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众媒介对女科学家的报道将女科学家描述为科学家中的"女人"和女人中的"科学家"两种实际主体相同但侧重点不同的细分群体。从态度看,大众媒体对女科学家的描写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隐性或显性歧视,尽管这种歧视在逐渐向性別平等和认同的文化道路推进,但仍然受到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巨大影响。大众媒体对女科学家的报道于公众特别是少女建构女科学家的形象起着重要作用,这一象征模型引导孩子们对该群体的印象生成及存储,影响着少女和年轻女性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因此女科学家的科学生涯和贡献必须更多地纳入科学报道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媒体建构的女科学家形象应该有利于引导公众特别是少女对女科学家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2.
农民阶层与其它阶层在媒体资源分配上是一种"零和博弈"的关系,其它阶层对媒介资源占有的"挤出效应"使农民阶层在传播领域中仍是弱势群体。本文分析了造成媒介资源在各阶层间分配不公的原因,认为传媒市场改革后,媒体追求经济利益、媒体从业人员的精英结盟和政府的政策偏向是产生传媒歧视的外因,而农民自身经济实力和文化素质低下是重要的内因。在内外因共同的作用下,导致了媒体提供的公共服务却不是普遍服务。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传媒分配不公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黑龙江电视台女性频道主打栏目《关注女性》节目的干预研究,探讨了女性研究对电视媒介的干预手段、干预效果以及研究人员如何介入媒体节目的策划与制作,对女性研究干预媒介制作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通过数据分析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针对女性的歧视性语言,可将其分为物化售卖女性、差异女性和标签或矮化女性,比较以及考察国内排名靠前女性网站刊载的新闻报道内容,分析了传媒对女性形象带有歧视性的塑造.认为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针对女性的歧视性语言原因主要是文化影响、社会影响和媒介渲染.消除这种隐蔽的不公正的歧视现象是今后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何雨  陈雯 《南都学坛》2009,29(2):113-117
作为女性中的知识精英,在完成学校教育后能否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是女性研究生们实现从"学生族"向职业化"劳动族"转换、由知识精英向社会职业精英转型的关键。运用SPSS分析N大学2004—2007年女性毕业研究生实际就业状况,发现女性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双向歧视抑或偏好特征。稳定性与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沿海发达城市成为女性研究生们就业时的主要选择单位与区域。在遭遇"性别歧视"的同时,女性研究生们在就业实践中表现出对公司企业的"单位歧视"与中西部城市的"地域歧视"。  相似文献   

6.
媒介生态位与媒体的生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个体的生机来自于"生境"中的"生态位",媒体的生机来自于"媒介生态位";"媒介生态位"中的媒介竞争主要表现为"媒介种群"内的媒体对该"媒介种群"的"媒介生态位"各位段的争夺;从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出发,在"媒介生态位"上定位,能够使各媒体之间真正实现错位竞争,并给媒介经营带来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传播新技术、新形态与新机构不断涌现,"多媒体"、"全媒体"、"跨媒体/跨媒介"、"媒体融合/媒介融合"、"自媒体"等新概念及新名词也不断出现。然而,由于对"媒体"和"媒介"两个核心概念的混淆不分,这些延伸概念也显得交叉重叠界限不明。由此,对"媒介"、"媒体"及其延伸概念进行辨析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就业歧视是我国当前的热点问题,而就业歧视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尤其引人注目.服务业是女性就业较为集中的行业,为了解在服务行业中针对女性的就业歧视状况,在典型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调查样本中两性职工工资收入进行的计量分析发现,在我国服务行业中针对女性的就业歧视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投资歧视以及晋升机会上的不平等,而不是工资收入歧视.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单身人口比例的上升,单身人群特别是单身女性群体受到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目前国内对单身女性的研究主要通过深度访谈来探讨单身未婚女性的身心和生活状态,缺乏系统的理论观照,且访谈样本又大都局限于大城市的中产阶层单身未婚女性,因而限制了研究成果的代表性。从交叉性理论出发,分析中国单身女性面临的宏观(儒家文化和人口调控压力)、中观(媒体的形象控制和代际压力)和微观(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和单身歧视)的多元交叉压力和歧视,厘清目前单身女性所受到的压力和歧视,从不同阶层单身女性的需求出发,才能为她们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并有助于解决目前我国单身人口比例上升的问题,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雇主的性别歧视模型对长、短期劳动力市场歧视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短期劳动力市场上歧视性雇主为歧视成本的“消费者”,被歧视的女性劳动力为歧视成本的“买单者”;长期劳动力市场上歧视性雇主和被歧视的女性劳动力都是歧视成本的“买单者”,而离职的不再被歧视的女性劳动力却成为抵抗歧视的“受益者”;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劳动力市场上歧视性雇主获得的利润都低于非歧视性雇主。劳动力市场歧视程度主要取决于劳动力供给数量、非歧视性雇主数量以及歧视性雇主的偏见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