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再谈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悲剧原因的分析荣国哈姆雷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中刻画的最成功的人物形象。莎士比亚笔下的这位主人公哈姆雷特,三百多年来一直为各国评论家谈论着、争执着,尤其是关于哈姆雷特悲剧形成的原因则更...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在十四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意象,并通过不同的修辞手法来体现诗歌的主题."眼睛"作为人体器官,属于人体词的基本范畴,是一种常见的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统计表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人体词是"眼睛".分析"眼睛"意象所涉及的七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作用,突出诗歌的主题思想,传达诗人的丰富情感,为诗歌意象和修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是活跃于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的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同时他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宣传者。莎士比亚在欧洲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他被称之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莎士比亚作品的研究成果如浩海烟云,多不胜数,尤其是在悲剧方面,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性广受评论家们的注视。在喜剧方面莎士比亚的成就也极具伟大性,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思想肯定是具有统一性的,不论是悲剧还是喜剧,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必然是因为其精湛的深刻的思想与创作艺术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莎士比亚的喜剧都是以乐观主义做为基调,蕴含着人文主义者的美好理想,对人类光明的前途充满了期望。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学者多年来认为,莎士比亚是伊莉莎白一世时代的市场的产物,但随着影片《恋爱中的莎士比亚》获得成功,好莱坞和世界各地的电影观众最终才获得这个信息。这部广受欢迎的影片使人想到,莎士比亚剧作的富于想象的活力不知怎么来自伊莉莎白一世时代熙熙攘攘的商业剧院的新的经济活力。 首先把莎士比亚与资本主义联系起来的评论家们的本意是煞煞莎士比亚的威风,但意外的结果是提高了资本主义的地位。有迹象表明,学术界终于  相似文献   

5.
历来评论家对《暴风雨》的评论多数认为莎士比亚对普洛斯彼罗的赞颂体现了其人文主义精神.然而从后殖民主义角度来看,《暴风雨》中普洛斯彼罗与凯列班的斗争本质上是欧洲文化与殖民地本土文化的斗争,而斗争的结果则体现了莎士比亚的欧洲文化至上倾向.  相似文献   

6.
在各国的戏剧舞台上,出现过不少以罗马统帅安东尼和埃及艳后克莉奥佩特拉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作品,唯有莎士比亚的悲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最为人们所称道。它被西方学者称作莎士比亚的第五部重要悲剧,克莉奥佩特拉则被认为是“莎士比亚所创造的最伟大的女性形象”。长期以来,关于埃及女王的性格之谜成了批评界探讨的热题,历代评论家大多从伦理道德角度谴责她的淫荡和不道德。近几年来,国内学者一  相似文献   

7.
略论英语修辞中比喻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汉语一样,英语的比喻是极为丰富的。正确了解英语修辞中比喻的运用,有选择的吸取外来的营养,对于增长我们的语言知识,提高我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在英语中,比喻是极常用的修辞手法。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写下这样的诗句: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的语言是个久经探讨的问题。莎翁具有高深的语言锤炼艺术,他经常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采飞扬,言简意深。在十四行诗中,莎士比亚多处使用多重复义,具体体现在对不同行业词语的使用,文化典故的运用,以及丰富多彩的意象上,这种释义的多重性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思想内涵,增强了诗歌的审美意境。从诗歌三复义的角度,即语言复义、文化复义和美学复义,分析十四行诗中的多重复义,重审其美妙意境。  相似文献   

9.
对莎士比亚巨著《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个案研究,着重探讨了积极修辞中词义修辞格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多角度演绎,以该剧中的经典对白为例,重点论述了其在比喻、拟人、矛盾修饰法、双关等手法上的修辞魅力。通过分析莎剧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语言艺术特色,探讨莎士比亚如何用丰富生动的语言以及相关修辞手法恰到好处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心理活动,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更深层次的领悟。  相似文献   

10.
《李尔王》是威廉·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不少学者、评论家赞誉其为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并纷纷对该剧做出了不同角度的解读。该剧从女性地位的崛起、鼎盛和衰落三个阶段分别呈现了莎士比亚对女性地位变化的阐释,也是剧作家对女性地位呐喊的大胆尝试。但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女性生理、心理条件的制约,尤其是女性敏感多疑和感情用事等性格软肋成为她们最终走向毁灭的主导原因。  相似文献   

11.
殷振文 《东方论坛》2014,(1):120-125
莎士比亚戏剧经典批评俨然是20世纪众多理论流派的"展示舞台"。作为莎士比亚的悲剧经典《麦克白》也不断被再诠释和重新理解,并激发出新的哲学意义和思想论争。20世纪中后期的《麦克白》批评研究围绕"大屠杀"、"政治"和"性别"三大主题,简要呈现经典意义重构和再诠释的多重路径,并阐明当代的哲学批评、政治批评、性别批评对当代世界和人类命运的人文关切和现实批判。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的154首十四行诗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完整的戏剧元素,从单首诗来看,其戏剧性也明确存在。从莎氏第129首十四行诗可以看出,诗中存在戏剧人物、人物行为、戏剧冲突及矛盾的解决等,其戏剧性具体表现在叙述者的心理演变过程、用词、句法、修辞以及诗歌形式等方面。从这几个方面分析屠岸、梁实秋、辜正坤三位译家的译文,也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戏剧性在诗歌翻译中的再现。  相似文献   

13.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无论是悲剧、喜剧还是历史剧都体现出其主题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来自于莎士比亚很强的处理主题的自我意识,他采用一般到特殊的模式,有意识地避免对择选素材的设限归类。从公众话题转向个人事件,创造喜剧的美学价值。作品具有重复的多样性。主人公看似重复,实则不同,如一系列女性形象,国王形象,弄臣形象都很典型。传统意象的继承运用加上单词复指与修辞学编码的运用,以此来引出具有根本意义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浪漫主义莎评充满了种种悖论:莎士比亚到底是主观诗人还是客观诗人?他的创作究竟是自觉的意识活动还是非自觉的无意识活动?对其戏剧的解读应该进行人物性格分析,还是进行意象分析?不同批评家在这些问题上往往持有截然相反的见解.然而,正是这些关于莎士比亚的悖论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文学理论问题,至今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如果对这些问题加以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更好地继承浪漫主义的批评遗产,丰富我们的文学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5.
茅盾对莎士比亚的评论(以下简称莎评)是中国初期莎评的重要界碑.茅盾从人性、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三个层面论及了莎士比亚,但对莎士比亚现实主义价值的看重最能体现他的莎评的特色.他首次借马克思、恩格斯的评价将莎士比亚与现实主义联系起来,并且通过译文的方式第一次向中国读者介绍了"莎士比亚化"这一重要术语及其内涵,对当时以及后来相当长一段时期里莎士比亚在中国传播与接受的基调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他对莎士比亚完全现实化的接受与评论,直接服务于当时的社会政治,具有鲜明的功利性特征.他的莎评的现实主义倾向性,既是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大语境使然,又与他本人的价值理念密不可分.茅盾并非一开始就推崇莎士比亚,他对莎士比亚的认知经历过一个曲折的转变过程,从一个侧面也折射出了莎士比亚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得以传播与接受的曲折过程及其社会历史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6.
双关语是中外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对双关语的解释和翻译是解析文学作品的难点。从语用认知及关联理论分析了双关语的理解过程,并从语用翻译的角度探讨了双关语的三元翻译理论,提出双关语的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双重推理活动,是译者对双关语原话语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译语文化和译语读者期待的一个估计过程。  相似文献   

17.
修辞的恰当使用能使英语新闻标题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英语新闻标题中主要的修辞方式包括音韵修辞格和词义修辞格。这些修辞手段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合理运用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英语新闻标题,体会其中的寓意及美感。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作品的电影改编由来已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电影工作者在将莎士比亚的作品搬上银幕时已对其作品进行了大胆的僭越与颠覆,《哈姆雷特2000版》便是其中的代表影片。这部电影带着深深的后现代主义烙印进入到观众视野。以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为依据阐述这部电影当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可以探寻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作品电影改编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9.
注视:约翰·济慈的莎评范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注视”是让.斯塔罗宾斯基提出的文学批评术语,是他对文学批评的隐喻式描述。批评主体与作家的创造意识虽不能融为一体,“注视”却要求批评家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中,对作品进行批评式阅读;长久的“注视”会把人的视线引入神秘的领域。在莎评中,济慈热情地“注视”文本并在“注视”中寻找创造的灵感和契机,并将“注视”的焦点对准“神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