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引入逆绝对离差方法,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并通过改进区域竞争力、位序-规模、耦合-协调以及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探究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样本期间,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其变化趋势在时间上具有周期性、在空间上具有“地域差异性”的特征。具体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竞争力上呈现东、中、西部地区依次“梯度”递减效应;在位序-规模上表现为上升趋势并具有稳定性;在耦合协调效应上呈现由中级向高级过渡的耦合协调发展趋势,但该趋势在信息流与交通流中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区位效应。此外,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是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城乡差距、能源消耗是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2.
资源诅咒假说自提出以来便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区域效应使得这一命题在国外研究中颇受争议。针对这一特点,通过对国内油气资源的面板数据进行再检验,普通面板回归验证了资源诅咒并非普遍成立,资源开发仅仅祝福了东部地区而阻碍了其他区域,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别。进一步通过门限回归的探索,发现开发模式与制度质量是引发资源诅咒区域效应的重要原因。资源地区只有突破开发模式与制度质量的束缚,才能变诅咒为福音,以资源开发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一当前的热点问题,文章旨在构建二者之间的统一性互动框架,以便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从区域性层面,基于系统性视角,并考虑到区域经济内部的协调发展,构建了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之间的E-C-F互动框架,包括了区域金融子系统、区域经济子系统、二者之间的互动关联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尤为重要.这是实现一个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撑.是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接轨国际大市场的重要手段.邹城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如何认清市情,突出特色,统筹兼顾.找准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做强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创造优势.不断壮大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需要,更是关系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文章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人力资本对湖南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论证了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廖果 《四川统计》2010,(3):35-36
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和西部开发三大机遇,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是今年四川要重点抓好的八个方面工作之一,也是深化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重点地区开发开放、提高我国整体开放合作水平、构建中国区域开放合作新体系、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廖果 《四川省情》2010,(3):35-36
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和西部开发三大机遇,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是今年四川要重点抓好的八个方面工作之一,也是深化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重点地区开发开放、提高我国整体开放合作水平、构建中国区域开放合作新体系、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包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包头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加快推进山北地区开发建设,县域经济呈现出不断壮大的发展态势,为推动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包头地区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梯度特征,实现各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的目标仍然需要强有效的措施。一、包头市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总面积27768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9.
文章构建了基于ANP-ER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模型。并利用宁波市相关数据,基于该模型对宁波市域经济发展的增长、依附、竞争与和谐四维度间的协调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构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模型是有效可行的,为衡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提供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油气资源开发与陕西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对陕西油气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陕西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利用陕西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对陕西油气资源行业的投入效应、产出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以及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油气资源开发行业特别是下游的石油化工行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效应,能较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东西部的不均衡性,这表现为东西部经济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趋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目的就是推动西部发展,缩小东西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没有详细的规划是不可能下好下活这盘棋的。“西部大开发”一个首要步骤就是了解西总和 省份目前的经济情况,因此,我们在此利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西部各省份的综合经济实力加以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人口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等人口内涵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广东省四大区域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珠三角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活力强,协调度高,东翼、西翼和山区发展弱,协调度低,并且广东省人口与经济的发展都有向珠三角地区集聚的趋势。因而,统筹四大区域的人口合理再布局及产业合理转移,是促进四大区域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调整区域税收政策 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统筹和协调发展是促进社会结构合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但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现代化水平、城市化建设、资源占有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于解决新时代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以及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理论分析科技创新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采用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拓展分析政府干预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提升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但科技创新对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的促进作用比对区域经济系统更大,对区域生活系统的协调发展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科技创新对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效应存在递减规律。政府干预对科技创新驱动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且存在双门槛效应。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应正确认识政府干预在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差异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何剑 《统计教育》2008,(10):11-15
区域经济差异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本文以新疆1988—2004年14个地区的截面和时序数据为例,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库兹涅茨系数和分形理论,实证分析了农业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业结构的不平衡、农业资源禀赋等差异,导致了农业区域经济增长差距逐步拉大。针对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加大对边远农业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开发区域优势特色农产品资源等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的重点在于调控两者在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关系。在掌握两者协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动态的角度预测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未来的协调发展状况,并明确未来的调控方向和力度,对于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文章提出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度的预测模型,为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零碳革命”深化改革阶段,破解资源诅咒问题对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采用2011—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FGLS模型、交互项回归模型和非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分析了我国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性及要素流动缓解效应。结果表明:(1)我国各地区普遍存在着资源诅咒现象,区域比较显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2)要素流动效率对资源诅咒现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总效应上看,这一抑制效应表现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3)门限回归结果表明存在最优的要素流动效率区间,且随着要素流动效率门限值的提升,要素流动效率提高对资源诅咒现象的抑制作用增强,更有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详细分析了以发展知识经济来实现西部开发核心目标的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及其必要性与现实性,并提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展知识经济的几点政策建议.全文旨在强调指出作为一种新的解决"资源稀缺"问题、进行区域经济开发的思路或方法,发展知识经济是实现西部大开发核心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丁如曦等 《统计研究》2020,37(11):93-105
本文从集聚外部性和网络外部性相结合的视角探讨多中心城市网络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影响,并以长江经济带这一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典型区域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全域城市网络多中心程度与其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控制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等经典生产要素后,非中心城市通过嵌入多中心城市网络过程中相对节点中心度的提升,缩小了其与中心城市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并产生正向空间溢出影响,并且整体上通过中小城市获得节点集聚增长效应、中等城市发挥正向溢出效应以及节点中心大城市突破地理近邻的长波辐射效应的叠加互锁来实现;加快区域要素流动集散、促进区域产业竞合协作,是多中心城市网络驱动区域板块融合互动和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作用机制,而地理邻近城市间因节点中心度提升在制造业发展等方面展开的过度竞争,则不利于区域地域功能的整合提升和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在长江经济带等区域范围内应统筹推进中心城市与城市网络建设,培育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以更加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上世纪80年代以来神经网络的理论、应用、实现及开发工具的发展速度加快,这主要得益于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人工神经网络应用到各个领域并发挥实质性作用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当前,人工神经网络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已成为该领域最富挑战性和引人入胜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即在对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进行评估,得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模型和协调发展系数数据结论的基础上,利用BP网络的算法并结合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对算法进行实现,对具有时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