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工业技术秘密作为一种具有一定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能够解决工业领域中某一实际问题的决窍、方法和经验,已经成为国内外工业技术贸易的重要对象,同时也成为人们侵犯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国外许多国家都把侵犯工业技术秘密列为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而用专门法律予以保护。但是,目前对工业技术秘密保护的理论和制度尚不完善,尤其在我国,过去关于保护工业技术秘密的立法基本上是一个空白。虽然去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填补了这个空白,但仍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尚待进一步研克解决。本文拟就工业技术秘…  相似文献   

2.
储蓄业务中不正当竞争的问题及对策陈春生市场竞争给金融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金融服务质量有所提高,金融服务功能有所发展,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筹措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就目前储蓄业务竞争的情况来看,存在着严重违规吸储现象,必须加强监管,给予整治。一、问题及原...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领域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与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同的特点,应对其进行类型化。把行为违反了客观规范作为判断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起点较为符合法律思维。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性条款可以用来作为判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据,无需创造新的规则。在判断要素的衡量上,至少应当包括商业模式、对互联网用户的影响、流量与数据、行业与自律规范。  相似文献   

4.
浅析储蓄结构变化与储蓄分流方式宋金木,白丽勇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资产逐渐向多元化迈进,对类证券市场不断兴起,对储蓄存款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适应新形势、掌握工作主动权,是金融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就冀州市(县)储蓄结构形式的变化,浅析储去分流...  相似文献   

5.
自从电信业引入竞争以来,我国电信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改革的不完善,部分领域仍然存在着垄断,同时不正当竞争也开始出现,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妨碍了我国电信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本文列举了电信业不正当竞争现状,分析了其原因及造成的后果,从法律、行政及行业自身等三个方面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希望能给国家电信改革的深化和完善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7.
2015年以来,网络直播发展迅速,直播平台之间竞争日趋白热化,平台与平台之间的法律纠纷开始出现,政府也开始讨论相应监管制度。2017年修订、2018年生效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经营者”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做出了修改。在此情况下,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否适用于因网络直播行为而引发的直播平台之间的法律纠纷的问题值得探讨。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具体表现出发,分析网络直播行为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现象,论证《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此领域适用的可行性。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网络直播平台领域的适用仍存在界限不明、监管困难、消费者保护不力等缺陷,进而提出明确相关法律体系界限、扩大法律监管权限和赋予有关主体诉权等相应建议,为网络直播平台市场的法律规制和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准确判定数据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规制该类行为的关键。实证考察2012—2023年的数据不正当竞争案件裁判文书后发现,对数据不正当竞争行为判定,普遍适用权益侵害判定范式,这误读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属性;对竞争关系的认定存在拓宽化的倾向,其在数字时代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中的现实价值和改进进路尚待厘清;既有的以“搭便车”原则、互联网行业惯例和法官创制性细则为标准具体化商业道德的进路皆无法化解商业道德的不确定性难题。对此,为促进数据健康有序流动,维护数字市场的竞争秩序,应实现数据不正当竞争行为判定路径的“系统性”变革。首先,应实现权益侵害判定范式向行为正当判定范式的有效转变,确保法院裁判结果符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益保护目标和契合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其次,纠正“竞争关系决定论”的误区,调整竞争关系在数据不正当竞争案件中的角色定位,将其作为认定原告资格的重要标准和评测损害程度的因素;最后,认定商业道德应兼顾公平竞争价值与自由竞争价值,遵循“由事实到价值”的商业道德内涵的确定步骤,肯定模仿自由并慎用“搭便车”裁判标准,并且在援引互联网行业惯例时应对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助于维护竞争秩序予以考察,应让创设的商业道德具体细则符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9.
喻军 《理论界》2007,(3):75-76
广告是竞争的手段之一。广告中使用商标进行不正当竞争,主要表现在比较广告、虚假广告和攀附行为中,这些行为严重侵害了商标权人利益,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我们应结合具体国情,同时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完善在广告中商标使用的法律调整。  相似文献   

10.
关联性混淆规范从我国《商标法》移入《反不正当竞争法》,扩大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范围。比较来看,《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商业标识(权)的排他性基础是“一定影响”,其知誉度要求明显低于驰名商标,但《反不正当竞争法》却给予其同驰名商标一样的排他能力,这不仅缺乏法理依据,也有架空未注册驰名商标制度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建立与排他能力相匹配的财产能力,留出“一定影响”的标识和未注册驰名商标之间的发展空间才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应然使命。为此,需要对适用中关联性混淆进行相关地域市场和相关商品市场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12.
由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之间的密切关系,致使在立法中往往发生法条之间的交叉.在未注册商标保护、驰名商标保护及反向假冒行为的禁止这三个问题方面,我国的《商标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需要协调.根据其行为性质,将上述三种行为纳入《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保护是更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张继海 《理论界》2008,(6):168-169
本文在新古典理论范式的现代生命周期消费函数理论模型框架内,从消费者行为假定的外部环境设定和内在主体设定两个方面,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文章指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从国家-单位保障制向国家-社会保障制的转变增强了中国城镇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扩大了收入差距.强化了居民的风险预期、理性程度和预防性头脑账户。文章得出结论,认为由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在转轨过程中过分强调个人责任和弱化收入分配,因此,抑制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增长。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国外立法比较,存在很大的不足,如法律责任僵化、民事责任形式单一等。同时,在损害赔偿中关于损害赔偿范围的不确定及其计算方法的模糊尤其在实践中难以执行。因此,需要借鉴国外反不正当竞争领域中的相关规定,来完善民事损害赔偿这一民事责任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一) 储蓄和消费的关系是,消费刺激储蓄,储蓄引导、组织和调剂消费,两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在运用上必得注意适度,如有偏费,就将互相制约,互为消长。它们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把储蓄与消费对立起来的观点,极化了非本质的制约的一面,难免本末倒置。我们说储蓄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消费,其本质原因,是由于社会的消费水平受制于社会的生产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约制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产生什么样的消费方式,决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在消费方式、消费水平既定情况下,储蓄的多少实际上也是既定的。因此,提倡储蓄,怎么会影响消费和生产呢?西方社会可谓是高消费了,其  相似文献   

16.
社保缴费率的变化会改变居民预期,从而影响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基于一个世代交叠模型,分析调整社保缴费率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不论是提高现收现付制还是提高基金制下的缴费率都会降低家庭的储蓄意愿;2)提高现收现付制下的缴费率可同时扩大家庭在年轻和老年时的消费水平,但仅在个人养老金账户收益率高于市场利率时,提高基金制缴费率才会扩大家庭两期的消费;3)在缴费率给定的情况下,个人账户收益率与市场利率的差距越大,家庭的储蓄意愿就越小。因此,当前政府在加快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应提高对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的管理水平,优化投资组合,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提高养老金账户的收益率。  相似文献   

17.
储蓄父爱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家庭,丈夫长期在外,妻子带领孩子独居,例如部分军人、海员、地质工作者、援外工程技术人员……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大批到外地打工、在外经商及劳务输出入  相似文献   

18.
浅析手机偷拍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可拍照手机方便公众生活的同时,其功能所潜在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手机偷拍行为已使人们正常的生活不堪其扰。然而我国针对偷拍行为的立法依然是一片空白,仅仅援引相关条文,并不能解决司法实践中的诸多具体问题,因而有必要对手机偷拍行为所引发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审判压力,审判任务日益繁重,同时,由于身处社会转型期,人们的道德价值标准面临着严重冲击,法官需要坚定信念以抵抗不良诱惑。为此,各级法院开始重视法院文化建设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但往往忽视了法院行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行为文化的内容和阐述,旨在说明行为文化在整个法院文化建设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已为行政法学理论界普遍认同c但是,对于行政行为效力的这些具体内容,理论界却缺乏系统、深人的研究,尤其是行政行为的拘束力,更是鲜有专论。本文正是在此前提下,就行政行为拘束力的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一、行政行为拘束力的界定关于行政行为拘束力的内涵,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认识和结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过界定,主要有四种学说:1.法律效力说。该说认为,行政行为的拘束力就是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例如.B本学者认为:“行政行为根据其内容具有产生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