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申诉、控告权是法律赋予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但是刑事申诉、控告概念未正确概括这两项权利 ,法律制度也存在明显缺陷。本文认为 ,犯罪嫌疑人申诉权的客体是侦查阶段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决定 ,申诉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改变错误的决定。控告权的客体是侦查人员实施的侵犯其诉讼权利和人身权利的行为 ,控告的目的是为了使侵权的程序结果和后续行为无效。犯罪嫌疑人的申诉、控告应由人民法院进行裁决 ,应当完善申诉、控告行为规则。本文最后对刑事申诉、控告概念进行了修正 ,并提出了完善犯罪嫌疑人申诉、控告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为人知的佘祥林冤案,折射出我国当前刑事司法的弊端:缺失司法公正理念,不当行使司法权力,刑事法律制度不健全.以佘祥林案为戒,借鉴美国的米兰达规则,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佘祥林规则,对于我国的刑事法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我们初步设计的余祥林规则为:尊重和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实行无罪推定,告知犯罪嫌疑人在讯问时有权保持沉默;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更多权利,实现司法正义.  相似文献   

3.
考察12年来中美在DSB的争端案件,美国是最积极申诉中国的WTO成员,而中国对美国的申诉案件数量有限且集中于贸易救济措施。WTO争端解决机制以规则为导向,不要求强制执行DSB裁决报告,建议中国更加积极地通过DSB解决中美争端、缓解美国对中国的压力。应诉时注意加强证据的准备工作,执行DSB裁决报告时从实用角度出发,同时构建协调机制,并做好重新定位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理论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现行法没有明确规定安置教育对象徒刑执行期满后,押解移交安置教育对象的主体和安置教育的执行地。法律规定的缺失,导致司法实践中刑罚执行工作与安置教育工作衔接不畅,个别安置教育对象被刑罚执行机关超期羁押。建议在刑法典中明确建立双轨制的刑事制裁方法体系,专章规定保安处分,并在保安处分一章中明确安置教育的适用对象、适用条件、适用原则。同时,在刑事诉讼法中对押解移交安置教育对象的主体、安置教育执行地的确定规则等程序性事项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5.
中美DSB争端案件考察(2001-2013)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12年来中美在DSB的争端案件,美国是最积极申诉中国的WTO成员,而中国对美国的申诉案件数量有限且集中于贸易救济措施。WTO争端解决机制以规则为导向,不要求强制执行DSB裁决报告,建议中国更加积极地通过DSB解决中美争端、缓解美国对中国的压力。应诉时注意加强证据的准备工作,执行DSB裁决报告时从实用角度出发,同时构建协调机制,并做好重新定位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理论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合同仲裁制度有三大特点,即统一全面、裁审自择、一裁二审。统一全面是指国家和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内设的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有权对所有国内经济合同纠纷实行统一仲裁。裁审自择是指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向仲裁机关申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来解决他们之间的经济合同纠纷。一裁二审是指仲裁机关对当事人的合同争议实行一次裁决制度。当事人对仲裁机关的裁决、一审法院的判决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起诉二审法院作出终审判决。  相似文献   

7.
法律顾问     
《社区》2001,(1)
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和《关于〈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若干问题解答意见》的规定,在批准职工受处分以后,如果受处分者不服,可以在公布处分以后10日内,向上级领导机关提出书面申诉,但在上级领导机关未做出改变原处分的决定以前,仍然按照原处分决定执行;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受处分的职工,也可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在一般情况下,申诉时效应从企业公布  相似文献   

8.
一、治安行政诉讼的性质、任务与范围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9条规定:“被裁决受治安管理处罚的人或者被侵害人不服公安机关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裁决的,在接到通知五日内,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申诉后五日内作出裁决;不服上一级公安机关裁决的,可以在接到通知后五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9.
侦查阶段作为刑事诉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之后起诉程序、审判程序的进行,对犯罪嫌疑人的命运有重大决定作用。但由于犯罪嫌疑人与侦查机关地位的不平等性,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受到侦查机关侵犯的现象屡禁不止。故而分析现行刑事法律制度中侦查机关人权保障存在的问题,找出人权保障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对于促进我国侦查程序的科学性和文明性、促进刑事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析欧盟先行裁决程序及新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行裁决程序是ECJ最重要的程序,它成功与否关系到欧共体法能否得以统一执行.在欧盟五十余年的发展中,欧洲法院通过该程序行使其对共同体法的专有解释权,并形成了相应之规则.尽管成员国法院拥有决定是否向ECJ提交先行裁决案的自由裁量权,而且在"显明清楚"之情形下,成员国法院被免除了提交义务;然而新近Kobler案的裁决意味着违反先行裁决程序所规定之提交义务的成员国会招致国家赔偿责任.这暗示保证欧共体在成员国内的一致执行仍然在该程序之目的中占据首位.  相似文献   

11.
刑事申诉是刑事诉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程序,在当事人对生效裁判提出刑事申诉后,司法机关应当积极予以受理,但是我国现阶段对刑事申诉程序的重视还不够,刑事申诉案件提起主体混乱、刑事申诉案件管辖规定不明等。同时社会各主体的法律意识与法律信仰不够、司法不公开、舆论绑架司法、司法行政化色彩严重以及司法工作人员的释法析理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极大降低了司法在社会中的公信力。因此,我国刑事申诉程序应当选择刑事申诉公开审查的模式,增强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保障司法公开与公正,正确引导媒体舆论,积极推进司法机关的去行政化,提升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对裁判释法说理的能力,积极树立刑事申诉中的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在韩非法治论逻辑中,人性基础上所建立的法律控制形式是以君主权力为核心的集人治与刑治为一体的专制主义;其所导向的必然是以权治法、以刑治民、以吏为师的权力主义法治形态及其意识形态;韩非理论;从反面说明了在真正的法治社会,提倡民本乃有权利意识,限制君权乃有制度理性,二者乃法治之本,前者为法治之“体”,后者为法治之“用”。  相似文献   

13.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刑事司法程序正当的一项重要保障。联合国的有关公约也对其加以确认和保护。我国在确立沉默权原则时,应考虑到所面临的技术难题,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程序规则,通过立法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原则,以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刑事诉讼法》新增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这一制度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需要,对于打击犯罪,保护国家和被害人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法律规定了其适用条件和程序。但这一制度既不同于国外的刑事缺席判决制度,也不同于独立的民事没收制度,在适用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哲学观逐渐从斗争哲学观转向和谐哲学观。这种转变对中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与司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在斗争哲学观下,中国刑事诉讼是作为一种专政的工具而存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缺失。在和谐哲学观下,对中国《刑事诉讼法》进行再修改时,应当以和谐理念为指导,理顺几大重要关系;对刑事诉讼法的价值、目标和功能等进行重新定位,还刑事诉讼的本来面目;改革相关的刑事诉讼原则、制度与具体程序;加强制度创新,全面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增设诉讼和解制度,通过和解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不和谐因素。通过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将刑事诉讼定位为社会矛盾的化解器,消除刑事诉讼的行政化倾向,突出刑事诉讼的人权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分权制衡理论和人权保障理念,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确立了逮捕羁押司法审查制度.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构建逮捕羁押司法审查模式的理论已经具备、条件业已成熟.根据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文章着重从司法审查的参与主体、逮捕要件的证明以及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救济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推进反腐败体系建设,必须坚持和贯彻刑事法治的底线思维,树立刑事法治原则,推进反腐败法治体系改革,在反腐败中贯彻依法治国原则,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反腐败工作体系的长效机制。在反腐败体系中应确立刑事法治的三项改革举措:一是推进反腐败法治体系的顶层设计;二是建立包括不动产查询制度在内的公务员财产公开制度;三是加强反腐败法治体系的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18.
韩国的法律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也逐渐步入现代法治之轨道。韩国的宪法和刑法主要受到西方有关法律思想的影响 ,民法则保留了东方礼制和伦理色彩 ,诉讼法既有大陆法系的特征、又有英美法系的影响。本文从基本法宪法、几个主要部门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方面来探讨步入现代法治轨道的韩国所特有的东西复合型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法虽然规定了100多种单位犯罪,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缺乏法律规定,单位危害社会行为得不到惩处的情况屡见不鲜,造成司法实践的困惑。我国单位犯罪应以现有规定为基础,从社会危害性和单位自身特征出发,确立单位犯罪的标准,对单位犯罪的范围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20.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二审程序提起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提起的期限一般应依刑事诉讼法确定 ;二审程序可以划分为民事型、刑事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二审的审理期限依刑事诉讼法确定 ;二审的审查范围不受上诉或抗诉的限制 ,实行全面审查 ;针对上诉或抗诉的不同情况 ,二审法院可以作出三种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