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尔斯通过对以契约论为基础的正义原则与以功利为基础的正义原则的比较,提出了以公平的正义为基础的分配正义原则。罗尔斯的分配正义,不仅仅指经济领域的简单的物资分配,还包括对政治权力等其它社会资源的分配。其所要求的正义不仅是一种算术上的平等,而且是一种比率上的平等。罗尔斯的正义观是以义务论为基础的平等正义观,对善与正当孰更优先问题的回答,是罗尔斯构建自己正义理论的基础性前提。罗尔斯的分配正义原则把制度正义作为理论的基本指向,强调平等的自由权利,在承认且允许有不平等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对不平等的限制,这对于解决我国当前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原初状态与本体世界、相互冷淡与意志自律、正义原则与绝对命令的对应方面,正义论类似康德的道义论;但在本质上,在价值起点、价值结构、价值目标等方面,正义论与道义论之间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因此正义论既非道义论,也非契约论,而是混合论。 相似文献
3.
正义的原则与证明--罗尔斯正义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尔斯的正义论是二十世纪政治哲学领域里程碑式的理论建树。通过原初状态及相关程序,它在更高的抽象水平上为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提供了功利主义之外的社会契约论基础上的论证。其两大正义原则———平等自由原则和机会的公平平等与差别原则———既贯彻了自由主义的基本精神,又表现了对于弱势群体的眷顾。然而,罗尔斯的主要论证手段并不充分,却又多少有些多余。而且,两个正义原则有可能导致权利目的论,从而违背了其平等自由协调共存的权利法则优先的理论初衷。 相似文献
4.
罗尔斯在《正义论》第二编中,以平等的自由为切入点,考察正义原则所产生的义务和责任。他首先用正义原则四个阶段的序列来阐明平等的自由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然后阐释了两个正义原则必须同时运用,才能确保对自由与良心的平等自由实现。同时,他强调,相对于平等而言,自由更具有优先性。在此,罗尔斯对正义原则的运用,就体现为在自由得以保障条件下的实现平等的一种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5.
罗尔斯从伦理道德角度阐释了正义思想包括两个原则:自由优先原则,机会均等与差异补偿原则。在他看来,两个正义原则既是社会和个人的道德原则,也是道德正义的基本原则。这种与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有一定交集的道德正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传统伦理学研究的不足,也给“中国梦”及其正义实践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天津社会科学》2017,(3)
在不少人的思维认知中,甚至是一些学者的认知中,平等与正义近乎于是两个同义词,至少是近义词,平等即是正义的,不平等即是非正义的。其实对平等与正义关系的这种诠释,从人类社会历史的维度上看,是不正确的,这是一种非历史的观点。在所有的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等级制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恩格斯所指出的,在古代不平等比平等更重要。只是到了西方近代,平等才成为了社会正义的一项普遍性要求,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主体是自由的,而且要求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必须是平等的。没有自由与平等,就不可能有商品经济,平等作为正义的要求是商品经济的必然要求。平等与正义都是历史性概念,平等与正义之间的关系也是历史性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改革开放法制实践,建构了新的权利理论"试错权作为母权论与相互赋权论",认同"社会性个人、试错权优先于善"的观点,并在批判罗尔斯正义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容错的正义原则":(1)人人拥有平等的母权试错权。试错权是具体的、历史的、情景化的权利,由此形成的生命权、自由权等子权种类与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可以是不同的;(2a)相互赋权原则。个人出于功利的目的,将试错权让渡给天赋较强者,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子权与利益。个人可以将不同领域的试错权让渡给不同的社团,形成"多元分配、多元赋权的社团"组成的社会;(2b)人人拥有平等的试错权以及相互赋权,故而社会出现的公共职位向所有参与赋权的个人开放。但不同个人试错能力不同,因此需要选拔试错能力较强的个人担任公职。 相似文献
8.
作为罗尔斯正义论主题的社会基本结构,强调政治制度优先于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这事实上是对政治哲学的制度传统的回归。与此同时,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所主张的历史、文化和制度对政治行为的“锁定”性作用,也是对古典主义政治学传统即制度的“重新发现”。将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与罗尔斯正义论融合,可能将政治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即新古典主义政治学,基本特征是制度中心论、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合一性以及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方法论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罗尔斯与诺齐克分别是当代新自由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代表人物。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论强调平等,而诺齐克的权利正义论则强调自由。两种正义论既有分歧,又有相通性,他们都在为现代社会提供一种更为公平合理的社会发展方案。重视和研究这两种不同的分配正义模式,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思想史探讨正义概念的基础上,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在古典自由主义传统基础上和设定的背景中,超越古典契约论,从道德人出发,确定了正义的自由平等权利的基本内涵。从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的理论预设出发,在两个差别原则和优先性原则中,罗尔斯向我们展示了理解正义概念的多重维度。作为现代自由主义代表的罗尔斯的正义观遭遇来自古典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批评,在此基础上,罗尔斯的回应也进一步丰富了理解其正义概念的维度。 相似文献
11.
罗尔斯正义理论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讨论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道德基础问题。它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 ,正义理论的核心是两个正义原则 ,而两个正义原则是通过“原初状态”的程序设计来加以论证的 ;第二 ,这种程序设计是契约论的 ,是对两个正义原则的道德证明 ,同时罗尔斯也建立了一种新契约论 ;第三 ,桑德尔正确地指出这种契约论的道德基础是自律性和互惠性 ,但他对罗尔斯的批评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2.
沃尔泽以一种不同于传统自由主义的方式,对正义的分配做了一种广泛的、平等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解释。在沃尔泽看来,政治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对一组社会善应该如何分配的问题。不同的物品应遵循不同的分配原则,即多元的正义、复合的平等。 相似文献
13.
罗尔斯和诺奇克分别提出了公平正义论与权利正义论。这两种不同的正义模式既有分歧,又有相通性。作为当代新自由主义者的罗尔斯和古典自由主义者的诺奇克都旨在为现代社会提供一种更为公平合理的社会发展方案。重视和研究当代这两种不同的正义模式,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正义观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庆国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9,11(2):49-53,59
公平、公正、正义和平等的意义相近,它们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和相通性,在特定的境况下,甚至可以互换或者交替使用。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领域中,其适用对象和含义又是有区别的,或者说是各有所侧重。在很多情况下,它们之间更是一个相互缠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作为罗尔斯政治建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渊源,康德的超验理想主义展示了非凡的思想魅力.康德对无知状态的描述虽然简单、粗略,但却为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思想描绘了最初的轮廓,他的道德建构主义倾向深刻地影响和启发了罗尔斯,他的普遍意志形式启发了罗尔斯一般性的正义原则.但康德将自己的任务定位为一种事后分析,分离出一种先验的道德要素,而不是论证这些要素,这为罗尔斯预留了政治哲学的宽广空间.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现代化》2015,(6)
在《正义论》中,罗尔斯从民主角度以"正义的两个原则"重新阐释了自由主义关于自由和平等的理论,坚持个人基本权利平等不受侵害,通过差别原则的再分配提高最不利者的经济收入,试图将民主从政治领域发展到经济领域,对差别原则进行"民主的解释",并坚持机会向社会成员平等开放,使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受到公平的待遇,从而扩大了民主的范围。罗尔斯主张从民主角度保护个人权利,既反对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又反对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精英式统治。此外,罗尔斯在政治自由主义基础上提出"重叠共识",进一步探讨了关于当代多元价值背景下的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方向,对协商民主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和探索。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对于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罗尔斯正义理论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一种原则的自由性 ,即一种自由原则是不是真正的自由原则 ,取决于人们是否一致同意 ,因而是主观、随意、偶然、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它是个契约论问题而不是价值论问题。反之 ,一种原则的正义性 ,即一种正义原则是不是真正的正义原则 ,则与人们是否一致同意无关 ,而完全要看这种正义原则是否通过正义的价值标准而从正义的价值实体推导、制定出来 ,因而是客观的、必然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它是个价值论问题而不是契约论问题。罗尔斯的错误就在于把二者等同起来 ,由正义原则的自由性的证明是人人一致同意而得出结论说 :正义原则的正义性的证明是人人一致同意。这样 ,正义原则的正义性便是主观、随意、偶然、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了。 相似文献
18.
19.
在当代平等主义正义论的语境下,一方面,凯·尼尔森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建构了其本人的平等主义正义观,并试图通过条件平等的正义诉求来实现更具实质性的平等,这体现了凯·尼尔森平等主义正义理论探讨正义方式的独特性;另一方面,由于凯·尼尔森坚持道德平等的理念,使得他的平等主义理论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折衷主义的倾向。他试图将所有最好的东西都拼凑在一起,却没有清楚地阐释相关的细节,并不能对条件平等的目标达到更加清晰和明确的认识。凯·尼尔森基于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建构的平等主义正义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的理论活力与思想的深刻性。对凯·尼尔森的平等主义正义思想进行考察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关于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的内在意蕴的理解,而且对我们建构社会主义的正义理论体系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当代政治哲学关于平等理论范式的争论一直是我们审视当代政治哲学发展变化的理论视角.在诸多的平等理论范式中,罗尔斯的"民主的平等"则与众不同.罗尔斯的平等范式是由制度观念的"民主的"词义来修饰和界定,而其他平等理论范式则是以具体的善如机会、资源、能力或权利来修饰和界定.为什么要用"民主的"一词来界定平等,而且"民主的"在其平等观念中究竟意指什么,这是罗尔斯本人也没有解释和说明的.本文旨在从罗尔斯的文本里和后来相关的有限的论述中捕捉"民主的平等"所包含的深刻意义.文章指出,罗尔斯把先行的基本的民主政治理念、解决不平等的分配正义理想和整个社会正义原则所表达的制度规范一起融合于"民主的平等"解释之中,构成了他运用"民主的"一词修饰和限定其平等观念的内在的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