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横跨欧亚构洲的蒙古帝国,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空前有利的客观条件。1209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号称为成吉思汗。此后,蒙古军开始向四面进行扩张,先后征服欧亚两洲许许多多的国家和民族,至十三世纪中期已成为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大帝国。当时,帝国境内受封的诸汗国虽然各个分立,各自为政,相互独立性极强,然作为元朝宗室藩封之地,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与汗巴里大汗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各小汗,至少在名义上承认大汗的权威,都不同程度地听从大汗的指挥。由此,帝国各汗朝对内对外政策,不少方面具有统一性,其中,在商业贸易、技术、宗教、交通、人口管理政策等方面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十三世纪是世界史上的一个大动荡的世纪。从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及其后裔在大半个世纪中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的远征,以雷霆之势扫除了无数封建壁垒建立起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由于壁垒的扫除,欧亚之间在相当长期间的交通畅通,十三世纪时有不少欧洲人从西方来到东方,其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而早于马可波罗二三十年就已有不少欧洲传教士曾从西方来到东方,其中有两位西欧传教士普兰·迦儿宾和鲁布鲁克曾分别于1246年和1253—54年来到蒙古地区,记载下了有关蒙古社会各方面情况的行记,是研究早期蒙古史的重要史籍。  相似文献   

3.
最近见内蒙古师院校刊《蒙古历史语言文学资料汇编》(第三期汉文版)内有论及蒙古族发祥地文章,奉读之后,不揣冒昧,将管见所及,略述一二,以供蒙古史学者们参考。 甲、关于‘蒙古’部落发祥地问题的探讨 距今八、九百年前,在蒙古大草原的东部地区,曾居住过叫做蒙古(Mong gol)的部落。他们的族众不多,势微力弱,被包括于鞑靼部落之中。迨至成吉思汗兴起漠北,统一蒙古诸部,建立蒙古帝国,从而登上世界历史舞台,威震欧亚二洲。由是,‘蒙古’这个小小部落的名称,不但成了全体蒙古族的民族名称,也成了黄种人的种族名称——蒙古利亚。  相似文献   

4.
收继婚,是古代欧亚草原上各游牧民族普遍盛行的一种妻后母、报寡嫂的婚姻习俗。一元朝是十三世纪时由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族建立的一个庞大统一的封建帝国.他们同样实行古老的收继婚。正如《出使蒙古记》所描述的:“每一个男人,能供养多少妻子,就可以娶多少妻子,…。按照他们的通常风俗,可以同任何亲戚结婚,  相似文献   

5.
陈新 《江海学刊》2007,(3):144-149
19世纪以来,以历史主义思想为基石的德国传统史学成了证明德国政权合法性与确立民族自信心的有效手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史家满怀着建立大德意志帝国的期待,在纳粹德国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行政版图的扩张之前,已经用历史主义思想为民族社会主义奠基,完成了大德意志帝国文化版图的扩张,使纳粹政权得到德国历史思想的支撑。以此为例可以表明,历史主义思想虽然有助于论证个体存在的合理性,但对它的极端运用,也可以导致不可挽回的人类灾难。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化蒙古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三世纪,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建立了人类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帝国。在锐意经营帝国的过程中,蒙古统治者接触到以三大宗教为代表的三大文明区,即东亚的佛教文明区,中亚和西亚等地区的伊斯兰教文明区,以及欧洲的基督教文明区。它最后选择了前两大文明的文化:元朝的蒙古人赋予佛教以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它蒙古汗国则普遍皈依了伊斯兰教。作为一个整体的蒙古帝国,自十三世纪中叶后形成两大截然不同的集团:阿尔泰以东的东方佛教蒙古集团(简称东方蒙古)和阿尔泰以西的两方伊斯兰教蒙古集团(简称两方蒙古)。东方蒙古能够始终保持并日臻完善本族固有的传统文化,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蒙古。然而,西方  相似文献   

7.
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草原上的各部落,建立了蒙古汗国。成吉思汗及其后裔三次西征的结果,使波斯及西南亚地区成为蒙古帝国的组成部分,在这里建立了伊利汗国。伊利汗国的史家对当代的历史撰写了不少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部,一部是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另一部是拉施特的《史集》。汉译本《世界征服者史》,一九八二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今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汉译本《史集》第一编(《蒙古史》)第一卷第  相似文献   

8.
古代蒙古族法律与法医学杨选第古代蒙古族法律,经历了习惯法时期、成文法时期直至法典日益完善时期。公元9世纪初──12世纪末,是蒙古民族用习惯行为规范调节和约束人们社会活动的习惯法时期。①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蒙古帝国到13世纪中期,是成文法《大札撒》...  相似文献   

9.
蒙古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国际性的学科。国外从13世纪末和十四世纪初开始,中亚地区有的学者对蒙古族西征的史实作过一些记载和论述,并运用阿拉伯文、波斯文和阿美尼亚文撰写过有关蒙古历史的著作。以后还有一些欧洲学者陆续写过蒙古族的历史与游记。18世纪前后,俄国设置了专门机构和人员,对蒙古族的历史、语言、文学进行研究,并派人到蒙古地区进行过考古和实地调查。19世纪以来,日本对蒙古学的研究很重视,相继组织了专门机构和人员,直到现在仍是世界上研究蒙古学的一支劲旅。从18、19世纪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学者撰写了蒙占族的历史、语言、文学、经济方面的著作和文章。自1959年到今,先后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召开了五次国际蒙古学学者大会,讨沦学术内容包括对蒙古历史、经济、语言、文学、文化艺术、哲学和中亚文明史等方面的研究,并成立了国际蒙古学学者协会。近几年来,日本、美国、苏联、蒙古、西德、澳大利亚等国蒙古学学者,到我国进行参观、访问和学术交流,促进了相互了解,并推动了我国蒙古学研究的发展。我国也派出学者到美国、日本和西德进行了参观与交流。  相似文献   

10.
搏克(蒙古族摔跤),是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各种摔跤运动中完整保持自己古老民族特色的一项体育运动.摔跤运动是人类早期活动中(上古原始氏族社会)就产生的既用于生产又用于生活的一种军事体育项目,是从生产劳动中演化而来的.搏克是蒙古民族长期与大自然搏斗的产物,是伴随着蒙古民族的形成、发展而生成、发展的.对蒙古民族的形成和壮大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13世纪蒙古帝国形成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1.
Areas of the world's three largest empires or states at any given time are listed at 100- or 50-year intervals, from 3000 b.c. on. Area measurement definitions and techniques are described. Major empire size has tended to increase, approaching the world's dry earth area in an approximately logistic way. This pattern suggests that a world state is still many centuries away. Sudden increases in empire size have occurred around 2800 b.c. due to emergence of cities, around 600 b.c. due to a power delegation breakthrough, and around 1600 a.d. due to a communication speed revolution. A graph of the world's largest empire areas throughout times offers somewhat novel perspectives on world history, making one realize the Western bias of many “world history” texts. Areas of 20 largest states that ever existed are listed. Subsequent papers will deal with historical periods in more detail.  相似文献   

12.
奴隶制度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是理解现代世界起源的关键之一,并尤其明显地体现为对美国历史的理解上。历史学界以往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将美国资本主义历史描述成没有奴隶制度的历史,将奴隶制度描述成非资本主义的。20世纪30和40年代,詹姆斯和埃里克·威廉姆斯论证奴隶制度对资本主义的重要性。但他们的研究成果被学界忽略了。20世纪70和80年代,经济学家斯坦利· L.恩格尔曼和罗伯特·威廉·福格尔研究了美国奴隶制度的动态性、现代性、收益性和扩张性。英国、巴西、美国和德国形成了研究大西洋世界奴隶制度的历史学者群体。尽管研究视角不同,但他们都强调奴隶制度是美国资本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运用全球史视角理解这一问题时,我们就对奴隶制度在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18世纪的奥斯曼帝国和19世纪40年代的西印度的向心性提出一种新理解,也可以理解这些地区在19世纪后半叶是如何克服对奴隶制度的依赖的。全球史视角使人们能以新的方式,理解奴隶制度如何成为工业革命的支配力量的。由此,欧洲工业化的能力最初完全依靠对西半球所侵占土地和所奴役劳力的控制。奴隶劳动是西方资本与国家的弱点,也是其长处。19世纪末叶,中亚、西非、印度、格鲁吉亚内陆和美国的农业生产者,被整合到全球性的棉花帝国里。棉花产业是全球性资本主义的路径。学界将处于全盛期的奴隶制度,看作西方世界经济的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13.
左少兴 《云梦学刊》2010,31(5):28-33
俄国德·谢·利哈乔夫院士说:"俄罗斯从来不是东方"("Россияникогда не была Востоком")。古代罗斯,在其历史发展初期(公元9世纪中叶),位于东欧平原一隅;后来(从16-17世纪直到19世纪)她逐渐"东扩",以至"地跨欧亚两洲"。尽管如此,莫斯科公国和俄罗斯帝国在历史上不曾是也不可能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联系东西方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的是欧亚大陆上的"丝绸之路"。因此,所谓俄罗斯人与"东方人"、"东方民族"在"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在"价值观、社会观、人生观等方面"彼此"接近"、"近似"、"相似",甚至"同出一辙"(代替"如出一辙")以及诸如此类说法,纯属牵强附会,不经之谈。  相似文献   

14.
罗伯特.B.马克斯在《现代世界的起源》中从全球的、生态的角度对现代世界的起源进行了非欧洲中心论的阐释。在罗伯特看来,1800年以前,世界的经济中心在亚洲,亚洲与欧洲地位的变化发生于19世纪始自英国的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纯粹由于便利的煤炭开采和殖民地,而在其他国家,政府起到了核心作用。走上工业化道路的西方国家把先进的技术应用于武器装备,对中国和非洲等地区进行疯狂掠夺,是这些国家工业资本主义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张箭 《北方论丛》2006,(1):85-89
1500-1501年卡伯拉尔率葡萄牙舰队远航印度,堪称地理大发现第一阶段仅次于三大航行的第四大航行。这次远航经过了欧美非亚四大洲,往返行程5.5万公里。卡伯拉尔远航开创了发现、殖民南美大陆和巴西的进程,重新发现了世界第四大岛马达加斯加。从此葡萄牙人在印度辟建商站立足插手,创建商业殖民帝国;同时开始在印度洋上打击摩尔人—穆斯林,由此开辟了反击反包围摩尔人—穆斯林的新战线,实现了当初的一个战略意图,问鼎印度洋霸权。  相似文献   

16.
王辉 《北方论丛》2021,(1):138-146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伊斯兰国家信贷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但研究表明,奥斯曼帝国金融业高度发达,而且还发展出与有息贷款功能相同的商业技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到了19世纪,帝国财政需要,欧洲贸易与商人融资的需求等因素使奥斯曼引进了西欧的一套金融体系,并经历了西欧国家控制金融发展的过程。后来,在土耳其青年党时期发展出一批由国内资本集团控制的一些区域性的银行,并建立了具有央行性质的奥斯曼国家信贷银行。奥斯曼帝国金融体系的这一近代转型历程,既是传统金融实践发展的自然结果,又受西方的影响。这一近代转型本质上是内生型的。  相似文献   

17.
张磊 《兰州学刊》2010,(4):141-144
果戈理是19世纪上半叶俄国著名的作家和戏剧家,他的创作对整个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果戈理作品中的人物塑造、讽刺手法等,为俄国作家所接受和继承,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后来的左琴科、布尔加科夫、纳博科夫等。  相似文献   

18.
Area changes of about 30 best known empires and states are compiled and tabulated. Superimposed and juxtaposed graphs (size versus time) help to visualize the relative size and location in time of these empires. Size-time integral, maximum stable size, adulthood date, and duration are defined operationally and are listed for 20 empires. A criterion is given for distinctness of successive empires. The size-time integral is a direct measure of an empire's impact on history insofar as that impact depends on sheer size and duration. The integral is largest for the Chinese Hsia-Shang, Egyptian New, Old, and Middle, Assyrian New, and Hittite empires. A world-wide territorial concentration index is tabulated. It increases during the period considered from 0.08 to 1.4% of the world dry land area.  相似文献   

19.
随着西力东渐的殖民贸易浪潮日益强劲,19世纪中叶以来日本横滨被迫开港,成为欧美国家与亚洲进行贸易的重要基地。欧美国家开通的东亚航线把横滨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紧密联系起来,中国人由此开始移住横滨并逐渐形成了华侨社会。日本横滨的华侨社会为当地经济文化的繁荣和中日友好往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黄波 《学术界》2012,(1):161-167,287
美国文学从自然主义文学开始至20世纪50年代异军突起,占据世界文坛重要地位,但文论界对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之后的发展脉络界定模糊,以至出现断裂感.分析美国社会史实可以论证,自然主义思潮进入美国后迅即嬗变为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主导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正是这种嬗变所产生的张力和冲突构成20世纪美国文学乃至文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迷惘的一代”为缘起、“垮掉的一代”为高潮,最终汇聚为美国反文化大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