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欧·亨利的小说通常以其“意外的结局”为人津津乐道,事实上,他在《重新做人》一文中巧妙运用了空间叙事.在客观空间和心理空间的交叠与冲突中,故事情节合理推进,人物性格自然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表现形式,增强了故事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欧·亨利的小说叙事呈现情感与理性、真实与假定、喜剧与悲剧的三重错位,这种错位使小说与现实拉开距离形成艺术张力,从表面上看它是一种错位,而在审美维度上小说达到了智、情、意的统一,这正是“欧·亨利手法”的艺术奥妙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近年来国内对欧·亨利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剖析欧·亨利小说的主题和创作特点。欧·亨利的作品之所以精彩,不是因为他对于创作手法和写作技巧的熟练驾驭,而在于他洞悉社会弱势群体的喜怒哀乐,真实而深刻地刻画出美国社会“小人物”的生活与命运。真实性才是欧·亨利小说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从语义修辞格角度出发,比较详细分析了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中的明喻、暗喻、借代、拟人、委婉、反讽、移就、异叙等11种词义修辞手段,探讨这些修辞在小说语境中的语用意义,从而欣赏欧·亨利作为语言大师娴熟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结构主义叙事理论为指导,从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入手,对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早期作品《德莫福夫人》中初步形成的叙事风格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意识中心"和"时序倒错"等技巧在作品中的应用,使故事情节更具吸引力,作品形式也更具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在小说《色·戒》中,张爱玲运用现代叙事方式显示出其作品独特的叙事魅力。这里运用叙述学理论,从形式角度详尽剖析张爱玲小说现代叙事艺术,指出个人叙事对宏大叙事的消解、限知视角对全知视角的侵入、叙事时间对故事时间的超越是小说《色·戒》叙事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课本选编了欧·亨利和毛姆的两个短篇小说,对之进行比较研究也是一种深化的阅读.《最后一片叶子》与《患难之交》两篇文章中不同的人性主题相互交应,相似的叙述结构与不同的叙述模式显现出文艺审美倾向的差异.一俗一雅两篇小说间的平行研究揭示出英美文学发展的特点和叙事视角运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8.
欧·亨利《二十年后》在学界一直众说纷纭,无一定论。欧·亨利对于作品中人物究竟持何态度,从隐含作者切入,基于文本细读,深度分析作品,指出隐含作者表面行文温和,实际上却深刻鞭挞了社会黑暗面。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缘于个人经历与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9.
《未完的故事》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欧.亨利将《马太福音》中为人们所熟知的耶稣受试探的故事转移到了他所在的20世纪初,在这篇短小精悍的短篇小说中,出现了耶稣受试的各种原型人物,在情节上它也与圣经新约也有相似之处。欧.亨利也借此表达了对20世纪初人们对宗教态度的疑虑以及自己对基督教的复杂情感。借助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读者能更好地解读这篇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0.
约翰·契弗(Shon Cheever)是当代美国文坛巨擘,评论界一致公认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生于1912年5月,15岁开始创作。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著作丰盛,出版了7部短篇小说集,4部长篇小说,其中不乏璀璨晶莹的佳作。《我到亚洲去》(I travelled to Asia),《藏金》(Potofgold)分别获1941年及1951年欧·亨利奖,《五点四十八分班车》(The Five-Forty-Eight)获1954年佛兰克林奖,《乡下的丈夫》(Country Husb-and)又获1954年欧·亨利奖。《约翰·契弗短篇  相似文献   

11.
亨利.詹姆斯的作品《一位女士的画像》不同于传统的叙事小说,作者采取描写人物生活中的某个时刻及其内心活动来代替传统小说中的顺时性、直线性叙述,从而体现出现代小说在叙事方式上的空间化。通过探究亨利.詹姆斯小说的叙事空间的运用技巧,分析小说中的空间运用及其审美功能与叙事功能,进而探讨詹姆斯式叙事方式所具有的现代风格。借由空间在现代社会中占有的极大的重要性,来探寻处于变迁社会下的人们对自身处境的思索和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2.
《警察与赞美诗》以小人物为作品主人公,成功运用情景反语修辞艺术,叙述语言于幽默中带着残酷,故事情节曲折、结局出人意料,集中体现了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欧·亨利特别擅长短篇小说的结尾艺术,他总是使自己的作品在结尾处突然发出闪光,让读者在这闪光下作最后一瞥。他自豪地把这种独特的结尾方法称之为“欧·亨利法”。他的著名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就是用这种方法写成的。  相似文献   

14.
亨利·詹姆斯的中篇小说《螺丝拧紧》自问世以来在英美文学批评界引起颇多争议。批评家们对于这部作品曾做出过许多全然不同的解读。对该文本的叙事进行分析表明,作者的叙事策略体现出他的叙事意图。詹姆斯在该篇的叙事旨在戏剧化地再现社会重负下的女性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曾诣 《肇庆学院学报》2010,31(6):43-46,72
欧·亨利在其短篇小说《二十年后》中运用巧妙的艺术构思和表达技巧,描述了一对好友鲍勃与杰米,一个是有着人性真的一面却又是可恨的罪犯;一个是徘徊在正义与友情之间难以抉择的警察。欧.亨利借着鲍勃和杰米所代表的人物形象及人性矛盾,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社会文明中人性的扭曲提出了控诉。  相似文献   

16.
《坠落的人》是唐·德里罗反思"9·11"恐怖袭击事件的重要文学作品。小说结构上重要特点是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叙事的时间不再遵循物理时间,时间线被打乱,具体表现在碎片化叙事和环形叙事。碎片化叙事主要表现在小说中叙事的时间、空间不断转换,具有无序性、碎片性;而环形叙事主要表现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的叙事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结构为主题内容服务,这样的非线性的叙事结构突出了"9·11"事件对美国人民造成的重大创伤,虽然人们在不断疗伤恢复,然而,伤痛却很难彻底从记忆中抹去。  相似文献   

17.
美国作家欧·亨利和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的对比研究,不仅对英美现代文学的联系,英美文学间的影响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对美国文学发展继承关系也有不容忽视的意义。欧·亨利和罗尔德·达尔有着相近似的个人经历。罗尔德·达尔四岁,欧·亨利逝世,他俩是两代人,但他们的个人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从事过多种职业。欧·亨利幼年丧母,十五岁即浪迹社会,先后做过药房小伙计、牧场放羊工、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银行出纳员。三十几岁逃往拉丁美洲避难,入过狱,出狱后经常出入小客店、小酒家、贫民窟和下等妓院,这为他熟悉小人物的生活创造了必  相似文献   

18.
欧·亨利是美国享有盛誉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柯夫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在以描写纽约曼哈区市民生活为主的作品集《四百万》中,作者歌颂了小人物的善良友爱,揭露、鞭挞了“大亨”的贪婪、狡狯,他的作品构思奇巧,文字简练形象,语调幽默风趣,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的戏剧性场面来塑造故事,且创造了悬念突变的“欧·亨利式结尾”,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9.
以韩礼德功能文体学中的前景化理论为视角分析欧·亨利的小说,能更深刻地展现小说的幽默风格。以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为例,运用前景化理论,对文本中的非常规语义搭配、非典型肖像描写、故事情节的多次重复和出人意料的结局安排等不同语言层面上的非常规语言现象进行解读,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该小说的幽默风格。提出了前景化理论作为文学欣赏的一种全新视角,在文学文本分析中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0.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在艾赫玛托夫的小说《断头台》与姜戎的小说《狼图腾》中存在着可比性。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能够为中国生态文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作为这种比较研究的第一阶段工作,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模式三个方面对小说的叙事策略进行比较研究。由于作家的创作意图不同,决定了它们在叙事上的差异:《断头台》的叙事视角多元化,叙事时间呈圆形以同叙事模式相呼应;《狼图腾》的叙事视角较单一,叙事时间和叙事模式都表现为直线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