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国作家赫尔岑曾在一次演讲中,对书籍在人类生活和人类历史中的重要意义作了十分生动精彩的描述,他说:“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的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术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行将下岗的人对前来接替他的人的命令。人类的全部生活,会在书本上有条不紊地留下印记:即使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书籍将永存下去。”显而易见,书籍对人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书籍作为人们对自然和人类自身认识的记录,作为人们表达思想,传播知识,交流经验、保存文化的有效工具,对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促进社会发展,都起着重大作用。随着教育的普及,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作用将愈益明显。美国前全国图书馆协会主席、伊利诺大学图书馆馆长罗伯特·唐斯,曾写过一本名为《改变世界的书》。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初版本简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撰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在50年代初,适应于高校中文系“中国新文学史”学科建设的需要,出现了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等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源篇11种:《尚书》、《周易》、《诗经》、孙武:《孙子兵法》、老聃:《老子》附《庄子》、孔子:《春秋》附左丘明《左传》、孔子:《论语》附孟轲《孟子》、《孝经》、韩非:《韩非子》、《礼记》、《黄帝内经》、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中发现启蒙——读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晖在《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中描绘了一个追溯到上古三代、持续而生动的思想和政治伦理结构。在这个上千年的历史发展里,其发端主题是天理。从宋代始,天理话语朝着现代的内在性逐渐发展,最终在晚清被公理概念所替代。基于现代科学和追求经验性真理的思考,公理很快由五四运动的科学话语所取代,体现了更普遍的原则。这是汪晖借以构思其著作的主要线索。此书前半部讨论天理如何转化为一种政治文化,使得帝国和民族国家的基本条件均获得发展。后半部讨论晚清思想家在回应传统秩序的崩溃时,对公共道德原则的思考。这一长篇巨作展示了基于自然和本体论的一系列构思和应变能力,在论证历史的伦理—政治结构的同时也对其加以批判,这一过程同时对应着从帝国到现代国家的转变。该书的总体精神乃不懈地寻求规范的普遍标准。从天理到公理,一直到寻求世界政治的科学的、公共的、普遍的基础。在一个充满文化冲突和地缘政治斗争的世界,这一探索有极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可谓略成气候。诸多学者、论者都孜孜不倦地为使它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做着各种努力。近来出版的,由华南师范大学管林、钟贤培主编的《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上、下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6月第1版,以下简称《发展史》)无疑就是这一建设工作中的力作。作为国家教委文科教材“七五”规划的一个项目,该书的问世既是学术界、  相似文献   

6.
《建构的历史与历史的建构——女性主义与妇女史研究文集》(山西出版集团·三晋出版社,2009年)是畅引婷二十余年来致力于妇女与性别研究的成果结集,既反映了她在女性研究领域的辛勤耕耘,也展现了她探索历程的全貌以及学识的升华;既是对过去女性学研究的审视与整合,也是对未来女性学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简圣宇 《高校社科动态》2004,(5):48-48,F003
逝者如斯,历史在当年的具体情境物状,已如江水一般永不回头地无情流逝掉了。其中许多的历史的细节和秘密也就因此而随之被夹裹着卷走、淹没,使后人对它们无从亲身目睹、体味。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人们对此会生发出多少遗憾和慨叹。故而每当我们发现有不少弥足珍贵的遗迹,在时间冷酷的浸泡中依然顽强地存留下来,常常心中不由得感到惊喜异常,格外地感动。  相似文献   

8.
彩陶在考古文化中的概念是指人类在史前时代,原始先民在陶胚上用矿物颜料绘饰上各种色彩的图形,然后烧制定型后的一种陶器。最近,细读由华文出版社出版,并被该社评选为2003年度优秀图书的《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泛论》(作者王国栋)一书,深感作者在彩陶研究和收集方面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作者对近年来中国彩陶的发掘、分布、类型、文饰的内涵、制作工艺、真伪的鉴别等研究成果,都做了一个比较全面、比较新的描述和介绍,并从中国彩陶丰富多彩的纹饰变化入手,印证中国早期文明源头的多样性和远古神话的雏形。这些,都给读者勾画出了史前中国彩陶发…  相似文献   

9.
我的老爸真奇怪。在公司的员工眼中,他是个“成功人士”,因为他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在妈妈眼中,他是个“可爱的老公”,因为只要他在家,一定哄得妈妈像喝了蜜似的幸福;而在我眼中,他是“读不懂的书”,因为他实在难以琢磨。说他疼爱我吧,的确是的。从小我走路的姿势就很难看,一点也不像个女孩子——弓腰耸背的,为了纠正我的不良习惯,爸爸专门送我去学“跆拳道”,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也不管工作有多忙;说他心狠吧,的确是的,看到我练“跆拳道”时摔得哇哇大哭,也没有哄过我一次,还比不上教练呢!最可气的是,有一次他还不让教练给我擦眼泪。时间上,说…  相似文献   

10.
爸爸给我买了一本故事书,这本书就像吸铁石似的,把我紧紧地吸住了。有一个小故事,讲述了著名泼墨画家"黑画张"的传说。黑画张3岁就开始学画,一直笔不离手,手不离笔,他不论严寒酷暑,总是埋头练画,从不间断。可是,练了20年,磨穿了好多砚台,连门前的小池也被染黑了,却仍是默默无闻,这是怎么回事?原来  相似文献   

11.
在二十世纪,反叛、个性成为美国社会中一种张扬个性的新的力量,“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凯鲁亚克在他的《在路上》一书中向我们描述了美国20世纪中期社会叛逆者的生活方式和他们不懈追求的精神向往.他们执着追求自由,敢于独自冒险的精神值得我们去探索.《在路上》一书中尽管多处展现了主人公禁欲、享乐的一面,但它真正的意义在于体现了主人公们在精神上的探索,而非生活上的放纵.  相似文献   

12.
读萨特的《厌恶》一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现代作家尼藏(Nizan,1905—1940)说:“萨特堪称一位法兰西的卡夫卡。”这话很有道理。因为萨特与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的卡夫卡的小说都脱离了十九世纪欧洲文学小说的传统,而继承、恢复、发展了十八世纪欧洲哲理小说的传统。用小说的文艺形式来宣传自己的哲学观点,是这两位著名作家,也可以说两位存在主义代表人物的共同特点。《厌恶》(La Nausee)是萨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在法国以至在西方世界都很有影响。萨特自己也最满意这部作品。《厌恶》一书经常与塞利纳(L.Celine 1894—1961)的  相似文献   

13.
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根据是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创造性地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因此,科学地理解这一理论的品质也必须从这一根据出发,说清楚马克思主义与邓小平理论的源与流关系,说清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占才主编的《中国铁路史》是在我国铁路走向市场的背景下编著的,有时代气息,学术品位较高,对我国铁路如何走向市场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本文对铁路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铁路投资资金的筹措,主权和产权的归属,国有铁路的运营管理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文章指出我们应该面对现实、追溯历史、借鉴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经验教训,开创更加灿烂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梅荣政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发展的一部厚重史书。该书以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为主线,紧密结合时代背景,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和基本经验,形成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是给人以理论和历史的智慧,激励人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团结奋进的一部好书。  相似文献   

16.
《盐铁论》是西汉桓宽根据“盐铁会议”记录整理而成的。“盐铁会议”是公元前八十一年,即汉昭帝始元六年在京城召开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围绕着盐铁是否官营的问题,儒法两家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儒家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为首,代表着大工商奴隶主的利益。但霍光本人并未参加会议,而是从全国各地搜罗了六十多个贤良、文学来作为炮筒子。法家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代表。在汉武帝时期,桑弘羊曾帮助汉武帝制定并推行了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这些政策,剥夺了大工商奴隶主经营盐铁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甲戌本尽管残缺不全,但却是一个比较独特的本子,有不少令人深思之处。本文谨就甲戌本的“过录本”特点、“脂砚斋论曹雪芹”、“曹雪芹的卒年”、“题名及著作权的问题”、“脂砚斋对甄士隐《好了歌解》的侧批”、“小说中的本事”等六个方面,谈谈个人看法以及与一些常见观点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他把一百八人性格都写出来。”还说:“写一百八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这个评价有些过头。其实水浒一百八人有相当一批人并无明显个性。象开卷之初就写到的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最早在梁山落草的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等人,有什么明显个性呢!而《水浒传》中的一  相似文献   

19.
像不小心触碰了记忆的铃声,一阵阵尖锐急骤的冷寂;像不小心惊醒了安详的睡眠,风抚平了被梦揉皱的倦怠;像不小心扬起了岁月的尘土,背后是如海的浩荡与广阔的沉默。这是古老而经受战争创伤的土地。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是绵延的苦难。天南地北,云淡风轻,抚平了遥远的时间,熨不平疼痛的褶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一王宁先生的《深层心理学与文学批评》一书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收集了作者研究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关系的论文共十余篇,这些论文多曾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过,有一些还曾激起过学术界和文艺界的反响。这次结集出版使我们得以更全面地了解王宁在这一领域中所取得的扎实的进展,也可以使我们在这本书的基础上构成新的对话和探索。可以说,这本书十分典型地表现了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文学理论批评在精神分析理论的介绍、分析、运用与阐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大陆学者在广阔的全球性文化背景下探索本土文化及其嬗变的一个重要侧面。正象作者在本书《后记》中所指出的:在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