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偶见上海《文汇报》载《经骂与不经骂》一文,谈 及两个被骂的例子:一是我国某部长秘书经常被粗 暴辱骂,承受力特别强;另一个是一名德国土官挨 了施罗德总理外交顾问酒后之骂,认为无理,立即 上告申诉部门,结果迫使这名顾问辞职。文章分析 中国人经骂和洋人不经骂,联系到维权意识、人格  相似文献   

2.
骂官     
有当官的就有骂官的。官越大,骂的人越多。父母官被膝下的人骂,皇帝被天下人骂。 骂官是自发的民主冲动。所谓自发,就是不学而会。世上没有《骂官指  相似文献   

3.
王春瑜 《决策探索》2014,(14):76-78
中国古代反腐败的经验,主要是说历史上怎么样进行权力牵制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权力对反腐败是很关键的,吴晗先生在反对国民党的时候有一篇文章,说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贪污史。有了贪污就必然有反贪污,如果光有贪污没有反贪污,中国也不可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了。西方的经验不能照搬,所以就只有吸取中国古代反贪史的经验,而中国历史上反腐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权力牵制。  相似文献   

4.
言论自由的提出引起很多自以为聪明者的反感。他们想出了一个说法,道是在美国虽然可以骂总统,但你敢骂老板么?所以美国的言论自由也是假的;所以……,所以……,所以……这说法流传甚广,便也成了一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式的话语圈。  相似文献   

5.
骂县长     
华凯 《领导广角》2002,(7):63-63
张超和李四都做了十年老秘书而得不到提拔,两人常常在私下里一起喝闷酒、借酒醉来骂领导解气。当李四正为张超与自己同病相怜而高兴时,岂料过后不久,张超就突然被提拔当局长了。  相似文献   

6.
骂,指口出恶言和忿詈之语,是一种极端的负面情绪和暴烈态度的表达.骂人既失态,也容易失和,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情绪对立甚至心理仇恨.因此,一般而言,领导不宜骂人. 但是,某种程度上,骂也是爱憎分明和激浊扬清的集中体现,是坚持正确立场和导向所必需的一种鲜明态度,运用得当就是一种高超的领导艺术和特殊的管理手段.即使是一贯主张温良恭俭让、崇尚文质彬彬君子之风的儒家,也不一概否定骂.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不仅很善骂,而且骂得狠.《孟子·梁惠王上》介绍说,孔子对于殉葬哪怕是以俑殉葬的恶俗深恶痛绝,曾恶狠狠地骂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弟子宰予学习不用功,白天打瞌睡,孔子斥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对于不长进的朋友原壤,孔子骂道:"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论语·宪问》)孟子骂人也很凶,他对不同政见者杨朱和墨翟就骂得很粗野:"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  相似文献   

7.
王春南 《领导文萃》2012,(17):90-93
一个王朝的初期,最高统治者都有反贪的决心,有的还用铁腕肃贪。几十年后,原先严厉的反贪法令变得宽大,原先峻厉的反贪措施被弃而不用。于是,官场贪腐得以急遽蔓延。到了王朝的后期,十官九贪,积重难返,纵然皇帝想反贪,只怕也是有此心而无此力了。宋太祖坚决果断,也有反贪无力之时宋太祖反贪,没有明太祖那么血腥,但其措施还是很有力的。鉴于前朝法网过密,执法严苛,宋太祖制定了"折杖法","以递减流、徒、杖、笞之刑"。别的罪犯有望获得宋太祖宽恩,而  相似文献   

8.
公民监督需要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监督与权力的话题,人们谈得比较多的往往只是一个方面,即“权力需要监督”,因为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不过,笔者想谈的是这一话题的另一方面,即“监督也需要权力”(这里特指公民的监督),实践证明,没有权力的监督只能是一个空洞的词汇。  相似文献   

9.
据《工人日报》去年11月1日报道,最近,浙江省台州市总结推广了其所辖的临海市小芝镇“便民窗口”的成功经验。令人羞愧的是:这个一年半来受到当地群众称赞的便民典型,原来是群众“骂”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时下,在网上或是一些公共场合,经常会看到或听到“骂官”的景象。官之所以被驾,主要原因有二。其一,被骂者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的人面对只惟上、不惟实或欺上瞒下的官,面对只图安逸享受、不讲服务和奉献……  相似文献   

11.
是"敬"还是"骂",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把握好与前任关系的艺术,可以给你带来更多的无形资源,也会为未来发展增添更多动力。  相似文献   

12.
目前,反对腐败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国际反贪呈现出新态势: 从理念走向务实。腐败是公共权力领域的公害,而且已经从地区性的公害泛滥为有组织、跨国化的相当规模的国际公害,因此反腐败也要像国际社会应对艾滋病、禽流感一样,加强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3.
权力、冲突与合作:中国工商企业之间渠道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文以渠道行为理论中关于权力、冲突与合作的讨论为基础,应用实地调查所得到的 数据,实证性地探讨了中国工商企业之间的行为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在中国工商企 业的渠道行为中,一个渠道成页的权力越大,它将越倾向于少使用强制性权力,多使用非 强制性权力;第二,使用强制性权力会导致渠遂成员之间较高水平的冲突,而使用非强制 性权力对渠道成员之间的冲突则没有显著性影响;第三,运用强制性权力会降低渠道成员 的合作水平,而运用非强制。性权力则有助于加强渠道成员之间的合作。此外,研究还发现: 渠道冲突确实对渠道合作有负面影响,但渠道合作却不是渠道冲突的原因;渠道成员的权 力除了通过权力的使用间接影响渠道合作,还直接影响渠道合作。  相似文献   

14.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城市发展以规划论输赢,高水平规划是建设太原的根本前提。各级政府必须以多留遗产、少留遗憾的历史眼光,宁受一时怨,不挨百年骂的责任担当,树立和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原则性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15.
杨芸芸 《经营管理者》2013,(15):348-348
对话是小说表现形式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对人物对话的描写和分析,可以了解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而一部小说中对话中的某些骂词,更是把小说的人物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甚至体现出了人物的各种不同情感。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者应从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即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本文以莫言小说《红高粱》为例,选用葛浩文英译本进行研究,具体分析功能对等理论在指导对话中骂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得出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能更好的将原文本的人物性格传达给目标语读者,并得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类似骂词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论中央地方关系中的集权和民主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 中央地方关系的问题中央和地方关系无疑是国家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中国政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可否认 ,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有两个主要的制度表现 ,即集权但欠足够的权力 ,地方分权但欠足够的民主。首先 ,中央集权但欠缺权力。没有人会否认 ,从理论上说 ,中国目前的政权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权力非常集中的政权之一 ,而中央政府则在其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中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 ,就统治制度内部来说 ,一切政治权力的源头都是中央政府。从立法权上看 ,地方人大的有限立法权来自全国人大的让渡。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家经济政策的不断改革,公司财务治理问题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如何有效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则成为时下人们话题。笔者认为,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以求取我国地方企业财政发展。并以我国当前基本国情为出发点,积极分析我国与西方管理方案的异同,并积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力求掌握适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的全新政策。  相似文献   

18.
孙敬鑫 《领导文萃》2012,(22):30-32
在观察和研究中国的外部力量中,西方智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社会的"中国观",也越来越明显地打上了智库的烙印。中国实力的增强及国际影响力的稳步提升,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中西方相对实力地位转换的加速,直接推动西方主要智库越来越关注"中国话题"。对中国来说,西方智库不再仅仅是外部观察者,他们已经成为参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另一股力量。西方智库近年来对中国话题的关注和研究,经历了由远及近、由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发展,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启示,也给发达国家的经济学与社会科学带来巨大的困惑。在西方的主流媒体中,中国话题成为最有争议,也可能是最有新意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陈平 《决策探索》2010,(4):6-10
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发展,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启示,也给发达国家的经济学与社会科学带来巨大的困惑。在西方的主流媒体中,中国话题成为最有争议,也可能是最有新意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