3.
于沙 《老年人》2004,(9):47-47
写诗不是诗人的专利。许多人不以诗名世,却能写得一手好诗。作家鲁迅、老舍、朱自清、沈从文是这样,画家齐白石、黄永玉是这样,音乐家贺绿汀、吕远、王立平是这样,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也是这样。我曾问:不知袁隆平会不会写诗?诗是一门最富感情、最富想象、最富浪漫色彩的艺术。作为科学实验者,如果不是最富感情、最富想象、最富浪漫色彩,恐怕也不能达到科学研究的顶点。袁隆平誉称“杂交水稻之父”,他的科学实验达到如此惊人的高度,我料定他是一位具有诗人灵性的人。但我没有听说过他爱写诗,更没有见过他写的诗。今年“五一”长假,我在家里…  相似文献   

4.
阿拉本 《现代交际》2007,(12):57-59
鲁迅的骨头最硬,如今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鲁迅的骨头密度足够高,像儿腕粗的钢筋铁棍,用来打人是很有杀伤力的。能轻易达到骨折筋断的满意效果。我说的这些话很混蛋,但远不是最混蛋的,我在天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鲁迅小说中对几种社会底层人物形象的刻画入手,一方面分析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一些普通百姓的麻木、愚昧与奴性意识,另一方面则对他们抗争无果,无法摆脱命运束缚的悲惨现状进行揭示,展现了旧封建制度对人性的摧残与压迫,反映出鲁迅小说中"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创作出发点。分析鲁迅笔下的社会底层人物群像,即使在今天我们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大背景下,仍然有着警醒和思考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梁晓声 《中外书摘》2014,(11):34-36
“国民劣根性”问题是“五四”知识分子们率先提出的。谈及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鲁迅。其实不唯鲁迅,这是那时诸多知识分子共同关注的。叹息无奈者有之,痛心疾首者有之,热忱于启蒙者有之,而鲁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梁启超对“国民劣根性”的激烈抨击绝不亚于鲁迅。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伊始曾公开发表厉言:凡1919年以前出生者当死,唯1919年后出生者应生!何出此言?针对国民劣根性耳。当然,他指的不是肉体生命,而是思想生命、精神生命。  相似文献   

7.
《职业》1995,(2)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三改志愿为国从文孙秀荣整理一代文豪鲁迅先生,以地不朽的著作名垂青史。他脐身于古今中外文学大师的行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骄傲。但是,地并不像其他许多著名的作家一样,是从幼时便吟诗作赋,对文学情有独钟,自然而然地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8.
袁洁 《金色年华》2009,(12):61-61
我几乎走遍了国内所有的鲁迅纪念馆,好像真的走过了先生的足迹。但我没有走过日本,因此这一旅程始终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9.
1976年9月14日,庆生弟陪我走进西安市委书记王林的办公室。 我说,我们慕名而来,想证明鲁迅送火腿的史实。接着,我和庆生提供了有关此事的各种说法。  相似文献   

10.
“文革”闲暇时的消遣性读物.除了《金光大道》之类便是鲁迅杂文,而我则g欢读鲁迅杂文。一日,我这个爱看闲书的女孩在爸爸的书堆中发现了一本我没读过的《且介事杂文本妇》,我随便赢看起来,其中一往谈死的文章引起我的兴趣.鲁迅给许广平交待他死后的注意事项中有一条:“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江.”这句看似平淡的文字地动了我敏感的心:这里面似蕴含着某种冷漠,对别人允诺的冷漠.一时选出不圩,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为什么不可以当真呢?因为我恰恰是一个对别人的允诺极为相信的人.我对一切事物都极为认真,对人从来是捧出真…  相似文献   

11.
阿Q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阿Q形象更是那个时代小丑的形象。代表着封建理念下的广大中国人的愚昧、落后、自私、麻木等等特点,封建思想把人摧残的不像人。鲁迅先生就是希望通过《阿Q正传》这篇文章能唤醒麻木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2.
叶梦 《老年人》2006,(5):18-19
都说邹传安先生外表酷似鲁迅。他个子不高,平头,穿中式布扣对襟衫,留着与鲁迅差不多的胡子。只是他的眼神透露着他内心的仁慈和机智,没有鲁迅那种骨子里睥睨一切的冷峻。邹传安先生开口说话,是清脆的音乐感极强的湖南新化乡音。这样的声音,总让我想起资水上游那片古梅山蛮地。我生活在资水下游,对于上游的新化历来有一种莫名的敬畏。新化地处古梅山,那里民风强悍,人特别能吃苦。再搭上新化话抑扬顿挫的调子,新化人倔犟的品格就越加分明。我以为说新化话的人都“有狠”。这“个狠”啊,其实是一种能够超越常人的坚强,一种追求什么就一定要攀登…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与我相得者两次,疏离者两次,其即其离,皆出自然,非吾与鲁迅有桎梏于其间也。"这是林语堂《鲁迅之死》中的一段,他跟鲁迅的亲疏离合,貌似有股天然去雕饰的自然劲儿,显得不那么世故。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长江以南归徐志摩、郭沫若,长江以北归鲁迅、周作人。1924年,《语丝》创刊,鲁迅与周作人成为语丝派盟主,林语堂即成了周氏兄弟的忠实盟友。其实林语堂的本意应该是跟胡适混在一起的,他跟胡适有着深厚的个人情谊和相仿的思想境界,但是他却与周氏兄弟一起成为语丝派的三驾马车,这点儿林语堂也一直想不  相似文献   

14.
他猛地想起鲁迅的《故乡》里的一句话“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  相似文献   

15.
许多年前去上海,在鲁迅的故居看到先生晚年的照片,久久不愿离去。他坐在一群青年美术家旁的那副神态,多么像一个慈父。鲁迅的目光是暖意的,流着一种深不可测的然而又亲切的光泽。我那时想,先生的晚年,一定是寂寞的,要不然为何总喜欢那些青年。他很少微笑,可在那些苦苦求索的艺术青年之间,却发出爽快的笑声。这和他论争时候的样子,判然有别。一直生活在紧张、恐怖和压抑中的鲁迅,很少有过放松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正>一次也未谋面郭沫若所读的鲁迅第一篇小说是《头发的故事》,那是1920年发表在《学灯》上的一篇文章。这也是他"第一次看见的中国近代小说"。他对这篇小说乃至鲁迅的创作风格,是这样评价的:"我当时很佩服他,觉得他的观察很深刻,笔调很  相似文献   

17.
扶楠 《现代交际》2007,(5):51-53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相似文献   

18.
正许广平在《鲁迅回忆录》一书中,记述了很多关于鲁迅的小事。在上海时,鲁迅家里用了一个善良而又淳朴的老女工。凡工人有错误,鲁迅是不加呵斥的。老女工对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很慈祥,鲁迅要海婴叫她姆妈,从来不许直呼其名。每逢鲁迅和许广平去饭厅吃饭的时候,姆妈就来到鲁迅写作兼卧室的一间大房间里,做清洁  相似文献   

19.
朱安说的最伤心的一句话是,她是鲁迅的遗物,跟了鲁迅一辈子,没有享受过正常女人该有的生活。她只有一个名分,她与鲁迅的书稿一样,毫无生命,只是鲁迅先生的遗物。  相似文献   

20.
在鲁迅一生相交的朋友中,以许寿裳与他的关系最为密切,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许寿裳是鲁迅的同乡、同学和同事,比鲁迅小2岁的许寿裳与鲁迅相识相交长达35年。是许寿裳介绍鲁迅先后到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教育部工作。当鲁迅被教育部开除公职后,许寿裳也断然辞职。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承担起了整理亡友鲁迅文字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