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乃是走向了一种作为方法论唯物主义的批判的历史科学,其核心之点就在于这一用于把握历史的方法论原则的有限客观性。而流行的卢卡奇式的对于马克思哲学的黑格尔主义阐释,则由于将思维的有限客观性无限化、绝对化,将之实体化为超验的实在,从而在理论上与马克思失之交臂。要真正理解马克思批判的历史科学之实质,就必须划清与这种思辨的历史哲学的界限。  相似文献   

2.
赵庆元 《理论界》2010,(6):22-24
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系统阐发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之间的关系,传统观点一直将其理解为一种哲学世界观对于具体科学研究的外部支持关系。文章通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历史发展的深刻分析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不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具有外部学科支持关系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这一"真正的实证科学"的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总论"。  相似文献   

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这种新世界观就是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实践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历史观的"立足点",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认识世界的根基,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标志,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社会功能的旨归.  相似文献   

4.
杨耕 《江海学刊》2022,(1):45-54
马克思的哲学是在法的批判、政治批判和社会批判、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等多重批判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的哲学是“批判的哲学”;马克思的哲学关注的不是所谓的“终极存在”,而是“对象、现实、感性”何以成为这样的存在,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中的“物”不是所谓的“初始物质”,而是具有社会关系内涵的“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社会的物”;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更重要的,是“唯物主义世界观”,是“真正实证的科学”和“真正批判的世界观”的统一。《杨耕文集》把马克思的哲学放置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以及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当代社会发展理论这样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中,重释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谓之为"新世界观",谓之为哲学革命,在于它所实现的变革既是根本性的,也是总体性的与全面性的.称它为根本性的,在于它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转换;称它为总体性的与全面性的,在于它将全新的哲学思维方式辐射于人与世界全面性关系的每一个方面,而不仅止于社会历史领域或马克思的人学理论方面.解读马克思新世界观的革命性变革,不仅不应遗漏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在自然观上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相反还应将它视作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的逻辑的重要结点,以及理解人与世界的全面与总体性关系的逻辑起点.当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或"实践的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诉诸一种感性实践活动的理解时,它内在的也是在诉诸一种社会性的历史性的理解.可以说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自然观,因而也是一种社会性的与历史性的自然观.实践的、社会的与历史的等概念在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的逻辑运思中,是圆融与互通的.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世界观的发展过程中,有没有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呢?流行的看法是:马克思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出发,经过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而转向唯物主义,但不是转向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是转向新的、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即,承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世界观发展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费尔巴哈是黑格尔与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之间的中间环节,但是,否认马克思世界观发展过程中有一个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阶段的存在。近来则有人连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的科学世界观和黑格尔哲学之间的中间环节这一点也否认了。我们发现,上述观点与马克思世界观发展的实际进程并不完全符合,在马克思世界观发展的实际进程中,确是存在着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特质就在于它特有的历史的观念或历史的原则.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关键在于,不应该用西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解释原则去诠释和重构马克思哲学,也不应该用西方现代哲学某些哲学派别的解释原则去诠释和改造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生活(实践)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与此相适应,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不是“物质(自然)决定意识”的旧唯物主义,而是生活(实践)决定意识的新唯物主义,即历史的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的存在论”——“历史生存论”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德国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围绕基督教的哲学基础所展开的施特劳斯的"实体哲学"与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的论争,实质上是一场在思辨哲学基地内所发生的哲学之争,其历史重要性在于他们各自以极端的形式把黑格尔哲学的思辨性历史地呈现出来,从而不仅成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直接前提,而且对于马克思从宗教批判向政治批判、社会批判、经济批判和哲学批判的过渡,本质地超越思辨哲学,开辟全新的哲学境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迪。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的四种内涵以及"现实的个人"概念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的语义演变,并指出,实践概念只是马克思针对德国哲学所特有的言说方式而使用的世界观范畴,它具有预示新型历史观的方法论功能,但不具有具体观察和描述人类现实历史的具体操作功能.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由此,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就不是体系的推演或综合,不是对其他社会科学甚至是当代西方哲学的概念剪贴,而是首先通过专门的学科训练,对这些概念所指涉的个人的社会现实性予以充分理解后,再来具体地分析马克思当年所针对的社会关系的异化在当代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理论界》2015,(12)
在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马克思逐步地超越了一切旧哲学,进而开创出新哲学,即可以称为新唯物主义的哲学。这里的"新",首先指的就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一切旧哲学的本质区别,即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改造世界"的精神实质需要通过一定形式具体表现出来。这一表现形式本身存在着内部结构,有外层与内层之分,即可以划分为外层表现形式和内层表现形式。就前者而言,新唯物主义及其精神实质的外层表现形式着眼于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对独立状态,分别从新的本体论、新的方法论、新的世界观等三个基本方面揭示了何为新唯物主义;就后者而言,新唯物主义及其精神实质的内层表现形式着眼于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对融合状态,分别从作为有机统一体的实践唯物主义、作为有机统一体的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有机统一体的历史唯物主义等三个基本方面,揭示了作为一整块刚出现的新唯物主义有机体及其精神实质。这一认识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和马克思的思想整体。  相似文献   

11.
游兆和先生在《学术研究》2007第8期上发表了《哲学在何种意义上终结》一文,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哲学终结’的历史背景是19世纪实证科学思潮的兴起与德国古典思辨哲学的终结,由此‘哲学终结’也就具有‘思辨哲学’与‘全部哲学’终结的双重含义,而‘哲学’最终将‘消失’在‘实证科学’之中";"一个是‘世界观’,一个是‘逻辑学’,但二者也终将""完结",并认为"断言马克思不是‘哲学终结论者’缺乏历史与逻辑根据"。但是,马克思哲学的"终结"的真实含义在于超越"思辨哲学",而没有否定"全部哲学";马克思的"实证科学"概念只是处于哲学与科学意义张力中的一个含糊的名称,不能断言马克思"随着这种‘历史科学’的诞生,‘哲学’或任何‘历史哲学’也就成为‘多余的’";马克思在终结"思辨哲学"之后拯救出积极世界观,实现了哲学变革并开辟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解放学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围绕马克思哲学革命有关的三个重要问题进行探讨,说明马克思哲学是“改变世界”的哲学;说明马克思终结了思辨的独立的哲学,创建唯物史观与实证知识水乳交融的新哲学理论形态;说明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不是什么“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而是以实践为基础和导向的辩证思维方式,从而揭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质:它打破传统哲学的框架,抛弃哲学追求“绝对真理”的幻想,把哲学改造成无产阶级“改变世界”的精神武器,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以及实现人类解放提供了新的哲学理论形态和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建立了一个以人的眼界来理解世界的人类学世界观.由此建立的哲学是以人类世界为对象的人类学唯物主义哲学.它虽然强调实践,但实践不过是"人的感性活动"而已.据此,实践也不过是人类学视界的活动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不是固守其唯物史观或实践观,而是要适应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要求,弘扬人类学唯物主义的哲学精神,才能在当代促进马克思极为关心的"世界历史"与"人类解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为主导创立的,必须体现马克思哲学的真精神;马克思新世界观是新唯物主义,即唯物主义历史观亦即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的见解";恩格斯晚年的理论研究仍然是在阐发他们"共同的见解",虽然在某些方面与马克思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统一性仍然是主要的、基本的,差异是统一中的差异。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形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必须"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只是手段,目的是"正本清源"、"从马克思出发"进而"让马克思走进现时代中国"。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对马克思历史哲学存在与否这一问题曾有争论,争议点在于如何理解思辨历史哲学、历史科学以及历史唯物主义三者与马克思历史哲学之间的关系。从马克思历史观动态性和发展性的视角予以辨析,马克思对思辨历史哲学的批判直指其唯心主义的理论本质,并通过反思德国现实历史和扬弃黑格尔辩证法,实现了历史哲学性质的唯物主义变革。马克思注重发展自身理论的历史科学性,主动深入人类史以探寻历史发展规律,有效地回应了思想史上“使历史成为科学”的问题,这实际上是对以往历史哲学的话语革新。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历史科学的“最后成果”,在历史阐释的起点、过程和目标中具体化为分析历史的方法体系,进而给予马克思历史哲学以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胡沫 《江汉论坛》2012,(6):109-116
马克思创立的历史科学是指向历史唯物主义的,旨在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而不是满足于历史碎片的堆积。它超越了以往历史哲学的思辨性,从哲学的思辨转向政治经济学的实证,使历史科学具有现实的批判维度,从而真正成为一门现实科学。但是,马克思的历史科学是实证的批判哲学而不是纯然的实证科学,批判性始终是马克思历史科学的本质特征。这种批判性体现在三个基本方面:批判对象上的现实性;批判方法上的总体性;批判路径上的具体性。  相似文献   

17.
学界公认,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创立,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完成,这个完成既是思想理论上的,也是方法论上的,即马克思在思想转变过程中,逐渐地摆脱了黑格尔思辨哲学从抽象概念出发构造思想体系的方法,吸纳了经验的、实证的方法考察社会历史,从而最终能够从人们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中发现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可以说,采纳经验的、实证的方法对于马克思的思想转变来说是极为关键的。没有这个方法,就不可能洞察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思辨哲学从抽象概念出发来构造社会历史的性质,也不能发现抽象的经验主义的局限性,从而也就不能完成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彻底决裂。  相似文献   

18.
郗戈 《学术月刊》2012,(8):48-54
传统教科书模式系统地遮蔽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统一性,因而也就肢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要超越这种片面的解释模式,亟需阐明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的统一性,并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逻辑与实质等根本性问题。从历史视角看,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核心内容是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意识不断生成、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相统一的科学方法不断成熟的过程。从逻辑视角看,马克思哲学革命内含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和资本主义批判三个理论层面,三者彼此交织,结合为一个理论整体。由此,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就是"哲学—政治经济学"总体性革命,其核心在于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统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根本意旨并不在于建立某种包罗万象的思辨哲学体系,而是在于开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批判与内在超越的历史路径。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的历史解读大多局限于第一章,而对几乎占了全书三分之二的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却未给予应有的关注.应当看到,作为青年黑格尔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施蒂纳,像费尔巴哈一样也是思辨哲学的坚定批判者,他不仅批判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还把批判矛头进一步指向作为思辨哲学批判者的费尔巴哈,而且施蒂纳对思辨哲学的批判理路和指向与马克思曾经展开的对思辨哲学的批判、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为什么费尔巴哈曾经得到马克思的高度评价和重视,并且马克思一直没有对费尔巴哈展开系统的批判,而对施蒂纳却不惜笔墨,在作为马克思创立哲学新世界观标志性文献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施蒂纳展开了无情的、甚至是苛刻的批判?这是一个在思辨哲学的语境中永远无法说清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马克思已经由对哲学的形而上学本质的单纯指认和形式上的批判与指责,决定性地转入对哲学形而上学之根基、来历的思考,并已经在此基础上准备制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框架;作为一个在思想上"生不逢时"的人物,在费尔巴哈之后的施蒂纳的所有批判却依然是从思辨哲学出发批判思辨哲学,在思辨哲学内部批判思辨哲学,甚至于这种批判不仅没有达到、而且在许多方面低于思辨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的水平;既然那个曾经对马克思思想境域的转换发生了重要影响并因而得到马克思高度评价的费尔巴哈都已经被马克思抛在了身后,这个甚至还低于费尔巴哈水平的施蒂纳又岂能寄希望于从马克思那儿得到些什么积极的肯定呢!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实际上意味着一个新的哲学语境的开启.认真对待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为我们所开启的哲学革命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以来,<哲学研究>发表多篇文章,批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实践唯物主义"解读的学术主张.这些文章把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跟一些中国学者"删除唯物主义后缀"而自立的"实践人道主义"等学说混在一起,然后用"自我循环"、"交互解释"等判词来断言必须"扬弃"实践唯物主义.他们又把马克思哲学的根本解释原则--"实践"解释原则硬性冠以"历史"解释原则的称谓,从而论证作为世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名称,同时贬斥本来与之同义的"实践唯物主义",要求后者向前者"还原"、"回归"、"提升",将其话语统统纳入"历史唯物主义"的总范式下.笔者不同意上述对"实践唯物主义"的批评,以"实践论"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硬核、"实践"解释原则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解释原则为哲学立足点,再次论证并肯定:在历史地形成的马克思哲学的诸多名称中,"实践唯物主义"是最能说明马克思哲学真正实质的名称.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或作为世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也可以说,条件是:其理论硬核是马克思的"现实的人"的实践论.在这个意义上,同"实践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或者扬弃"实践唯物主义"的所谓"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