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当代独生子女社会化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对其成员的社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控制人口政策的广泛推行,也使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独生子女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能否具备“现代人”的良好素质,已成为社会、家庭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新中国技术观的形成过程中,权力的集中使政治精英拥有权力话语;学术研究的不充分使学术共同体在论证、诠释、放大精英技术观的层面上发挥着社会作用;而公众对政治既敏感又不积极参与的态度及其科学素质的低下,使其在国家技术观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十分微弱.由于中国技术观自上而下的形成过程,在新中国技术观的研究中,精英途径居核心位置.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人口政策的形成与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人口政策是在对"独生子女"人口政策调整和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在此过程中,中央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方面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另一方面,又照顾了确有实际困难的家庭,允许他们间隔几年生育第二胎。现行人口政策形成后,中央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4.
"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中国人口政策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是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体系向现代生育文明转变的分水岭。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口政策可分为三个时段:1966年至1968年,政治动乱导致整个社会处于无序状态,传统的生育文化体系在社会上占支配地位,人口生产处于一种无管制的增长状态;1969年至1972年,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政府适时提出了"有计划地增长人口"的口号,但只是单个部门的单独行动,没有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所取得的成果有限;1973年至1976年,国家在"有计划地增长人口"的基础上形成了"晚、稀、少"的人口政策,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较好的预后效果。"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口政策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生育观念和生育价值取向,奠定了现行人口政策的根基。  相似文献   

5.
<正> 在中国实现控制人口增长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实现人口控制的社会化。所谓人口控制的社会化,是指在人口社会化的过程中,使个人的生育观与生育行为逐渐转化为社会所容纳的生育活动,个人成为与社会的生育规范相一致的人,并接受人口生育政策的制约,自觉担负起控制人口增长的社会责任。人口控制的社会化又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其中包含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落后婚育观念的改变,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等。解决这些问题,有待于加速人口控制社会化的进程和提高社会化的质量。为此,必须加强人口生育的社会控制机制,发挥这种机制在人口控制社会化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中国人口政策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是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体系向现代生育文明转变的分水岭.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口政策可分为三个时段:1966年至1968年,政治动乱导致整个社会处于无序状态,传统的生育文化体系在社会上占支配地位,人口生产处于一种无管制的增长状态:1969年至1972年,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政府适时提出了"有计划地增长人口"的口号,但只是单个部门的单独行动,没有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所取得的成果有限;1973年至1976年,国家在"有计划地增长人口"的基础上形成了"晚、稀、少"的人口政策,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较好的预后效果."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口政策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生育观念和生育价值取向,奠定了现行人口政策的根基.  相似文献   

7.
<正> 劳动力是生产力中的能动因素。现代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提高劳动力素质。在人口素质中,身体素质乃是基础。要提高人口的先天素质,需要避免和减少先天畸形和遗传性疾病的发生,需要在社会的控制下实行人口优生。人口优生,就是生育健康聪明的下一代。优生作为如何消除人类有害的遗传因素和与此相关的环境因素、提高人口质量的研究来说,它是一门科学;而基于这些科学的认识实践则是一项社会性的活动,集中表现在优生政策和优生法律制度上。所谓人口优生立  相似文献   

8.
计划生育政策自20世纪70年代施行以来,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宏观层面,计划生育所带来的低生育率既开启了中国"人口红利"的机会窗口,但同时也开启了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老龄化的过快发展将带来人口红利消失等一系列经济风险;微观层面,独生子女政策也带来失独家庭、中年空巢等新的社会现象,影响家庭幸福感。计划生育政策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逐步放开二胎政策,做好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准备是我们政策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作为一项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从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具体措施,在中国已经实施20年了。从今而后,还将有更多的独生子女由家庭走进学校、走向社会。独生子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口转变的风险前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历史的经验和预测,中国人口转变既带来了人口红利,也带来了人口负债和人口风险.研究集中讨论了伴随人口转变而来的人口发展风险问题,概括了人口转变的六大特点以及人口发展的九大风险.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独生子女社会本质上是风险社会,一个人口学意义的风险社会正不依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在形成和发展中.1996年,中国成为人口转变意义上的风险社会,2016年后将演变为高风险社会.但和谐社会拒绝不安全的人口转变.成功的人口转变需要坚守计划生育的底线伦理和重建坚强有力的家庭结构."城乡统开二胎"是值得尊重的"底线生育权",是规避人口发展风险的重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1.
独生子女父母作为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响应者,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牺牲和贡献。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在一个高风险的现代社会,失独家庭的产生不可避免。随着第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渐步入老年,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愈发凸显。本文从政府责任的视角,分析在失独家庭养老问题中政府责任的法律基础以及目前我国失独家庭扶助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政府在失独家庭扶助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科学观之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弊端随科技呈指数性增大而爆发 ,以及现代科学发展新趋势的出现 ,这两大因素促进了后现代科学观的形成。相对于现代科学观来说 ,后现代科学观是对科技与社会现实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表述 ,是对科学内涵认识的新突破。但是后现代科学观本身在理论和现实中也存在着有失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13.
风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焦点和主题,它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风险理论的发展是与风险社会现实的加剧分不开的,今天的科技进步正成为风险社会产生的根源。现代技术风险的危害表现在自然生态的破坏,人的社会关系的失调及人自身的压抑与统治等多方面。面对技术风险,需要建立科学的技术风险的管理和防范机制,更需要对技术发展进行科技政策的调控,这种调控包括科技政策的统筹、科技政策的调整、科技评审的政策导向及科技评价的政策支持等多方面,通过政策的调控能促进我国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发展中,人口的增长和发展一直受到经济增长水平和增长方式的直接影响。同时,技术进步通过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的作用也影响到人口的发展。到现代社会,人口的发展逐渐离不开技术进步的作用,不论是人口生存的粮食问题还是劳动力素质提高、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等等,都要受到技术进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以江西省为例对人口发展中的技术进步制约和促进两方面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应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推广,城市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普遍,由此引发的城市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剖析当前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这种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对科学技术采取理性、审度、宽容的立场和态度。为推进科技与社会相互作用,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种文化相互融合,进而破解斯诺命题,实现科技、人口、经济、环境、资源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和选择合理的公共政策为其提供内在动力和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7.
“高度集中-军事工业导向制”是苏联科技政策的主要模式,通过对影响科技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经济、社会、思想背景和政策决定等因素的分析,对该模式从萌芽阶段到改革阶段演变过程的梳理,重点考察经济、社会和科技体制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找出科技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所在,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处于转型期中国科技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失独家庭数量甚为庞大,其特殊保障问题已为社会关注热点,尤其是最为突出的再生育问题。由于失独家庭大都丧失生育能力,代孕乃是其实现再生育的主要途径。基于失独家庭的特殊性,对其有限开放代孕并不违反伦理道德,在法理和情理上也均具有合理性,且失独家庭因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而承受了失独的不利后果,故其选择代孕方式实现再生育的行为应当获得国家保障。国家不仅应当通过代孕类型、代孕条件、代孕程序等方面的制度构建来保障代孕的有序运行,还应通过扶助模式、扶助资金、扶助标准等方面的制度构建来对失独家庭代孕予以必要救助。  相似文献   

19.
在人口问题发生重大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大国人口问题观和人口治理观都需要与时俱进。在低生育率、人口少子化和快速老龄化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将进入痛苦的人口负债和还债时代。中国亟需重建被破坏的生育伦理观和生育文化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重塑大国人口战略观,构建生育友好型可持续社会。构建以人为中心的保护性、包容性、友善性、鼓励性、前瞻性、发展性的人口政策体系应成为改革的根本取向。科学的人口治理根本上有赖于繁荣和发展本土的人口科学。  相似文献   

20.
技术与资本的互动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现代性的根源所在.它们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上的共契.现代技术的本质支配着现代科学,现代科学便成为技术本质的典范功能和形式,从而使现代科学具有了技术的本质,表现为精确性和定量化、预见性和高效率以及技术作为“订造”的权力.资本的本质体现在自然属性即增殖性、扩张运动和社会属性即社会关系与社会权力.二者的逻辑交融在于现代科学的技术本质与资本增殖的契合,控制意志的一致性以及技术权力是资本权力的统治力量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