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近三十年大陆及港台简帛发现、整理与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振波 《南都学坛》2002,22(1):11-16
随着简牍、帛书在全国各地的不断出土 ,简帛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近 30年来 ,大陆及港台发现与整理了敦煌汉简、悬泉置汉简、楼兰和尼雅文书、武威汉简、居延汉简、马王堆帛书、银雀山汉简、定县汉简、云梦睡虎地秦简、阜阳汉简、张家山汉简、甲湾汉简、郭店楚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走马楼吴简等 ,出现了一批对汉简帛研究的高水平学术论著 ,为秦汉史研究提供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的重要文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八)》中《成王既邦》简15的"夬廌"中的"廌"当从复旦吉大联合读书会改释为"鹿",读为"离"。"夬"读为"决"。决与离同义,训为离散。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和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中的"閒"读为"简",训为检阅、检视和检查。张家山汉简《奏谳书》中的"迺"当为"乃",语词,无义。张家山汉简《奏谳书》中"绀"读为"拑",训为"以手曰拑,以竹籋拑曰箝,以铁钻拑曰钳"。张家山汉简《盖庐》中的"极"当训为"止"。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呈现出一派繁荣、多姿的景象,明清学术文化也成为中国传统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辑论文就涉及到明清时  相似文献   

4.
秦汉简文字考释二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麓秦简中原来被整理作"羛"的字形,实际不从"弗",并不存在从"弗"的"羛"字。传世古籍中出现的"羛"和今天岳麓秦简整理出来的"羛",只是后人在整理文献时出现的误认,所谓的"弗"只是"我"形的草化讹变。敦煌马圈湾汉简中122、133、135简,原来被释作"孚"或"军"的字实际应该释作"单",读作"殚",表示空、竭尽之意。  相似文献   

5.
"居延汉简"泛指出土于居延地区的所有居延新旧简,居延汉简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至今70多年以来在相关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同时这批简的语言文字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文章将从字词考释、词汇语法研究的兴起、文字理论系统的探索三个方面,对居延汉简语言文字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兼论居延简语言文字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清华简整理报告第一册已经出版,这必将在学术界掀起新一轮的楚简研究热潮。关于清华简的学术价值,学者多有讨论,在此无需赘言,今就自己在阅读竹简释文时所产生的心得撰成此小文,略陈其研究价值之一二,以就正于方家。清华简《夜》一文记载周武王八年戡黎后举行饮至典礼,君臣饮酒作诵之事,内容十分重要。其中周公所作《蟋蟀》一诗,可与今传《诗.唐风.蟋蟀》对读,颇可珍贵。今本役车其行一句,简  相似文献   

7.
先秦文献中,姜太公有师尚父、太公、太公望、吕望、吕尚、吕牙等称谓,迄今为止,先秦文献中尚未出现过“吕尚父”的称谓。“吕尚父”之称,在传世文献中出现时间颇晚,而且出现次数极少。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吕尚父”之称仅出现于唐代及以后文人诗歌、杂记,无一出自史学著作,因而其在古代文献中流传并不广泛。先秦文献和周代金文中作某父的人名颇多,清华简《耆夜》简2—3简文作“郘上甫”,从文字使用上,显得颇为费解,而且和绎(毕)公高、邵(召)公保睪(奭)、周公叔旦、辛公■甲等称谓比较,用字颇不工对。清华简《耆夜》篇存在诸多诸如此类的疑问,《耆夜》的时代和清华简的真伪,自然是清华简整理和研究过程中,无法绕开且亟须澄清的一个重要学术难题。  相似文献   

8.
正主持人语:中国文化近现代的过程艰难曲折,并且产生了观点各异的文化观。当代学者对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的研究,其实也是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道路、目标的思考。本辑论文的思想兴趣,即是通过中国近代文化的研究,探寻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道路与目标。  相似文献   

9.
自1983年12月至1984年初,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二四七号墓出土了一批竹简后,张家山汉简(以下称张简)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而其中的<二年律令>和<奏谳书>由于涉及两汉初期的律令和司法诉讼,对研究中国古代法制史和法律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所以,有关张简法律制度的研究近年来出现了热潮,形成了一些著述和论文.  相似文献   

10.
我们把100多年来的简帛学分为三个阶段:创立期、拓展期、繁荣期。认为简帛学的起点当定为1901年,而20世纪头20年是简帛学的创立时间。第一阶段即二十世纪的头50年,经历了外国人在西北的探险考古及中国人开始科学考古发掘两个时期,还出土了子弹库楚帛书等少量帛书,沙畹、王国维等学者的研究开创了简帛学正确道路。第二阶段即1950-1979,楚简、秦简、两汉魏晋简帛等大量出土,中国台湾、日本等地的简帛研究引人瞩目。第三阶段即1980年以后,大批简帛资料公开,研究热点不断,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成果及高水平的专家,新出土了一批重要的简帛资料。。  相似文献   

11.
罗振玉在<流沙坠简>中将敦煌汉简中的历表类简文称之为"历谱"的说法并不准确.根据近年出土的秦汉简牍可知,这类历表类简应称作"历日"、"质日"或"(币見)日".从悬泉汉简记载可知,"历日"一词至少在西汉中期已经出现,指朝廷颁行全国的历日正朔."历日"在秦汉简牍中又自题篇名作"质日"或"(币見)日",二者与先秦典籍中的"致...  相似文献   

12.
本刊在2014年将延续过去几年来的学术传统,与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联合组织相关学者就2013年度中国儿童研究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状况进行回顾与点评。本辑刊发的3篇论文分别就2013年度中国儿童文化理论、儿童社会学、儿童政策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主持人语:在中国传统学术体系中,经学史无疑是其中核心组成部分,岳麓书院的师生亦以经学史为研究重点,并承担了经学史的系列课题。本辑论文以经学史研究为主体,涉及汉、宋、清几代的经学研究。我们还会继续推出经学史研究专辑。  相似文献   

14.
本刊在2012年延续过去几年来的学术传统,与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联合组织相关学者就2011年度中国儿童文化研究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状况进行回顾与点评,本辑刊发的3篇论文将分别就2011年度中国儿童政策、儿童传播学、儿童艺术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刘杨 《南都学坛》2008,28(1):14-19
贺昌群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史家、教育家,也是居延汉简早期的整理者与研究者之一。他在居延汉简的整理与考证、西北史地的研究、汉简研究方法与理论的总结等方面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对残字的考证、对异体字和伪字的辨析及对出土背景及简面情况的介绍,他的简牍与文献互证的科学研究方法,他的简牍研究要注重"基本的历史联系"的观点,对今天整理和研究简牍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由清华简《系年》论《纪年》的体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华简《系年》已经收入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二辑发表了[1],在我个人接触这珍贵竹简的过程中,最早看到的少数简的摹本中就有《系年》里的一支,当时虽不知是什么样的典籍,但读出  相似文献   

17.
商承祚(锡永)先生在两门年轻的学科--甲骨学和简帛学上建树良多.在甲骨学的创始阶段,先生在资料搜集与整理、字典编撰、文字考释、商史钩沉等方面的贡献为世所瞩目.与此同时,先生还致力于甲骨学的教学及人才的培养.至于简帛学,先生的成就也颇为突出,尤其是战国楚竹简、战国楚帛书的整理及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月15日,西安地区部分专业人员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了首次郭店楚简与历史文化座谈会。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正在举办的郭店楚简研读班的教师和博士生也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与会者就以下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对郭店越简价值的估计陕西师大赵吉惠教授指出,楚简的发现与公布,在学术界造成了轰动的效应,并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一个“热点”。如果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那部分楚简再一公布,可能会在21世纪形成简帛学,为思想文化研究带来巨大变革。自1998年5月在美国达慕思大学召开第一次研讨会以来,国内外已召开过多次不同规…  相似文献   

19.
一清华简《保训》记录了周文王遗言,其中所见之中,已广为学者关注。①在2010年3月于美国举行的达慕思清华简《保训》研读会上,学者们所讨论的中的解说已有10余种。这对于一篇仅11枚简、发表时间不足一年的竹简文献来说,委实不同寻常,说明了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英译汉中既有英简汉繁,也有英简汉简,英译汉翻译是个复杂的取舍过程,是个简与繁相互交织的复杂模糊体,不能用"英简汉繁"简单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