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肖邦一生写有24首《前奏曲》,其中Op28之17是在这24首前奏曲中唯一的一首运用回旋曲式进行写作的作品。从和声、曲式、旋律特点等方面对该作品作音乐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肖邦的创作思想及其作曲技法。  相似文献   

2.
拉赫玛尼诺夫对世纪之交的俄国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世界钢琴艺术发展的贡献是继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舒曼之后最多作曲家之一。通过对拉赫的生平、创作特点与艺术风格和前奏曲实例简析等的分析认为,拉赫前奏曲的创作除保留、延续了巴赫、肖邦等的创作基础风格外,又发展和推动了前奏曲的创作特点和技巧。他的《24首钢琴前奏曲》是键盘史上教育法方面的重大贡献之一,是键盘训练方面、曲式及作曲技术方面的宝贵财富。而创作与键盘训练相植相容不可分割,由此研究探讨拉赫《24首钢琴前奏曲》的创作与演奏的相互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德彪西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19世纪到20世纪音乐发展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中《24首钢琴前奏曲》被公认为,是他印象主义钢琴作品中的精华.前奏曲中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又是他具有特色、著名的钢琴曲之一.以《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为例,从创作背景、音乐内容包括曲式结构分析、素材结构、术语内涵、触键与声音的掌控以及踏板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并综合笔者演奏的实践,对这首作品的演奏进行较为详细的诠释,以便更加深刻地理解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美学思想,进一步集中、准确地把握印象主义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4.
《南都学坛》2015,(4):117-118
<正>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是俄罗斯20世纪最优秀的音乐家之一,他创作的作品旋律优美、充满激情,艺术气质非常独特,尤其是其中的悲剧特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升c小调前奏曲》是他早期钢琴作品的主要代表作,也最能够代表他的音乐精神、音乐风格。一、《升c小调前奏曲》音乐风格中的悲剧性色彩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风格特征具有多样化,不仅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同时也很好地继承了传  相似文献   

5.
圣一桑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他一生从事音乐创作和演奏,为发展法国古典音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是他创作的三首小提琴协奏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分析《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的曲式结构,主题表现手法及音乐风格,对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准确地把握作品的表现风格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肖邦,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乐派杰出代表人物之一,首创钢琴叙事曲这一体裁。《g小调叙事曲》,又名《第一叙事曲》是他所创四首叙事曲中最著名的一首。作品结构庞大、内容深刻,在创作和音乐风格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创新之处,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技法和音乐风格几方面对这首作品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7.
刘文金的二胡曲以大气磅礴且具有民族神韵而在二胡音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二胡曲《三门峡畅想曲》是刘文金的一首代表作品,这首作品充分体现出了刘文金二胡创作的基本特点及艺术特征。创作中他以创新的思维把中西不同的音乐语言完美地结合起来,为二胡音乐的创作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德彪西以其独具匠心的创作构思成为世界音乐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印象主义音乐大师",《24首钢琴前奏曲》是其最具有印象主义风格特点的经典之作,其再现部巧妙运用倒装再现、缩减再现、调性等创作手法,更彰显了作曲家的"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9.
马治中是近几年宁夏崭露头角的回族作家。他转入小说的创作较晚,现在看到的第一篇作品《带班组长》发表于1979年。由于不是仓促起步,加上他的辛勤努力,近几年来创作日丰。有些作品如《‘方’迷新传》、《崛起的楼群》等在区内外有一定的影响。 就马治中现有的创作来说,很难把他的作品归于某一种特定的类型,作简单的界定。如有人根据作品反映的内容,把新时期  相似文献   

10.
引言 肖邦是19世纪波兰最杰出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一生中写下了大量不同体裁的钢琴作品,如协奏曲、奏鸣曲、叙事曲、谐谑曲、夜曲、前奏曲、练习曲等等,它们体现了19世纪钢琴音乐发展的风格和成就.其中,肖邦创作的四首独立的钢琴谐谑曲对谐谑曲体裁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王建中创作的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他创作的五首陕北民歌钢琴曲中最出色的一首。整个作品由复三部曲式构成,第一部分采用了民族调式商调式写作,第二部分由变奏曲式写成,第三部分用了动力型的再现手法。这部作品的最大特色是织体、和声运用、情绪表现上的细腻。  相似文献   

12.
以声音作为表现手段的器乐音乐不同于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它既不能直接表现某种情绪,更不能直接表述抽象的逻辑思维或思想。器乐音乐中参照文学文本创作出来的作品如何以声音来阐释建立在能够精确描写现实、表现情绪、表述思想的语言基础上的文本,除了定义为"标题音乐"的作品所反映出的方式外,还有一些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大程度地体现了音乐和文学从整体上相结合的紧密性。德彪西作品《钢琴前奏曲》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这种结合,本文分析了其中两首《晚风中飘荡的声音与芳香》与《亚麻色头发的女孩》解读文本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以声音作为表现手段的器乐音乐不同于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它既不能直接表现某种情绪,更不能直接表述抽象的逻辑思维或思想。器乐音乐中参照文学文本创作出来的作品如何以声音来阐释建立在能够精确描写现实、表现情绪、表述思想的语言基础上的文本,除了定义为“标题音乐”的作品所反映出的方式外,还有一些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大程度地体现了音乐和文学从整体上相结合的紧密性。德彪西作品《钢琴前奏曲》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这种结合,本文分析了其中两首《晚风中飘荡的声音与芳香》与《亚麻色头发的女孩》解读文本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作为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奠基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他赋予了这种体裁以全新的艺术内涵。文章以舒伯特晚期为女高音、钢琴与单簧管所作的艺术歌曲D.965《岩石上的牧羊人》为研究对象,从其艺术歌曲创作成就及本曲的创作背景、作品分析和演绎三个部分来进行探究,为正确地演绎该作品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欧洲古典音乐作品中有两首关于月光的钢琴作品,其中一首是贝多芬升C小调奏鸣曲,作品27号之2《月光》,另一首是德彪西钢琴组曲《贝加莫组曲》中的第三首《月光》.二者既有诸多相同之处,同时又各具特色.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对于钢琴乐曲的风格有着革命性影响,而德彪西的创作对整个20世纪的音乐创作起到了最为直接的启迪和引领作用,也由此成就了德彪西印象派音乐奠基人的美誉.  相似文献   

16.
闻一多先生的新诗有《红烛》和《死水》两个集子。《红烛》收集的是从一九二○年七月发表的第一首新诗《西岸》起,到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写的《红豆篇》为止的作品,共一百零三首。《死水》收集的是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七年的作品,共二十八首。《死水》是《红烛》的发展。从《红烛》中还看不出闻一多鲜明的创作特色,但在《死水》里则表现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闻一多对新诗发表了不少好的见解,他的诗作是这些理论实践的结晶。闻一多一生写的新诗不多,而能显示出鲜明特色的也只有二十多首。但诗贵精不贵多,这些作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了有关著名手风琴作曲家李遇秋的作品《天女散花》的创作风格,从而感受他创作中的个性化特点,并通过对手风琴曲《天女散花》的技术特点及简要结构分析,了解《天女散花》的艺术魅力,以及这首曲子的创作特点,从而得出一个结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8.
老舍的文学创作虽然始于20年代初的短篇小说《小铃儿》,但是作为创作道路的真正起点却是从他在国外写作的最初三部长篇即《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开始的。如果我们把老舍的创作道路比作一条奔腾的江水,那么早期的这三部作品就是这江水的源头,30年代的《骆驼祥子》、40年代的《四世同堂》、50年代的《龙须沟》和《茶  相似文献   

19.
论胡适诗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胡适诗派步大唐新诗创作,始于“五四”文学革命。首先提倡并创作新诗的,是文学革命倡导者之一的胡适。他在1917年1月《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后,紧接着在次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较之用白话创作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为早,因此...  相似文献   

20.
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其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第十七号,d小调《暴风雨》是他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的第三乐章运用了完美的技巧表达了富有诗意和形象的内容,使演奏的技术性与音乐性得到了完满的结合,为浪漫乐派开创了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