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向新民 《浙江学刊》2007,(4):159-164
商业银行在与央行博弈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两类行为,即守制度行为和非制度行为。从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看,前者常常在央行对形势发展的预期之内,而后者却是央行最“头疼”的问题。贷款的羊群行为、集中行为和寻租行为是我国信贷市场上常见的三种信贷行为。这三种信贷行为为我国的信贷制度所不容,也是弱化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消除这三种信贷行为,就要取消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父爱”关怀,改部门银行为流程银行和完善银行公司治理;要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金融监管,支持其金融创新;要提高货币政策的艺术性,消弭商业银行的逆货币政策倾向。  相似文献   

2.
法律事实是引起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法律关系变动与权利变动,仅范畴不同。法律事实包括人的行为和自然事实。人的行为包括适法行为、违法行为和中间行为,其中适法行为包括表示行为(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和非表示行为(事实行为),违法行为包括侵权行为、债务不履行和其他违法行为,中间行为包括适法有责行为和放任行为。自然事实包括事件和状态。  相似文献   

3.
《求是学刊》2015,(3):71-79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公布实施,对于保障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在不动产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该条例并未明确登记机构登记行为性质。不动产登记作为一个整体,由当事人所实施的申请登记的私法行为和登记机构所实施的登记审查的公法行为共同构成。不能将作为公法性质的登记机构登记行为界定为民事行为中的补助行为。我国的不动产登记不能想当然解释为物权行为,从登记机构登记行为的性质、登记行为与补助行为的区别及补助行为功能角度分析,将登记机构的登记行为界定为补助行为,并不妥当。登记行为并非补助行为,并不影响登记机构因错误登记所应承担的民事侵权责任性质。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是自我伤害行为的高发群体,不良家庭是其产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基于自我伤害行为的现实要求和家庭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文章从家庭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个案、小组与社会工作)入手,提出具体策略与方法有效地干预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  相似文献   

5.
如何从行为视角构建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控机制,进而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食品安全风险与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的概念;其次,以行为为主线,从员工、企业和供应链环境三个层次构建了基于行为视角的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分析模型;然后,从行为视角分析了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形成的原因;最后,从规范、引导、激励与约束食品供应链环境、企业、员工行为入手,构建了“五位一体”的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包括执法机制、意识提升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追责机制和举报奖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申建平 《求是学刊》2002,29(4):80-82
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第七条规定的“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的区分原则”与德国法上的“分离原则”有着本质的区别。区分原则的内容实际上是合同成立生效、违约责任及物权法公示原则内容的体现。故“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的区分原则”不宜作为我国物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目前,刑法学界关于刑罚目的问题争论的主要原因在于刑罚理论基础的定位不清,即刑罚与行为中心主义、行为人中心主义的关系不清.传统刑法关于刑罚目的"报应与预防的统一"的界定仅仅是从行为中心主义理论出发的阐述.事实上,刑罚的理论基础应当是行为中心主义和行为人中心主义的统一.犯罪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为中心和行为人中心主义的统一.刑罚的理论基础研究应从刑罚的设定--量刑、刑罚的执行--惩罚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不能混为一谈.量刑与犯罪具有质的同一性,亦应以行为主义为中心和行为人中心主义作为理论基础,而惩罚则只能以行为中心主义理论作为基础.混淆量刑、惩罚与行为中心主义、行为人中心主义的关系就会使刑法理论、立法建构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8.
侵权行为法以其调整功能为导向,将行为限定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外在性予以表现、具足内在意思、并引起某种法律效果的举动之上;行为的主观要件不包括结果意义或行为意义上的效果意思,而是指与法律行为中行为意思与表示意思相对应的行为意思与行为意志;在对行为人最低限度意思能力和引起某种法律效果的要件设定上,侵权行为法通过行为较通过责任能力和损害的规定在立法与司法上更具妥适性。  相似文献   

9.
《求是学刊》2015,(5):87-99
我国与苏联有关法律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之论述,多数均将法律行为的合法与生效混为一谈。实际上,法律行为的成立并不以违法性为判断基准;法律行为是在成立要件中判断其是否成立,于生效要件中才判断其是否生效;法律行为经常与合法与否没有直接关系,"适法"比"合法"更能准确体现出法律行为的本质。《苏联民法》继受自《德国民法》,但缘于意识形态与计划经济的需要,苏联以国家意志取代了通过意思表示所形成的私法自治,因此认为合法行为才是法律行为。我国的《民法通则》以"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代替了"法律行为",此规定与理论难以自洽,在实践上产生许多变形,一直不乏学者批评。确认无效法律行为(民事行为)得以撤销,对法律行为的中立性与适法性等特质,有辅助厘清的效果。未来民法总则中有关法律行为的规定,将决定我们国家与民族的生活方式,法律人应为此奋斗。  相似文献   

10.
在农民工流动行为研究中存在着理论视角的对立,对深入认识我国农民工流动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容易造成对农民工流动行为理解的片面性.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特别针对行动与结构长久以来的二元对立,重新加以诠释并提出结构与行动两者的相生关系,为农民工流动行为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我国农民工流动行为选择表现为能动的主体和社会制度两者互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财税行为是财税主体实施的,能够产生财税法律效果,且需要财税法进行评价的行为.从主体上看,它涉及国家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行为,以及国家机关与国家机关之间的行为;从性质上看,它包括财税执法行为和财税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行为;从范围上看,它涵盖财政基本行为、收入行为、支出行为和管理行为,但不纳入财政监督行为.经由“主体-行为”范式,财税行为可以提炼出“决策行为-对策行为”的基本类型,前者指决策主体依法作出和执行财政决策的行为,后者指对策主体参与财政决策和应对法律规定的行为.决策行为和对策行为都需要接受法律评价,但二者在评价标准、重点及后果上存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
冷建军 《社科纵横》2011,26(6):109-110
人的自然属性确定了人的自然归宿,人的行为必然受制于"自然"的规范。本文以绘画为基点,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切入点,对"行为"与"艺术"予以分析,强调"艺术"、"艺术行为"必须遵循人的自然属性与自然规律,阐明不是所有的画家、艺术家的"行为"都可称之为"艺术"。  相似文献   

13.
羊群行为与有限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群行为是金融市场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对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本文探讨了羊群行为的发生与有限理性的关系,决策行为人采取羊群行为在主观上并不完全是非理性的表现.但由于受到内外部约束条件的影响,其决策行为必然表现为有限理性,而此有限理性是导致羊群行为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4.
哈贝马斯的言语行为理论在其社会批判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认为,社会秩序得以可能的基础是交往行为,而交往行为得以可能的基础是言语行为,因此,以言语行为为中介的交往行为是社会秩序得以可能的基础。为构建完善的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他的言语行为三重功能模式论。这个理论受到多方批判,其中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梅芙.库克教授的批判最具有代表性。哈贝马斯将言语行为区分为以成功为取向的策略行为和以达成理解为取向的交往行为,这对交往行为理论和社会的合理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先验语用学的区分是难以为继的。哈贝马斯将命令式言语行为也作为一个独立的言语行为类型予以阐述,这一点是存在问题的,因为哈贝马斯没有看到命令式言语行为所承载的权力要求实质上就是调节式言语行为所要求的规范正确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李平 《社会工作》2010,(17):37-39
小组基本情况 小组名称:"网开新天地"网瘾治疗性小组小组 对象:中学有网瘾倾向的学生 参与人数:7人(全部为男生) 小组目标 引导组员对上网行为进行理性 分析,检视沉迷上网的真正原因;帮助组员认识其行为对其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改变动机,  相似文献   

16.
朱荣科 《求是学刊》2002,29(2):44-48
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大部分理论问题 ,经过近 2 0年的讨论 ,已基本论证清楚 ,剩下的问题则是政府如何做。政府经济行为的成败将取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成败与速度。本文讨论政府经济行为悖论的表现、原因、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 ,意在总结经验和减少失误出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李为刚  刘永哲 《社科纵横》2008,23(10):155-156
逆反行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常常导致大学生偏离社会主流思想,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困境.本文深入分析了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的涵义和特征,逆反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和消除逆反行为的方法和措施.以期排解思想政治教育中遇到的难题,规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行为.  相似文献   

18.
王菊娥 《唐都学刊》2002,18(2):125-128
语言的形式与功能之间并非总密切相关。交际实质上是一系列的交际行为或言语行为 ,而任何言语行为由最少两种或典型的三种分行为组成 :非语内表现行为、语内表现行为和言语表达效果行为。分析言语行为以及语言的各种功能有助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掌握如何利用语言知识来实现语言的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19.
邓洪洁 《社会工作》2011,(14):60-63
本文对偏差行为生的界定、特征、形成原因进行了梳理,在综合分析初中偏差行为生的特质、当前对偏差行为生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不足之处及小组工作方法介入的优势的基础上认为小组工作方法是帮助初中偏差行为生成长的一种有效方法。然后,文章从小组工作方法的介入要点出发,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一个初中偏差行为生的小组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经验,探讨小组工作在帮助初中偏差行为生的具体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行为:定义分歧与本质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国际流行的新兴学科,国际学术界对消费者行为的定义众说纷纭以至于消费者行为的本质特征至今存疑.本文以比较系统地研究西方学者各种理论观点为基础,进一步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上将消费者行为的本质特征界定为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