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的喀喇沁部与玛公旗──读史札记宝日吉根(Borjikin)一、清代的喀喇沁部据《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喀喇沁部总传》:喀喇沁部落贵族姓乌梁罕氏(亦作兀良哈)。入清后,喀喇沁部隶属于卓索图盟。清朝政府向内蒙古东部地区,特别是向卓索图盟、哲里木盟...  相似文献   

2.
清代满族统治者为了统一东蒙古各部,特别重视喀喇沁部,满洲统治者和喀喇沁王公为了达到各自的政治、军事目的进行交往,以此发生了很多重要历史事件。有关喀沁旗的研究成果很多,但直接从满族统治者和喀喇沁王宫互通信札内容的分析的很少。本论文参考满蒙老档,简述喀喇沁王公们被清朝封爵的重要官职,解读满族统治者和喀喇沁王宫之间的信札内容,分析了当初喀喇沁部和满洲之间的政治、军事交往,最后指出这种长时间的联系和交往是清朝赈济乌兰哈达各旗不可忽略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3.
喀喇沁地区蒙古语自然村地名按词义分类,可包括自然地理式、氏族人名式、职业分工式、聚落计户式等4种类型。自然地理式村名显示喀喇沁人以山地聚落为主;氏族人名式村名显示喀喇沁部由众多氏族融合而成;职业分工式村名显示喀喇沁地区曾经有过发达的畜牧业和狩猎、山林经营传统,农业及其他职业也逐步得到发展;计户式村名显示,喀喇沁地区初期的蒙古村落以3、5、7、8户为主,规模很小。同名自然村名前加特定限定词,是自然村的横向扩展形式;以驻地核心村命名自然村上一级行政单位,是农村管理网络的纵向扩展形式。喀喇沁地区蒙古语地名的汉化有音译、音译加意译、意译加意译、意译、两名并行、改名等不同过程。地名演化是语言演变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喀喇沁旗有着悠久的宗教文化历史。黄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式和宗教文化信仰,因封建统治者的推崇备至,以及黄教教规的柔和,被喀喇沁民众广泛接受,以致于“安于愚民政策之下,不思振作”,这就制约了喀喇沁地区教育的发展。本文主要从黄教反对外来文化的传入、阻碍了学堂的创办、降低了人口数量和质量三个方面,论述黄教对喀喇沁地区教育的制约,但同时也肯定了其在培养知识分子方面具有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札奇斯钦先生的简历与著作札奇斯钦先生是当代国际著名蒙古学家。先生与我是同乡,同属喀喇沁部人;他是我十分敬慕的知名学者之一。我们是忘年交。先生汉名于宝衡,远祖驻牧于蒙古札哈沁部,后于清康熙年间移牧于喀喇沁锡伯河。喀喇沁地方农垦开发后,当地汉人称札奇一家...  相似文献   

6.
喀喇沁右翼王府座落于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大营子村。先后有十二代喀喇沁右旗扎萨克王爷居住、生活。喀喇沁亲王府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现存中轴线五进院落建筑22栋、西跨院建筑11栋及府前广场等。王府主要建筑为完整的四合院,有硬山式厅堂、卷棚环廊式客堂、勾连塔式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基于《现代蒙古语喀喇沁土语声学参数数据库》,对喀喇沁土语词首短元音的第一共振峰和第二共振峰进行系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和阐述了其语音特点,得出的结论是:喀喇沁土语词首有〔e〕、〔ɑ〕、〔〕、〔i〕、〔l〕、〔〕、〔υ〕、〔o〕、〔u〕、〔y〕、〔ε〕、〔〕、〔γ〕等短元音。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近代王公喀喇沁亲王贡桑诺尔布,不但是蒙古近代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而且也是整个中国近代史上较有影响的人物。以辛亥革命为界限,之前,贡桑诺尔布即以在喀喇沁右旗推行各种图强新政而闻名于世;之后,贡桑诺尔布又以参与领导地方"自治"和内蒙古"独立"等一系列社会政治活动而倍受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9.
清代以来喀喇沁地区的移民和开垦,不仅造成了当地蒙古族传统游牧经济转型为半农半牧经济,甚至是纯农业经济,蒙地的开垦对喀喇沁地区蒙古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奠定了现在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农业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0.
喀喇沁旗蒙古族人的来源一部分是兀良哈部的蒙古人,另一部分是东迁过来的喀喇沁部的蒙古人。兀良哈部和喀喇沁部在形成、迁移的过程中融合到一起,形成喀喇沁旗。  相似文献   

11.
贡桑诺尔布是清朝末期至民国时期喀喇沁右旗开明蒙古王公,本文试就目力所及有关贡桑诺尔布研究论著,作一索引,聊供学界参考之助焉。  相似文献   

12.
方言、土语是历史范畴,也是地域范畴。作为历史范畴,各个方言、土语都有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规律;作为地域范畴,每个方言、土语也有其发展和形成的地域特点。赤峰市行政区域各旗县蒙古人的蒙古语,虽然从纯方言角度来讲隶属于蒙古中部方言的巴林和喀喇沁两个次方言区,但从行政区域和方言特点的结合点上来讲,可以把它们分成为上述两个次方言下属的喀喇沁和宁城土语。巴林土语、翁牛特和敖汉土语、克什克腾土语、阿鲁科尔沁土语等五个土语。而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地域角度讲,它们都很明显而且比较稳定地属于共同的和独特的特点体系。共同的特点体系,说明它们共同为蒙古中部方言临近两个次方言的姊妹成份;独有的特点体系显示它们名个都是一些独立的、客观地存在于蒙古语大家族中的一个个小小的独立的细胞。本文从历史和共时特点角度探讨了上述五个土语的历史形成和共时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二、赤峰蒙古诸土语共时特点由于上述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在赤峰市行政管辖区内的现代蒙古口语中形成了巴林土语、翁牛特和敖汉土语(往下简称翁敖土语)、阿鲁科尔沁土语、克什克腾土语、喀喇沁和宁城土语(往下简称喀宁土语)等五个土语。它们虽然在广义上属于巴林次方言(喀宁土语属喀喇沁次方言),但在语音音位系统、语法、词汇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下面简略地比较阐述。(-)语音系统1、元音系统(l)普通短元音音位蒙古书面语有7个基本元音。与此对应巴林、翁敖、克什克腾三个土语有7个短元音音位;喀于土语有8个短元音音位(同…  相似文献   

14.
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创建于1996年,其前身是喀喇沁右旗亲王府(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址位于赤峰  相似文献   

15.
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创建于1996年,其前身是喀喇沁右旗亲王府(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址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政府驻地锦山镇西南19公里的王爷府镇,1997年,喀喇沁旗政府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吐谷浑大事纪年》记载了吐谷浑(va zha)灭于吐蕃后,附属于吐蕃的小王在705—714年间的大事。内容涉及莫贺吐浑可汗(ma ga tho gon kha gan)、吐蕃赤邦(khri bangs)公主、唐朝金城公主的活动与行踪,以及王室婚娶、会盟议事、征役赋税等内容,是研究吐谷浑史的重要史料。文章辩驳了把它看作是公元7世纪上半叶的《松赞干布纪年》的观点,认为该纪年的核心人物莫贺吐浑可汗或为青海都兰县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墓主,约生于690年,705年登基称可汗,727年与吐蕃联姻,得授“外甥阿柴王之印”,744(±35)年去世。  相似文献   

17.
喀喇沁王府乐队的乐器和元朝宫廷宴乐乐队完全相同,并且都可以从《元史·礼乐志》中找到详细的记载。因此,喀喇沁王府乐队是清朝之前就已存在的蒙古族宫廷乐队。清代宫廷音乐中的《蒙古乐曲》主要由《笳吹乐章》与《番部合奏》》两部分组成。1741年(乾隆6年),乾隆皇帝遵循祖制,下诏编修《御制律吕正义后编》,将乾隆以前各朝所用新旧乐章,包括蒙古林丹汗的宫廷音乐在内,详加考订,注明工尺谱,一并载入了《御制律吕正义后编》,《蒙古乐曲》也在其中,成为国乐,是宫廷宴乐的主要组成部分。王爷府乐队与清代《蒙古乐曲》的乐队相比起来,乐队的规模虽小一些,但它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在乐曲的曲目上,除了宫廷音乐,同时也有本地区最受欢迎的民间歌曲。其次,在乐器使用上也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顾实汗曾孙、和罗理第三子、阿拉善旗第二代扎萨克多罗郡王、和硕额附阿宝,是和硕特蒙古在清代康熙、雍正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继承祖辈和清朝皇室的关系,参加过清朝前期安定西北的一段军事活动,对当时祖国西北的统一曾做出应有的贡献,因而被清廷封为多罗郡王。然而关于他的历史活动,至今还未有人进行全面整理。本文拟限个人接触史料,兹将其重要事迹,依年辑述如下。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授和硕庄亲王博果铎女为郡主(即爱新觉罗鹅掌公主,俗称道克欣公主),阿宝尚郡主为和硕额附,赐第京师,命御前行走。  相似文献   

19.
清朝公主有二称.皇后所生曰固伦公主,妃嫔所生曰和硕公主。亲王之女称郡主.郡王及贝子、贝勒、辅国公之女称县主。然除公主外.虽有郡主、县主资格.如未奉有正式封号者.皆统称格格。大抵称格格者.以次女以下之处子为多.若其长女。未得正式之封号者亦罕。驸马都尉称额驸.亦囚所尚主.加固伦、和硕等字。若宗室(俗称黄带子).若觉罗(俗称红带子).若闲散八旗.若内府三旗.凡对于未嫁之幼女.皆称妞妞。  相似文献   

20.
珠腊沁村公主陵祭祀是历史形成的习俗,具有严密的仪式规程。它有一种复调式结构,而且正因为这复调式结构,才养成了世俗和喇嘛两方面的专业性民俗角色。而这两个民俗角色,又由于俗民的世俗与信仰要求,变成了复合型民俗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