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九渊面临的时代课题是构建一个可以与佛道相抗衡的理论体系。在佛道盛行而儒学式微的背景下,陆九渊不可避免地要与禅师道士交往。陆九渊与佛道交往为其思想的形成储藏了丰富的营养,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资料。陆九渊对佛道的利用与吸收是全面性的,涉及到本体论、心性论及修养方法等方面。陆九渊站在维护三教所均有者与承续孟子道统的立场上,主张三教会通,吸收佛道的思想,以道外无事的本体论、心即理的心性观及发明本心的修养方法为纲要建立了融通儒释道三教的心学体系,成为儒家主张三教可以合一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2.
陆九渊思想并非始终一贯,实有早中晚之演变。三十岁前为思想萌芽期,向往外王事功,志于著书立说、兼济天下。陆九渊遍读群经,得诸实践,在经学、理学等方面都有新颖独到的见解。然此时理论未定,与中晚年学术思想同异参半,两者不可等同视之。三十岁至四十九岁为成熟期,由外转内,重本轻末。陆九渊以《易经》中举,然仕途受挫,只好投身授徒讲学。由于思想内转、教法多样,引起朱陆之争、禅学之疑。五十岁及其以后为发展期,以孟子学为依归,修正中年之弊,内外兼修,明体达用,重视注经与为政。晚年陆九渊会同于朱熹,两者终成一致。  相似文献   

3.
陆九渊“本心”观念有很强的实践指向,这也是以往研究中有所忽视之处。陆九渊十分关注道德意识与道德政治实践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既是孟子以来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也体现出陆九渊发明本心和将其转化为政治实践的一致性,从而体现为对民间疾苦的关切和改善民生的行动。  相似文献   

4.
陆九渊做人之学探析刘辉平陆九渊(公元1139──1192年)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人。中年以后讲学于贵溪象山,自号象山居土,故世称象山先生。他是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开创者。陆九渊心学的主旨,归根到底就是“做人之学”,其全部学术活动和思想都是围绕着“...  相似文献   

5.
“学为人”的主张是陆九渊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他认为人是自然和社会的核心,做人最重要。他提出做人要先立乎其大志、明辨义利、堂堂地做人,并强调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作用。研究陆九渊教育思想,对于今天实施以做人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仍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新莹 《中州学刊》2005,(3):163-166
陆九渊哲学在与朱熹哲学争鸣中成形、发展.作为心学体系开创者的陆九渊的哲学体现出不同于程朱理学的鲜明特征.正是朱熹哲学所确立的伦理主体、格物穷理的支离、泛观博览的空疏凸显出陆九渊哲学挺立道德主体、易简以及切己重实的特征.陆学以本心为核心,且以本心为形上依据,流露出浓郁的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7.
<正> 陆九渊哲学的核心命题是“心即理”,然而“道”在其哲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无论是心、理关系,还是道、器关系,其中都包含着对“道”作为本体的论述。“道”的本质是心,“道”包含了“心即理”和“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命题,概括了他本体论的全部思想。然而人们在研究陆九渊的思想时,往往忽视对“道”的分析;或者从宋明理学的一般常识出发,把道等同于“理”。这也是对陆九渊本体论思想的性质往往搞不清楚的原  相似文献   

8.
一、哲人之路陆九渊(公元1139—1192年)南宋江西金溪青田人,其家是一个九世共爨的大家族,家道整肃,著闻州里。陆九渊聪明颖悟,性若天成,他在十三岁时对古人思想已有独到见解,并且治学趋向简易直捷。一日与其兄九龄讨论《论语》,他说:“夫子(孔子)之言简易,有子之言支离.”(《陆九渊集》第427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又九龄尝于窗下读程颐《易传》,至“艮其背”四句,反复诵读不已,陆九渊偶过其前,九龄问他:“汝看程正叔此段如何?”陆九渊回答:“终是不直截明白,‘艮其背,不获其身’,无我;‘行其庭,不见其人’,无物.”对于不易索解的《易经》艮卦卦辞,少年陆九渊作了一种似曾熟玩的透彻解释.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日宙”。陆九渊忽大省悟,说:“元来无穷,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中者也。”又  相似文献   

9.
薛孝斌 《东南学术》2006,(6):129-136
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是非恩怨,是中国思想史绵延数百年的大公案.本文试图解释,他们的思想分歧越演越烈,很大程度上是他们争夺道统继承权的产物.这一假设不仅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势推断的结果,而且也有证据支持.其中的关键证据就是,当朱熹听完陆九渊的一次学术演讲之后,居然在春寒料峭的时候冷汗直冒.另外,我们还运用社会生物学的成果来探察朱熹和陆九渊的人格结构,从而认为两人的个性差异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分歧.  相似文献   

10.
陆九渊对理想社会的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九渊对理想社会的构思□范立舟张伟陆九渊是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开创者,他的思想成就不仅在于确立和阐发了道德超验的心学本体论,而且以此为认识基点,在社会政治方面亦颇多创见。其政治哲学和历史学说倾向于在解释世界的同时向社会提供改变...  相似文献   

11.
陆九渊的认识论和道德修养方法是他哲学中最主要的部分,也是朱陆分歧的主要之点。深入探讨陆九渊认识论和道德修养方法的特点,对于全面认识陆九渊的哲学思想及其社会作用,对于了解朱陆争辩的实质,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陆九渊的思辨结构中,当“心”设置自己的对立面——“物”以后,“物”还需要回到“心”那里去,使“心”与“物”达到统一。这个统一的过程,也便是“格物明心”的过程。于是,在陆九渊的哲学思辨结构中,便展开了关于“格物”、“知行”等认识问题的论证。本文仅就陆九渊“格物”学说作一探讨。 倘依陆九渊的哲学思辨结构,是毋需通过“格物致知”的途径去体认“本心”的,而只需反省内求,就可以自己体认“吾心”。然而,当陆九渊在构筑其思辨结构时,“本心”不得不设置一个自己的对立面,这便是“物”。因此,如何使“物”与“心”消除对立,达到统一,便提出了“格物致知”的问题。所以,“格物致知”在陆九渊的哲学思辨结构中,并不是多余和累赘,而是其构筑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主要由“宇宙”和“本心”这两个根本观念构成。宇宙观念反映了陆九渊对于“理”的超时空特性和人的主体精神的无限特性的思考,是其心学体系的基础概念;本心观念侧重于对心、理本来合一的自然自在状态的表述,标志着陆九渊心学体系的完成。  相似文献   

14.
一、心学的客观主义倾向学术界普遍认为,陆九渊所讲的心,“是与物质相对待的精神,与客观相对待的主观,和客体相对待的主体。”(王茂《论陆九渊心学唯心主义》载《论宋明理学》一书) 考察陆九渊的有关论述,上述结论是不能成立的。首先,在陆九渊看来,作为哲学范畴的“心”不是人的(尤其不是个人的)主观感觉、意识或观念,而是一种先天的普遍的道德规范,是独立自存的伦理实体。他说,“故仁义者,人之本心也。”(《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页。以下凡引出此书只注页码)“四端者,即此心也,”(第149页)“仁,人心也。”(第232页)所谓“本心”就是本体化和实体化的封建伦  相似文献   

15.
王阳明“良知”道德本体论和“致良知”工夫论主要来源于孟子和陆九渊的道德思想。王阳明对孟子、陆九渊的道德思想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进行了许多新的创造和发挥,从而将儒家的心性道德本体论和道德功夫论推向新的高峰。王阳明的道德修养工夫论是由他的良知道德本体论决定的,也是其道德理论的宗旨和核心内容。王阳明和朱熹的道德本体都共同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因素,不同的只是各有侧重而已。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陆九渊的哲学本体论的建构与递变的全面分析,认为陆九渊的哲学本体论是一个庞杂的理论体系,其中既包含着其本体论核心所在的主观的唯心主义心学本体论,也包含着其片面的客观唯心主义本体论思想。既包含着其核心所在的心学一元论观点,又由于他解释不了“天”、“道”、“理”、“心”、“人”如何“合一”,而呈现出浓厚的二元论乃至多元论的色彩。  相似文献   

17.
关于何谓"善"的看法,陆九渊和康德都认为人心中存有先天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在如何发现先天的道德意识方面,陆九渊提出要"剥落物欲"以"发明本心",与康德通过排除一切经验的质料来得到"定言命令"的想法一致。这种相似性为二者的比较和对话提供了可能。以康德为镜,可以发现陆九渊的"心学"理论及其所继承的中国儒家伦理思想存在某种局限,以及由之而来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8.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是陆九渊的一个重要命题。有人把这句话理解为:派生客观世界的本体是“吾心”,“吾心”就是派生客观世界的主体。(李之鉴《论陆九渊的宇宙观及其时代作用》载《论宋明理学》一书)这里,“吾心”被看成是主观意识,并且被提升为派生客观世界的主体。我认为,上述解释不符合陆九渊的原意。首先,陆九渊所说的“吾心”不是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本心”即普遍的道德本体。他说“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陆九渊集》第444页)心的内容是本体化了的封建伦理道德,“故仁义者,人之本心也”。  相似文献   

19.
在六艺圆融论的观照下,马一浮会通陆九渊王阳明的心本论、程颐朱熹的"性即理"和朱熹的"心统性情"说,统摄了程颐朱熹的涵养用敬、读书穷理和陆九渊王阳明的反求诸己、知行合一等工夫,他的心性论即是他整合程朱陆王之本体工夫论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由于陆九渊心学体系的内在矛盾和心学世界观的不彻底性 ,所以其中蕴涵着较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突出体现在他对本体论上心、物关系的论述 ,认识论上知先行后的论证、心学体系的构建等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