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干预、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业绩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本文对转轨经济下政府干预与企业经营行为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政府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更易实行多元化经营,而且在政府干预经济越严重的地区,这种现象越为明显。政府干预下的公司多元化经营,由于更多地出于政治目标和社会职能的考虑,降低了企业的绩效。本文的研究增进了我们对经济转型时期政企关系的认识,对理解新兴市场公司的多元化行为也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上海股票市场"规模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祥建  徐晋  郭岚 《管理科学》2004,17(3):35-38
"规模效应"是股票市场上一种重要的异常收益现象,反映了股票收益与公司规模之间的反向关系.选择沪市所有A股为样本,以流通市值来衡量公司的规模,验证了1997年1月~2002年12月间沪市股票(组合)的平均收益与公司规模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通过逐月横截面回归分析进一步检验了公司规模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证明了沪市"规模效应"的稳健性.上海股票市场"规模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场操纵和公司购并行为.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表现出来的政治行为与西方文献中的论述存在差异,因此在中国进行实证研究来探讨其前因变量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性。本研究通过对129家民营企业的政治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当企业家意识到周围有其他企业家在向政府官员行贿时,自己也会受到影响增大政治行为的投入。考虑到企业客观特征时,我们发现规模较小的企业因为更加依赖外部环境,所以更容易受到其他企业的影响。进一步考虑到企业家的主观认知时,我们发现其他企业的行贿行为、企业规模和企业家的主观认知的政府重要性构成了三重交互效应:当企业家认为政府重要时,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会跟随周围其他企业采取政治行为;而当认为政府不重要时,小企业仍旧会采取行动,但大企业则由于自身足够的合法性而对此不再理睬。本研究帮助我们理解外部坏境、企业客观特征和企业家主观偏好三者如何交互影响企业自身的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4.
组织政治知觉作为员工对工作环境中同事和上司在组织中自利行为的评价,对员工的态度、心理、行为有重要影响。对组织政治知觉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对组织中的相关现象进行更深入的解释,尤其对于中国而言,组织政治知觉的相关研究无疑具有更深远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组织政治知觉的相关概念,提出了组织政治知觉的研究模型,分析了组织政治知觉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结果变量,梳理了组织政治知觉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影响政府政策制定的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民主社会中,企业对政治的参与是合法的和合乎伦理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理论界对企业参与政治的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一直被归入公司政治行为这一主题.尽管中国存在大量的公司政治活动,但对其的研究却很缺乏,对中国企业如何影响政府政策制定进行简要的探讨,由于文化、体制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企业参与政治的途径与西方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正是由于企业参与途径和方式上存在问题导致了中国的权力腐败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公司政治行为是指企业试图影响政府政策使之做出对企业有利的决策的行为。其研究起源于西方,近十几年来,公司政治行为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十分重视的课题,但由于公司政治行为理论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因此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本文尝试着对中国学术界相关企业政治行为的研究和动态进行系统性总结,为企业管理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同时希望引起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一理论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同时采用各省区慈善组织指数和信任度指数作为社会资本的代理变量,创新性地从微观视角实证研究了各省社会资本水平的差异对于我国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PE)融资规模、投资规模和跨区域投资行为的影响,并进而深入探讨了社会资本与PE政治关系在影响PE投融资行为方面的相互替代作用。结果发现,在社会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当地PE的融资规模较大,PE对当地创业企业的投资规模也较大,在当地募集的PE与当地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PE更倾向于跨区域投资;而PE的政治关系对于PE投融资行为的影响与社会资本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即对于有政治关系的PE而言,社会资本对其投融资行为的影响大大减弱。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了社会资本在经济金融领域的研究内容,而且也是对有关PE研究领域的丰富和补充。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政治关联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政治关联显著影响了它们的并购行为.政治关联企业实施了更多的并购,并购规模也更大.政治关联对并购的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政府对国有企业施加影响实现的.我们同时考察了政治关联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发现无论是以会计业绩还是市场业绩作为衡量指标,政治关联对并购绩效都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其并购绩效显著低于其它公司;并购了国有控股企业的政治关联企业因为并购而遭受的损失最大.上述结果说明,中国上市公司的政治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的错误配置,使得有限的资源浪费在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并购行为上.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来说,本文的结论为非市场机制的危害性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9.
支持、重组与ST公司的"摘帽"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上1998-2001年四年内被实施ST的全部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和控股股东通过实施频繁的资产重组对ST公司的支持行为,旨在找到ST公司成功摘帽的决定因素,以及"摘帽"能否说明公司价值真正得到了提高.结果表明,重组次数更多、重组规模更大的公司摘帽的可能性更大,进行了资产置换的公司摘帽的机率明显增加,盈利能力更差、负债更严重的公司摘帽的机会更小.无论成功摘帽与否,ST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未得到实质性改进,"支持性重组"本质上只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民营企业寻求政治身份成为比较普遍能够接受的行为方式。本文从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的政府背景出发,将民营化上市方式、成长性、控制权等特征纳入研究模型,研究政治关系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对民营企业融资规模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实际控制人政府背景强度对企业融资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政府背景与融资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背景强度与融资规模正相关,但是结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合理制定CEO薪酬,有利于保护股东利益.本文基于政治视角--CEO是否是政府指定,以西北地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虑了可能影响西北上市公司CEO薪酬的不同变量,着重从公司业绩、公司规模、增长机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是否为国家股、两职分离和CEO是否是政府指定第7个方面描述了影响CEO薪酬的一些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公司业绩、公司规模、增长机会与薪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是国家股、两职分离、CEO是政府是指定与薪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中对薪酬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为公司业绩、公司规模、两职分离.  相似文献   

12.
牟德学 《经营管理者》1994,(12):11-11,13
<正>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实行的是一种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组建管理制度,表现在股票发行公司的对象的确定、选批公司的类型、股票发行额的确定以及上市时间和规模等都用行政手段来决定。股市和股份制企业都是市场经济的社会组织形式或企业组织形式,用行政手段来组建和管理有悖于股票市场成长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要求,不利于股市的发展。因此,探讨一下我国股市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就显得很必要了。考虑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弄明白政府在股份制改革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组织政治知觉是影响组织内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变量。笔者首先对组织政治和组织政治知觉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在此基础上综述了组织政治知觉的结构,以及组织政治知觉与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发现现有的多数研究显示,组织政治知觉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心理健康等有负面影响。未来的研究方向为,通过改善管理条件,限制组织政治知觉的负面影响,提升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组织中各类冲突频发的现实,学者们运用多种理论从心理契约破裂、管理欺凌和反生产行为等角度展开了针对性的研究,但依然难以解释组织、管理者和员工3方的负面行为之间冤冤相报的连锁现象.运用社会学习理论和两个配对样本从组织层面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证实了组织、管理者和员工3者之间负向行为的连锁效应,并发现组织政治和管理者负向互惠信念对组织心理契约破裂的影响后果,员工内外控性格和市场流动机会对管理者欺凌行为的影响后果具有调节效应.最后从组织、团队和个人3个层面探讨了组织中冤冤相报现象的预防策略,以及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组织政治是客观存在的,是组织成员不能回避的现象。从组织进行决策的过程来看待政治现象,为研究组织政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回顾组织政治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梳理了组织政治的概念演变,然后以决策内容与决策效果作为研究切入点,探讨了组织政治与组织决策之间的影响关系,提出组织政治最新的研究视角,并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能够为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管理,特别是在进行组织决策时提供强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企业行为理论研究组织因素在企业政治行为过程中的作用,分析经济因素、组织因素和企业政治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间接影响模型,采用相关的数据和方法验证了这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因素通过组织因素对企业政治行为产生影响(完全或部分).  相似文献   

17.
政府职能和政府活动范围是密不可分的。政府在各个领域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统称为政府行为。政府行为可分为三大类:政治行为、社会公共行为以及市场行为。相应的,政府的职能可分为政治职能、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  相似文献   

18.
基层政府"层层加码"行为的逻辑是制度结构—风险收益—行为策略。在层层分包体系、向上级负责制、属地管理原则、负向强激励等制度结构的现实情境下,基层政府在政治风险和政治收益的博弈互动中会选择最优执行策略。基层政府的"层层加码"行为是在负向强激励强力介入、正向激励介入不明显的情况下出现的,一方面可以有效规避政治责任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基层政府工作压力和强度,是基层政府自利性行为选择。对此,可按照激励—反馈—监督路径健全和完善制度结构,通过正负向激励机制介入的平衡、对自下而上政策受众反馈的重视以及政策执行过程与结果监督的并重,有效治理基层政府"层层加码"现象。  相似文献   

19.
非营利组织作为独立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部门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今各国的非营利组织飞快发展,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的领域广、规模庞大。然而在公民社会的研究视角下,非营利组织就会更多地体现其非政府的特性或者是一种独立性。更加强调它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组织,被更多地关注于它的政治意义和一种民主的体现等等。那么在这一视角下的非营利组织就会是另外的一个侧重点,并且对于这一侧重点的研究就变得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Ohlson模型考察2002-2007年A股亏损公司定价问题。针对亏损公司盈余与权益价值负相关这一异常现象,我们通过将政府补贴、成长性、研发支出和负债融资信息引入定价模型,发现政府补贴、成长性和负债因素能够有效改善模型,消除了盈余与权益价值显著负相关的异常现象,改善了定价模型的效果。通过从规模和净利润两个维度对亏损公司的进一步分类,我们发现从净利润维度来看,政府向那些更容易通过非经常项目扭亏的公司提供了更多财政补贴,并且政府补贴与净利润为正公司的权益价值显著负相关,与净利润为负公司的权益价值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从规模维度来看,上述现象在小公司样本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