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从民族性、装饰性的角度,分析了潘玉良作品"中西融合"的绘画特点,具体表现为将中国画中的细腻线条勾勒和气韵生动的艺术特点与西方绘画的装饰色彩相结合。以其苦难的人生经历与忧郁的情感为例,论述潘玉良一生孜孜不倦追求艺术,坚持在西方油画中融入中国艺术风貌,在中国绘画中注入西方绘画技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其代表性作品《窗前女人体》等进行了研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质朴、浑厚的气质与西方绘画的透视、质感塑造相结合,具有前瞻性、独创性。  相似文献   

2.
贺靖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2):71-74
从探讨和研究潘玉良艺术作品的美学取向和图式风格出发,以潘玉良艺术产生的思想文化渊源、潘玉良艺术作品中西融合的美学取向、潘玉良作品中的女性艺术特色以及她的艺术对当代中国艺术的影响四个方面来展开深入研究;并在积极借助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潘玉良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油画和国画等作品在构图、造型、艺术表现手法和透视法则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她身为女性艺术家独特的观察和表现事物的方式,得出更具专业价值的研究新成果,以丰富当前“油画民族化“女性艺术”等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潘玉良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出发,探讨潘玉良最常使用的创作载体和艺术表现手法,具体从潘玉良的自画像、人体画和彩墨画三个方面来展开研究。重点是潘玉良艺术创作的思想文化渊源、潘玉良艺术作品的中西融合的美学取向,并在积极借助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潘玉良不同时期和风格的自画像、人体画和彩墨画等不同艺术表现方式的作品在构图、造型、表现手法和透视法则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她独特的观察和表现事物的方式,得出更具专业价值的研究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图像时代的一些画家习惯于通过以照片或图像媒体来进行创作,绘画也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图像化.虽然图像媒体手段已经成为当代绘画的重要参照系,但自然物象中蕴藏的艺术创作规律依然是艺术作品的原型,写生是获得绘画创作素材中艺术表现语言的重要途径.以现实世界里的自然写生对象为依据,思考图像时代的绘画发展形态以及绘画表现语言的独特形式,深入分析图像媒体与绘画创作的关系,对于图像时代的艺术创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形式语言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其文化背景与西方绘画艺术截然不同,由儒、道、释思想观念融为一体的艺术创作思想指导下的绘画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式。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传统绘画的人心语言形式有待进一步的拓展,更有待于今人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台湾著名的女作家罗兰对音乐、绘画和诗歌都有着特别的爱好。这种爱好在其创作艺术风格方面表现为:音乐美、绘画美和诗意美。从罗兰的艺术创作风格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在文学创作乃至一切艺术创作领域中一种艺术可以通过对其他艺术的“借用”,达到增强这种艺术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个重要的画科 ,它与人物画、山水画是并存发展的 ,其历史悠久 ,有着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和独特的风格。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来说 ,要重视传统绘画基础 ,现代绘画语言 ,把现实生活基础转化为自己的创作素材。艺术来源于生活 ,绘画艺术创作 ,首先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认识 ,通过主观的概括、提炼、加工 ,选择适合于表现内容的形式及笔墨技法 ,才能完成一幅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石涛是中国国画史的重要人物,创作了许多独特的绘画作品,<画语录>是著名的绘画美学著作.石涛的绘画艺术世界是个完整的美学系统,蕴涵着浓厚的哲理性质,其按心是"一画论",不但体现了老庄的生命哲学意味.更在艺术领域开创了现代直觉芙学的先声,张扬个性直觉,与柏格森的直党芙学有不谋而合之处.深入研究石涛书画艺术所蕴涵的生命意识,对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和鉴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潘玉良的绘画艺术水准到底有多高?在潘玉良画作火热拍卖市场之时,这个问题变得愈发扑朔迷离上海的2月,春寒料峭。1984年,从巴黎来的"铜川号"抵达上海港,但由于黄浦江上风浪过大,而无法靠岸。潘玉良的七大箱遗作就在"铜川号"上。安徽省博物馆前馆长邓朝源回忆起当日的情景,"船无法靠岸,我们只好找了一只小船,划到江中,靠近铜川号,然后把箱子搬到小船上,再把小船划到岸边"。之后,这几箱作品被空运到了安徽——潘玉良丈夫潘赞化的家乡,从此落根于安徽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美国后现代装饰绘画艺术大师菲利浦.塔菲善于探索色彩对比在装饰绘画中的表现力,喜欢运用不规则的重复来表达他的装饰绘画,并用边缘错视生成流动的视觉效果,而他长期进行的主题构成也是其装饰绘画创作中的一个亮点。他在艺术创作中不断地探索新的表现手法以丰富绘画的装饰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