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国从一个人均不足3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发展到一个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在取得如此成就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本文重在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潜在增长率自然下降,实际增长速度也开始降低,许多国家因而落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但是,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并不必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必须能够正确认识发展阶段,靠挖掘改革红利提供生产率而不是依赖拉动需求的方法来刺激经济。要提供全要素生产率就要鼓励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4 393美元,标志着正式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对于后发国家而言,所处不同发展阶段将要求着相应的发展战略也作出调整,以适应新阶段最优增长路径的要求。以后发国家经济发展路径两阶段理论为依据,并进一步划分次级发展阶段与收入阶段相对应,可以凸显不同发展阶段对于核心增长动力要求的变化。目前,摆在中国经济前行路上最大的障碍,就是中等收入陷阱,为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赶超,并须转换原有的以模仿为主要形式到以自主创新为主要形式来推进技术进步的增长模式,并配合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比重、提升产业结构、恢复以往被向下扭曲的生产要素价格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前世界上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地区),中等收入水平发展阶段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收入水平提高一系列新挑战,因此,围绕“中等收入陷阱”和世界经济长期增长趋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对世界经济长期增长路径和各阶段特征的分析,界定了“中等收入陷阱”及其主要特征,通过大量国别的例证,考察中等收入水平阶段出现“增长减缓”的根源。这些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于我国积极应对“中等收入陷阱”挑战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经济史上,许多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通常会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即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倒退,社会动荡不安.墨西哥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在拉美国家中具有典型性.然而,东亚的一些国家却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现代政府等,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富裕国家之列.当前,中国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应该以拉美特别是墨西哥为镜鉴,合理吸收东亚日本等国家的优秀经验,未雨绸缪,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从人口红利期进入人口负债期,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贡献效应开始减弱,从2010年起,中国GDP增长速度开始逐年放缓。选取总抚养比作为人口红利测度指标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人口红利期结束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的挑战与机遇,研究发现带来的挑战有:经济增长的减弱、需要更长时间来完成对"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急需转型。而人口红利期结束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机遇有:少儿及老人消费市场的扩大,人均收入增加、收入分配更合理,劳动力数量减少、经济增长转型期就业压力减小。我国需要积极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工资上涨与生产率增长同步,保证经济的增长势头,为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个经济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指该经济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经济增长乏力、人均GDP增长缓慢。有的经济体之所以在较长时间内未能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根本原因就是未能及时有效地调整生产结构和国家宏观的政策措施。2010年,中国的人均GDP是4 446.7美元,依据世界银行标准已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分析拉美等经济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以及东亚部分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经验,以期为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国或经济体在中等收入阶段需转换经济增长动能成为理论共识,但对数字经济动能转换的机制尚缺乏深入探讨.本文以基于技术效率思想的两化融合刻画数字经济,构建数字经济动能转换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在低收入低融合和高收入高融合情形下,两化融合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但在中等收入中融合情形下,两化融合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说明经济体在中等收入阶段增长动能会出现结构失灵现象.本文基于55个国家或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实证显示存在这种动能结构失灵现象.据此,提出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制的"技术效率转轨"假说,并构建数字经济动能转换理论,认为中国在中等收入阶段需要从以信息化带动路径为主的技术效率转变为工业化促进路径与信息化带动路径并行的技术效率,通过实施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并举、应用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互补的复合式创新战略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本研究为数字经济动能转换、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率下行,中国是否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判断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关键词。"十三五"时期,中国的核心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也要为2025年左右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发展阶段奠定发展基础。根据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识别出影响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五大挑战,即全要素生产率挑战、城镇化挑战、生态环境挑战、被动依附型挑战和不平等挑战。而实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就是成功应对上述五大挑战的战略指引和基本途径,是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因此,特别强调,切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避免政治上犯"颠覆性错误",构筑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中等收入陷阱"是近年来的流行概念。国内外学界默认跨出它即进入"高收入国家(地区)"行列,不仅综合国力跃上新层次,而且保障社会长治久安。但事实上跨出它进入"高收入国家(地区)"仍可能掉进"贫富分化陷阱",导致社会动荡不安。本文从辨析"中等收入国家(地区)标准"、智利实例、传统欧美强国的政治动荡着手,证明"贫富分化"才是真"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伪命题。必须践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才能跨过"贫富分化陷阱",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屹立潮头。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均GDP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后,经济得到重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收入差距持续拉大、腐败多发、社会不稳、产业结构升级难和经济发展滞缓等,使中国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各种风险。因此,在剖析可能阻碍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路径: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差距;稳步推进城镇化;建立廉洁高效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止官僚主义作风和调整产业结构等。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40年的时间里,中国借助改革开放释放的强大动力,快速从一个低收入国家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使起点极低的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成绩斐然,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痼疾尚未破题、仍难破题。“新常态”下,中国要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彻底斩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死结,迫切需要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方能再次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延续农民收入“增长奇迹”,最终走向城乡协调和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若干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炼出了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几条经验。基本结论是,要在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人力资本提升、保持汇率稳定。按此要求,如果中国能在未来若干年内,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并加快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阶段。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结构变迁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和趋势,产业结构的调整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就业水平,并进一步影响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相关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产业结构等变量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金融深化和外商投资水平提高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包容性增长”的科学内涵及其世界历史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包容性增长”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确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形式,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精炼和升华。它是确保中国经济安全的战略需要,有助于中国越过“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它强调必要经济增长速度基础上的社会公平、公平与效率的“质”的统一、人民群众享有权利的实质性增长、社会建设的多维度展开、和平与发展、参与与共享的国际诉求。“包容性增长”的提出是一次重要的世界历史事件,它正在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历史生成和逻辑展开,它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国情、世情相结合的产物,是时代特征与时代主题的反映,又是解决时代主题的重要思路,它准确地切中了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发展困境问题,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析典型大国、北欧四国、四强小国和金砖国家1999-2014年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高技术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不高,但它是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少数"行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会随经济增长而先升后降,呈现倒U形关系.倒U形后半段是保留高端环节、淘汰低端环节的产业升级过程.工业化高峰并非高技术产业高峰.高技术产业波动远高于经济周期波动.大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多采取均衡战略,小国多采取专业化战略.典型国家经验表明:发达的高技术产业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条件;一国难以在高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占据全面优势,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适宜采取重点突破战略,以局部带动全局,逐步增强整体竞争力;大国需要兼顾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从人均GDP水平还是从农业劳动力在全社会的就业比重来看,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都处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当前最为严重的宏观问题是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失业率持续攀升,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经济不活跃。产生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既有国际经济衰退的影响,也有国内长期内需不足的因素。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在总量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结合方式、汇率政策、强调需求还是强调供给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关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前景,近期主要是反衰退;中期是防滞涨;长期要解决的问题则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即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实证结果表明,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机制转换效应,在经济发展处于低收入水平时,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表现为线性关系;在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或较高收入水平时,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则表现为非线性关系,并以人均GDP的阈值为界,在不同机制之间进行平滑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