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质利益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含义的社会学范畴。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利益范畴,它不是人们自由意志的创造物,而是由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按人们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物质利益可划分为个人利益、集体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等;从物质利益的社会功能看,又可划分为根本利益和非根本  相似文献   

2.
<正> 任何社会里,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物质利益.社会的生产关系都是物质利益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存在着物质利益.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就是为了使社会主义的劳动者获得物质利益.那么,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利益是什么呢?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人们联合起来从事生产活动以取得物质财富,并通过对社会产品的分配来占有物质财富以满足生活需要.社会主义物质利益贯串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从直接生产领域看,社会主义物质利益最初体现在个人必要产品与社会必要产品上,进一步又表现在公共必要产品的划分上.个人的必要产品是劳动者个人利益的首要源泉,公共必要产品是劳动者的公共利益的物质表现.社会主义个人必要产品和公共必要产品的多次划分,形成了工资、和润、税金、消费基金、  相似文献   

3.
正确全面地认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弄清“一切向钱看”同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的根本区别,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物质利益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物质动因。物质利益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原则。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马克思恩  相似文献   

4.
论物质利益问题是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覃正爱 《江汉论坛》2004,1(2):80-83
随着物质利益问题的日益突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确认识物质利益问题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本文认为,物质利益问题在唯物史观中具有突出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物质利益问题是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一、物质利益问题是唯物史观研究的契机和起点;二、物质利益问题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等范畴的实质;三、人民群众是唯一的真正的利益主体。  相似文献   

5.
<正> 1.恩格斯早期物质利益思想,在1839年3月和4月的《德意志电讯》上发表的《乌培河谷来信》中就有体现。在恩格斯看来,“虔诚教徒的灵魂”、“大腹便便的厂主的良心”“下层等级”特别是“工厂工人”“可怕的贫困境地”,都是由于他们的物质利益决定的。工厂主和宗教虔诚主义者为了他们共同的物质利益而狼狈为奸,而工人陷入不幸境地的原  相似文献   

6.
近来在按劳分配与个人物质利益问题的讨论中,大家认真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物质利益问题的论述,提高了认识;同时也出现了对马列有关物质利益问题的论述的不同理解和不同意见。对这些有争论问题的讨论,将有助于我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物质利益观的正确理解,下面谨就个人接触到的对有关马列论物质利益的几个争论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请同志们指正! 一、马克思、恩格斯是否讲过物质利益?  相似文献   

7.
<正>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工商业同农业有很大不同,但是实行经济责任制,包括对一部分国营企业实行盈亏责任制,同样有利于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增强劳动者的主人翁责任感,推动生产的发展。”物质利益关系和劳动者的主人翁责任感是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实行经济责任制,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增强劳动者的主人翁责任感,就能够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推动生产的发展。下面联系山东省工业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的实际,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原理,是我们进行经济改革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调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使之不断地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首先要从生产力的状况出发,研究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的实际内容。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应,最根本的是适应社会化生产力本性的要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首先是指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本性和性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应,最根本的是适应社会化生产力的本性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以大工业为标志的社会化生产力和生  相似文献   

9.
承认不承认任何阶级斗争都是围绕着一定的物质利益而进行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分歧之一。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指出:“旧的、还没有被排除掉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不知道任何基于物质利益的阶级斗争,而且根本不知道任何物质利益;生产和一切经济关系,在它那里只是被当做‘文化史’的从属因素顺便提到过。”为什么唯心主义历史观不承认阶级斗争是基于物质利益呢?这除了因为这种历史观的虚伪性以外,还因为在大工业出现以前,旧的生产方式的狭小天地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不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人类历史。只有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10.
在纪念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回顾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论在我国农业中的运用和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论。这些理论的主要原则就是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1)废除私有  相似文献   

11.
从“公有”、“私有”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资料所有制极为重要,它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问题。这一关系中含着两种分配,一是生产条件的分配,二是消费资料的分配。前者就是所说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它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后一方面。这使人们从切身的物质利益上关注生产资料归谁占有有问题,而在一定历史时...  相似文献   

12.
自《经济研究》1979年第8期发表孙冶方同志的《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一文以来,经济学界围绕着生产关系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认识斯大林和恩格斯关于政治经济学对象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个讨论对改革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加快四化建设的进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以下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中阐明的两种生产理论,其确切的含义本来是清楚的,但是,近几年在有些同志中间却出现了用哲学教科书中的观点来重新解释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的趋向。徐亦让的文章和小册子,是这方面的一个代表,他认为:“当生产工具还处在萌芽时期”,“由于家庭关系在当时还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它同生产关系没有分离,所以,自然选择决定家庭关系,也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一种形式。而家庭关系决定亲属制度,也就是决定社会制度,正如在后来私有制社会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乃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由此可见,恩格斯的这个观点,不是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反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则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相适应时,则必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制度发生革命。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时候,资本主义就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  相似文献   

15.
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增强企业的活力,关键在于确认企业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因此,探究现阶段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这种经济利益存在的必然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经济利益关系是一种生产关系性质的范畴.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起点和基础.而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也就是一定的物质利益关系.研究社会主义全民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从其产生到现在一直是一个含义复杂和多变的概念。在其演变过程中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具有中心地位。马克思恩格斯之后 ,意识形态概念重大的变化就是它获得了中立化的含义。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意识形态具有三层不同的含义 :作为唯心史观的意识形态 ;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和作为掩盖物质利益和真实动机的思想观念。准确地把握这个词必须分析它的起源、演变过程 ,尤其必需分析马克思、恩格斯使用着个词的理论背景和历史背景 ,及马克思、恩格斯之后这个词的含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王森 《南方论刊》2007,(8):11-12
本文以恩格斯关于"真正的人的道德"的观点为基础,举例论证了不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起源、观念及价值,以及不同社会,不同阶级又具有其道德的共同点,最终得出恩格斯的创见即道德归根结底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是当时物质生产关系的反映,不具有永恒、终极、从此不变的伦理规律。  相似文献   

18.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恩格斯认为应该是生产、交换、分配三个方面。而斯大林同志则把生产关系概括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相互交换其活动;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三个方面。显然,关于生产关系,斯大林同志的定义较之恩格斯的多了一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减少了交换。我很赞同孙冶方同志的意见,这一多一少是不妥当的,或者说是不科学的。为什么说这一多一少是不科学的?在理论上至少可以从两方面来说。首先,把所有制关系另列一项,硬从生产关系三个方面中把所有制抽出来,这就不仅割断了所有制与生产、交换、分配的内在联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对象的定义是: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斯大林对政治经济学对象的定义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们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这里包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互相交换其活动’;(三)成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这一切共同构成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不同的社会形态,社会基本矛盾表现出差别性和特殊性。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同于以往任何私有制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具有与其他任何社会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