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慢性病对住院老年人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在2017年9月至11月期间收治的86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问卷调查,应用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 86例样本中,男性70例,女性16例。无慢性病15例(17.4%),患1种慢性病30例(34.9%),患2种慢性病32例(37.2%),患3种慢性病9例(10.5%)。高血压患病率最高26.7%,不同慢性病数量患者的ADL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ADL量表和Barthel(BI)指数量表调查发现住院老年人患慢性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慢性病的护理工作要更具针对性和科学化,对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项目,筛选出7212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26.0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我国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老年慢性病人群孤独感的发生率为26.3%。自评健康一般及以下、日常活动能力受到限制、患病数量≥3种是老年慢性病人群孤独感的危险因素(P<0.05);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上、与家人同住、有配偶、生活富裕、信任周围人、平时有人聊天、进行健身锻炼、社区提供精神慰藉服务是老年慢性病人群孤独感的保护因素(P<0.05)。应强化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家庭支持,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和设施建设,提高服务供给的精准度;引导老人转变生活态度,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1.概述1. 1背景吞咽障碍是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衰老、退行性改变、脑卒中、咽部和喉部肿瘤术后等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越来越多,神经系统疾患吞咽障碍发生率为64%~78%,中国老年人吞咽障碍的总体患病率为38. 7%,一般社区老年人群的吞咽障碍患病率为10. 63%~13. 9%,养护机构为26. 4%~32. 5%~([1~4])。吞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昆明市部分社区老年人患慢性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昆明市2个社区60岁及以上的332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的一般情况和患慢性病情况,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调查其生活质量。结果不同慢性病、居住方式对2个社区301例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其中高血压老年人患病率为28.35%,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患病率为24.10%,严重影响老年人衣、食、住、行。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慢性病的发展,改善社区居住方式,提高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生命质量,将成为社区护理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丽江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丽江少数民族不同性别老年人口慢性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样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指标(性别、年龄、是否读过书、贫困、吸烟、饮酒、食用白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中心性肥胖、睡眠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结果最终以完成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的1040人为研究对象,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1%。高血压男性患病率为59.6%,女性为55.9%;中风男性患病率为4.3%,女性为2.5%;冠心病男性患病率为5.8%,女性为4.1%;高血脂男性患病率为3.5%,女性为3.4%;心脑血管疾病共病男性患病率为9.5%,女性为6.8%;不同性别纳西族老年人心脑血管共患病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食用白肉、患糖尿病与纳西族男性心脑血管共患病存在统计学关联;吸烟和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与纳西族女性心脑血管共患病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纳西族不同性别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提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要根据不同性别开展进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苏泰州市城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泰州市城区35岁以上人群8 356人进行了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35岁以上城区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达35.6%,标化患病率为31.0%,居各种慢性病之首,其中新检出高血压患者占63.7%,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肥胖、缺少体育锻炼、高脂饮食等是影响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接受医生正规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仅占既往已知患者的30.6%,且88.9%的已知高血压患者血压未得到控制,同时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抓好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的综合防治是今后该地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慢性病是我国农村老年居民的首要死因,带来的沉重疾病负担使得老年参合居民面临重返"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困境的危险。文章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库,研究我国老年参合居民的慢性病患病、防治现况及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慢性病管理体系的特征,探讨完善新农合慢性病管理体系的方法。结果表明,和其他年龄组相比,老年参合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最高,规范治疗率低下。研究提示,农村老年居民慢性病相关卫生服务需求量大,应引导卫生资源流向乡镇及以下医疗机构,注重慢性病预防和规范管理,并依据服务人群特征制定特异性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2013年新疆11个地州市31个县的650份农村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老年贫困的众多致贫原因中,慢性病解释了7.9%。不同的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不同,腰肌劳损、气管炎等对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影响较大的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有着显著影响。农村老年贫困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女性、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少数民族、家庭规模较小、代际关系较差以及外出交通便利性差的农村老年人,陷入贫困的概率更大。准确把握老龄化与慢性病、慢性病与老年贫困的关系,把慢性病纳入合作医疗补偿范围,根据慢性病和老年贫困的差异性,区别对待、分类施策,能够有效应对农村老年贫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专科病区住院老年患者疾病谱和死亡疾病谱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回顾的方法以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大于60岁老年人住院患者2562例为对象,计算疾病患病率及构成比,并进行排序;按《国际疾病分类MCD-9标准》进行死因分类。结果患病率在前十位的依次是:原发性高血压、肺部感染、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胆囊炎胆囊结石、2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前列腺增生、恶性肿瘤、痴呆;死亡病例前五位疾病排序依次: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消化系统、脑血管意外、循环系统。结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恶性肿瘤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多发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一直排在老年人住院疾病前列,是当前老年慢性病的防治重点,是医疗防治工作和卫生资源配置的重点。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是老年人的主要杀手,应高度重视老年慢性病的康复和肿瘤病的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我国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北京、南宁、宁夏多地社区抽取年龄≥65岁的3454名受访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析高血压患病现状及特点,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查的3454名老年人中,男女患病率分别为53.10%、55.69%;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不同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65.63,P0.001);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中国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不同文化程度老年人组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0,P0.001)。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增大、高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糖尿病、脑卒中、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与老年人高血压密切相关。结论应加强对中国老年人血压监测及健康管理,积极开展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干预。  相似文献   

11.
便秘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组症状.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和广泛的专业合作。便秘常见于老年人。据有关资料报道老年便秘约占公众的20%。我国年龄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便秘的患病率为11.5%,它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而且还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将的便秘与防治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老年人虚弱综合征和高血压的相关性一直不清,本研究探索了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群和未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群中虚弱综合征的分布特点,以期了解高血压对老年人虚弱综合征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大人群调查数据库和社区调查相结合方法,建立数据分析。结果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身体的虚弱分级高;同时,身体虚弱程度越高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的比例越大。结论虚弱综合征能够增加老年人患高血压的风险,且虚弱程度越高,身体各项指标越差,患高血压的风险就越高;同时,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更容易伴随身体虚弱。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我国慢性病监测显示,糖尿病患病率在18岁及以上人群为10. 4%~([1]),较2010年的9. 7%明显升高,已经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最严重的国家,患病人数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尤其是肥胖及超重人群的患病率升高了2倍。其中未被确诊的糖尿患者数占总数的63%,确诊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均很低,分别为36. 5%、32. 2%与49. 2%。2型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达标与否的关键是患者日常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因此糖尿病需要系统化、科学化、个体化的管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查重庆市社区老年人的足部疾病患病情况,为国内开展老化相关的老年足部疾病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编制老年人足部疾病筛查清单,筛查了1193例重庆市社区老年人。结果重庆市社区老年人足部总患病率为89.3%,其中皮肤病患病率最高(78.8%)、趾甲病次之(48.7%)、足部畸形最低(33.6%);仅有2.8%的老年人就足部疾病咨询过医生。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与老年人足部患病率有关。结论重庆市社区老年人足部患病率较高,且受多因素影响,老年人对足部疾病的重视程度低。建议未来围绕改变老年人足健康错误的观念,如何提高老年人足部疾病重视程度开展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1.背景慢性便秘(chronic constipation)是老年人常见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排便少、便干、排便难,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罗马Ⅳ(RomeⅣ)及患者自主感觉。老年人便秘的发生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慢性便秘在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5%~20%,80岁后达20%~34%,长期行动不便需护理的老年人中甚至高达80%。慢性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需反复就医消耗大量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会经济地位对我国老年人老年期痴呆患病的影响?方法:对我国6省(市)7 072名老年居民(≥60岁),使用“10 / 66”国际痴呆项目调查使用的诊断量表作为筛查工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360名老年人患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5.1%?在社会经济地位因子中,婚姻状态为独身?低文化程度和低收入是老年人患老年期痴呆的危险因素?结论: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群患老年期痴呆的风险高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群?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而逐年上升,已成为21世纪护理的主要对象。年龄〉160岁,收缩压(SBP)≥140mmHg或舒张压(DBP)≥90mmHg者.称之为老年人高血压。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65岁以上老年人有2/3患高血压,55岁正常者中有90%会发展为高血压。在干部保健门诊工作中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易反复出现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情况。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在预防和促进康复方面的效果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失禁现状与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北京老年医院以及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老年患者共计4419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老年人年龄及不同失禁状况分为低龄老年组(60~75岁)和高龄老年组(75岁以上)以及大便失禁组、小便失禁组和大小便均失禁组。对各组老年人失禁情况与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一般资料的关系行卡方检验分析,分析得出当前我国老年人失禁的特点。结果老年人失禁一般状况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长期居住地、养老方式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层、性别及教育年限的老年患者失禁发生率不尽相同,失禁老年群体饮酒及长期运动等生活习惯及各种常见慢性病及老年综合征的发生率与无尿失禁老年群体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便秘患病率为11.5%[1].老年人由于活动量减少,肠道运转延长,易造成便秘.同时,由于腹直肌、膈肌、肠平滑肌及盆底肌肉收缩无力,致排便困难.便秘使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延长,经肠道细菌的作用,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神经系统的一系列症状,直接危害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2].  相似文献   

20.
实行老年保健工作关口前移系指针对当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相关因素和疾病发生的规律,将老年人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的措施前移至中青年乃至少年儿童。也就是说,我们要走出只有老年人才关注健康长寿的误区。1迫切性与必要性老年保健工作是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卫生保健事业有了长足发展,老年保健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国民的平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72.3岁,比解放前翻了一番。然而,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保健工作特别是老年保健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慢性病的发病率是全体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