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菲尼斯·芬恩》是特罗洛普的代表作“帕里赛小说系列”的第二部,它与小说系列的第四部《菲尼斯归来》合称为“菲尼斯小说”。特罗洛普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位带有政治色彩且具男性化特色的“双性同体”的女性形象劳拉太太。作者从性别视角切入,并以福柯的话语权力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劳拉由反抗---妥协---反抗三个阶段的分析,阐述了父权制社会的话语权力在她身上如何得以运作和实施,同时还可以看到在权力网络中被压抑的女性如何做出回应。这一人物的塑造不仅透出强烈的历史感,而且蕴含着特罗洛普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深沉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对特罗洛普的评价一直存在极大的争议,尤其是在特罗洛普的女性观上,矛盾尤为突出。研究特罗洛普小说《菲尼斯.芬恩》中的劳拉太太以及《首相》中的格兰科拉太太等女性人物在"出走"与"回归"之间难以抉择的言行举止,分析特罗洛普女性观的内在矛盾性,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其作品内涵及当时的社会现状。  相似文献   

3.
纵观19世纪伟大的英国作家安东尼·特罗洛普的作品,从其早期小说《养老院院长》到后期小说《菲尼斯·芬恩》,女主人公无不有着悲惨的境遇。本文基于作家特罗洛普的女性观来分析小说中女性人物悲剧性命运的原因,作家自身的反叛精神赋予了笔下的女主人公强势的一面,然而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一员,作家的女性观必然受到19世界英国社会对女性总体价值观的局限,因而小说中女性主人公最终仍然无法逃离远离幸福、走进人生"坟墓"的悲剧性命运。  相似文献   

4.
安东尼.特罗洛普是19世纪伟大的维多利亚现实主义小说家,对英国社会中产阶级生活的真实描述令他成为批评界关注的焦点,强势的中产阶级女性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类人物。通过以雅克.拉康的欲望理论为背景,从福柯的"话语"角度分析特罗洛普的长篇小说《首相》,试图揭示小说中以格兰科拉太太为代表的强势的英国中产阶级女性实现欲望话语的两种方式,即作为虚无欲望表现方式的内在自我观念和具有异质性游戏特质的外在反抗行为,认为它们只是格兰科拉太太为实现内心欲望而构建的一个现实生活的牢笼。  相似文献   

5.
纵观19世纪伟大的英国作家安东尼·特罗洛普的作品,从其早期小说<养老院院长>到后期小说<菲尼斯·芬恩>,女主人公无不有着悲惨的境遇.本文基于作家特罗洛普的女性观来分析小说中女性人物悲剧性命运的原因,作家自身的反叛精神赋予了笔下的女主人公强势的一面,然而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一员,作家的女性观必然受到19世界英国社会对女性总体价值观的局限,因而小说中女性主人公最终仍然无法逃离远离幸福、走进人生"坟墓"的悲剧性命运.  相似文献   

6.
从早期的"巴彻斯特小说系列"到中后期的"帕里赛小说系列",作为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的特罗洛普小说中的人物尽管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但他们有着同样的获得他者认可的人生目标。"获得他者认可"正是心理学家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中个体的欲望之所指,"他者"代指的是特定的社会文化制度。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社会有两大最重要的"他者",其一是男性必须具有的"新绅士精神",另一个是女性必须承担的"家中的天使"的职责。纵观特罗洛普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们,他们的欲望实现方式正是由这一"他者"所决定。可以说特罗洛普作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其社会性,通过人物塑造,他的小说世界成为一幅展现维多利亚时期社会与文化方方面面的广阔画卷。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性反抗小说以性欲描写表现性别隐喻和权力隐喻的内涵.性别隐喻小说追问男权社会和文化对女性的压抑,表达了反抗男权文化压迫,争取女性性别自觉,建构女性话语的价值取向.性权力隐喻小说以性描写隐喻意识形态和权力运作的潜在影响.性反抗小说通过性别反抗和权力隐喻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的关注,倾注了向往生命自由和独立幸福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从女权主义话语的视角对莫里森的小说《柏油孩子》进行关照,诠释小说中体现女权主义话语的"黑色"声音、黑人女性文化身份的认同与颠覆以及消解、重构黑人女权主义话语的路径——喻指。小说以人名、物名、地名喻指白人文化主导下黑人女性的生存境遇,折射出黑人妇女在追求自我解放的过程中从"迷失自我"到"彰显自我"的成长之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女权主义话语叙述风格。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小说发展史的黄金时期,安东尼.特罗洛普可以说是与狄更斯并驾齐驱的一位小说家。特罗洛普创作的巴赛特小说系列中的《巴彻斯特大教堂》以其对牧师职业生涯和人物间的权力纷争的逼真再现而著名。本文从网络交换视角剖析了该小说中所描绘的权力纷争,并着重分析了教士集团的等级结构对于身处于该等级中的个人的影响。本文运用网络交换理论的重要概念"结构性权力"、"顺从机制"和"交换寻求分析"探讨了巴彻斯特教区教士集团等级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网络交换理论这一视角,可以帮助读者窥探到该小说所反映的权力关系的奥秘,进而帮助读者重新审视小说中纷繁复杂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取女性主义的视角,对《马丁·伊登》和《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细读,指出其在艺术形式上如何着意安排事件,编织出具有因果关联性的小说情节,从而建立起"男主角/女主角"这组二元对立的角色关系。这些"文学惯例"经过情节的编织隐藏在经典文本中,成为父权制社会中文学话语的基本内容之一,且不断通过"文学权力"生产着关于女性的"知识",塑造着父权制社会中被贬抑的"他者"女性形象,强化着不公正的女性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1.
保罗·奥斯特是享誉当今美国文坛的一位后现代作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常采用多种现代与后现代创作技巧。在侦探小说的外壳下,表现的多是对西方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思考。本文试结合福柯的规训权力和权力话语理论,对奥斯特的成名作《纽约三部曲》进行解读。小说通过"被监视者"与"监视者"身份的互换,以及小说人物同权力话语的较量,揭示其对规训权力的反抗和对迷失的自我的追寻。  相似文献   

12.
杰出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描述了四对母女的故事,展示了华裔女性打破沉默、走出失语状态、获得自我话语的心路历程,深刻印证和表征了福柯的话语与权力理论,体现了后殖民语境下华裔女性反抗男权中心主义、颠覆主流话语权、构建自我话语权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美国19世纪女性作家夏洛蒂.珀金斯.吉尔曼的小说《黄色墙纸》与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曹禺的《雷雨》都塑造了遭到父权制家庭残酷压制的“疯女人”形象——“我”与蘩漪。作品中两个“疯女人”不约而同地以疯癫的形式反抗男权中心话语体系,宣讲了在这个“他者”社会中女性的自我主体意识,遗憾的是她们最终都没有突破男性自我的“他者”界定。  相似文献   

14.
欧茨小说《他们》以暴力虐待下的身体意象展现美国社会权力运作机制对个体的规训和管制,以及多重压迫下女性意识的身体表征.命运枷锁下的"他们"并没有屈从于"全景式"规训机制,而是在反抗中努力重构身体的主体性.我们能够通过小说文本、话语去解读身体所蕴含的历史构建和文化认知,解读身体的社会表征、身体的生产性和身体隐喻.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池莉的《水与火的缠绵》与方方的《暗示》两部女性成长小说为对象,分析两位女主人公曾芒芒与叶桑的女性成长经历和女性意识的觉醒。笔者以女性反抗作为突破口,通过对两位女性在成长中面临的束缚,她们反抗束缚所采用的姿态及反抗的最终结果的阐述,对小说中突显的女性成长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珍妮特&#183;温特森的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通过对小说的主要叙事以及辅助文本——寓言神话的分析揭露小说中父权话语的始终在场,同时痛斥了男权社会通过对女性意识的剥夺、女性话语的消音以及女性历史的抹杀来实现排斥和压抑她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玲珑》杂志在塑造完美摩登女性形象之外同时建构了一个负面的男性形象,并对之大加声讨。在压迫/反抗的女性话语逻辑支配下,男性被建构为施虐者,女性在话语狂欢中完成对男性的反抗和讨伐。然而,话语狂欢终究不能解决现实困境,女性批判男性,寻求自主的同时,却又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商业资本的陷阱。《玲珑》杂志中的负面男性形象建构以及女性对男性的话语暴力揭橥了20世纪30年代都市女性面对男性时的复杂心态,映射出她们在消费浪潮、大众传媒与外来文化的轮番刺激下的欲望和挣扎。  相似文献   

18.
《河边云雀叫得欢》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女权主义作家杰西卡.安德森的最受读者欢迎的一部作品,曾经获得澳大利亚最高文学奖——迈尔斯·弗兰克林奖。这部小说以倒叙的手法描述了一位辗转回国的七旬老妇人劳拉一生的悲剧命运,劳拉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压抑与等待中虚度。本文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重人格说和焦虑说来分析主人公劳拉悲剧的一生,并得出了劳拉的悲剧是社会文化的悲剧、也是女性自身的悲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灰姑娘"式成长历程是女性文学中的经典主题,而简·奥斯汀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更是这一主题的代表作品。围绕这两部小说,分析了文本的情节结构、二元对立的人物模式,以及小说中女主人公通过自身的反抗最终实现了"灰姑娘"主题的超越,旨在阐述不同时期的这两部小说在成长主题上的延续。  相似文献   

20.
论简·爱性格的两面性--从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看简·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爱》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要了解其主人公简·爱,必须先了解其作者夏洛蒂·勃朗特,通过对作者思想经历及时代背景的分析,肯定简·爱这个女性反抗代表人物的反抗精神,分析简·爱的顺从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