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作为区别于西方现代化发展的中国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危机,以及由于人与自然关系失衡所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与本质特征。通过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政治主张上与西方生态现代化截然不同,这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历史语境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超越西方生态现代化的理论形态和实践范本。中国式现代化集全党意志、集国家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永续发展,就是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许多国家都曾出现了腐败现象,腐败在一定时期内虽然对现代化进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根本上讲却有着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而且也与现代化的根本目标背道而驰。如何预防腐败成为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之中,腐败也成为困扰我国社会的一大问题,借鉴世界其他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处理腐败问题的经验,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预防腐败道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与世界互动和交往的角度,可以把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概括为三个历史阶段.中国第三期现代化发展阶段也可称为辐射型现代化阶段,其基本实质就是中国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重新成为世界先进文明大国.中国要实现辐射型现代化发展目标,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平发展是中国辐射型现代化发展的本质特征,是实现中国辐射型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是实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互结合的根本纽带,是积累、提升和向外辐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软实力的重大战略,它体现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和历史前进方向的进步理念.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共性特征,其基本内容表现为崇尚科学的风气、对于民主的追求、日益开放的国际化程度、实现民族独立、追求生活富裕。这种世界共性特征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吸收了世界现代化思想和实践中一切积极和健康的因素,展示出其恢宏的世界气质。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肩负什么样的使命任务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认识的新飞跃。从历史探索看,中国式现代化在党的百年接续奋斗中达到认识的新高度;从理论创新看,中国式现代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开辟新境界;从实践变革看,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引领党和国家建设的新目标;从世界意蕴看,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进步和各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方案。新时代新征程,要从历史的深度、理论的厚度、实践的广度和世界的高度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认识的新飞跃,不断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价值与世界历史意义,因而也必将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蕴涵着唯物主义辩证法原理,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这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蕴涵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是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正在逐步实现的现代化,这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中蕴涵着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原理,是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实践表明,对国情的科学认识与把握是中国成功的基础与前提,这是“中国经验”的思想精髓所在。基于对国情重要性的认识,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构造了一个新的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经济国情分类框架。应用这个框架分析了经过20余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分析表明,中国已经从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以实现由工业经济大国向工业经济强国转变、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为核心任务的新阶段。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要求选择新的战略,在技术进步战略方面,应重视战略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加大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投入;在经济增长战略方面,要切实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重化工业也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产业发展战略方面,三次产业要有新的战略使命和发展定位;在经济体制改革战略方面,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8.
教育现代化,是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大潮的共同趋向。中华民族如何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模式,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大战略抉择。认真考察和反思我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实践的历史经验,我们发现,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实现教...  相似文献   

9.
根据二次现代化理论,构建了工业现代化水平评价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对131个国家40年(1970-2010)的工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得出如下结果:世界各国工业4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在世界工业体系中的位置基本稳定,各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初等发达水平,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现代化。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中国工业政策,应对新产业革命形势下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轨迹看,绝大多数国家都根据本国国情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和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失业率的长期攀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