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凤美 《21世纪》2001,(7):48-49
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由基督教卫理公会创办于1839年,是世界上第一所正式注册的女子大学。校舍座落在佐治亚州梅肯市郊外的山坡上,四周林木葱葱、芳草茵茵。学校规模不大,在校生不到百名。90多年前,来自中国上海的宋氏三姐妹霭龄、庆龄和美龄就读于此。当时,中国女留学生可谓凤毛麟角,一家三姐妹同在一校,一时传为佳话。 三姐妹的父亲宋嘉树,广东文昌人,是孙中山先生的密友之一。宋氏 夫妇有3女3男 共6个子女,他 俩都笃信基督教,认为男女应受同等教育,因此,3个女儿从小就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宋庆龄在1900年7岁…  相似文献   

2.
一、鲁迅来中山大学前的背景中山大学的前身是广东高等师范,后改称国立广东大学。孙中山先生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的演说,就是在广东大学钟楼礼堂做的。一九二四年冬,孙中山北上,次年三月病逝北京。一九二六年秋,为了纪念孙中山,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广大原来的校长邹鲁(邹海滨,广东大埔人),是孙中山的秘书,后来参加了西山会议派。一九二五年秋季开学时,学生把邹鲁赶走了。当时校内两派斗争很激烈。左派学生组织叫新学生社,郭瘦真当社长,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领导的。还有国民党领导  相似文献   

3.
50年代初,中国驶南亚印度、缅甸、巴基斯坦三国大使馆有三位年轻的秘书:一等秘书毕朔望、宫达非和三筹秘书周南。该时,他们正当凤华年少,宫达非年长毕朔望一岁,不过三十挂零,新婚燕尔的周南则年方材二。数十隼弹指一挥矣!他们后来都在备自舞台上崭露头角,一展身手,毕氏久负盛名于文坛,宫氏熟洁非洲事务,周氏更是独领香江凤骚,阅尽紫荆朝霞。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评传》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生命的施烈士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耗时两年,用英文撰写,于1928年完成的学位论文。孙中山逝世后,施氏用了近16万个汉字写就的这篇著作,既比较概括地叙述了孙中山的生平,包括他取得的成功、遭受的挫折和失败,又客观地介绍了当时国内外对孙中山的评价,并通过对事实的分析提出了作者对孙中山的基本看法。对孙中山的传,即生平,作者写作时基本上以岁月为顺序,并按孙中山一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几件大事为主线,分别设了1911年(辛亥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从“二次革…  相似文献   

5.
知识之窗     
孙中山与我国植树节 三月十二日是我国植树节。这一天实际上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逝世纪念日。 在我国近代史上,极力倡导植树造林的政治家,首椎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喜爱植树。他的故居生长着那棵年已一百一十岁的檀香山酸豆树,是年仅十七岁的孙中山,在一八八三年从美国檀香山留学回乡时,带回并亲手栽种在故居院内的。  相似文献   

6.
爱国民主诗人柳亚子(1887—1958),江苏吴江人。他年才二十岁时,就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献身于辛亥革命,曾任孙中山的秘书等职。清末民初,他与陈去病等创立南社,作为同盟会的外围组织。社员有黄兴、床教仁、廖仲恺、沈钧儒、沈复生、邵力子、马叙伦等。立志以诗文为武器,投向时代斗争的洪流。  相似文献   

7.
《成才与就业》2014,(17):36-37
安迪从贵宾接待室出来经过秘书室时,主席办秘书凌洁叫住他:“老领导,Macy副主席让秘书捎来话,这边结束后请您到她那儿去一下。”’“谢谢,我这就过去。”安迪笑着回答道。“90后”凌洁是个高挑美女,皮肤白皙,说话时始终面带微笑。凌洁之所以叫安迪为“老领导”,是因为她是由安迪直接从某师范大学招聘而来的,在行政部实习期满后,于去年夏天正式与公司签订了三年合同。由于凌洁勤奋好学,人又聪明美丽,颇得上上下下欢喜。今年初,主席办需要增加人手,左挑右选没有一个入主席法眼的,结果安迪只得走内部挖潜的路线,推荐凌洁担任主席的行政秘书。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1893—197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字润之。湖南湘潭人。1914年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18年4月,在湖南发起组织新民学会。1919年创办《湘江评论》,任主编。1920年秋在长沙创建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8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10月,任中共湖南支部书记。1922年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1923年6月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秘书。1924年初,参与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工…  相似文献   

9.
1990年,南京市玄武区主办的“两岸情”书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隆重展出。一幅由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书写的“金陵春色无限好,两岸诗书一线通”条幅跃然其中,引人注目,而实现陈香梅参与活动的使者,就是曾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温良之女、陈香梅女士的婶婶、玄  相似文献   

10.
“开放主义”乃孙中山研究中的热门话题。纵观研究成果,有的学者将“开放主义”与学习西方等同起来,认为“开放主义”包括了孙中山学习西方的全部内容(含政治、经济、事军、思想文化等诸方面);有的学者虽将“开放主义”定位于经济领域,但对其内涵语焉不详。为此,笔者阅读了孙中山的著作、年谱,试就孙中山的本意,对其“开放主义”作一诠释。一、什么是“开放主义”1912年4月17日,上海中华实业联合会集会欢迎孙中山,并选其为会长。孙中山在会上发表演说.提出了“开放主义”。他说:“中国乃极贫之国,非振兴实业不能救贫。仆抱三…  相似文献   

11.
论古代秘书的界定杨剑宇界定古代秘书官吏和秘书机构,是秘书史研究的起点。自八十年代初期始,各种秘书著作和不少秘书史话类文章中,时有将这一界定扩大或移位的现象。扩大者,如将古代除武官以外的大部分交官部视作秘书;移位者,如将东汉桓帝时创役的、专掌保管皇宫中...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道德作用、道德标准、道德修养三个方面,论述了孙中山和毛泽东伦理思想的相通之点和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合理地说明了毛泽东对孙中山伦理思想的继承与超越,指出孙中山伦理思想是毛泽东伦理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3.
周晓青,26岁,司龄3年,曾经职位:推广部秘书、生产部秘书、设计部秘书、销售部秘书,现职位:前台塑料行政部秘书。此女貌似天仙,口似利剑,为各主管头育者也。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统一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统一思想邓辉民族统一思想是孙中山“民族主义”的重要内容。过去史学界有不少同志在论及此问题时,往往简单地把“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归纳为孙中山关于民族统一所依据的一贯思想和基本原则,具有继承性与连续性。其实,孙中山民族统一的思...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不赞成《临时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在向南京临时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时,提出了限制袁世凯,巩固辛亥革命成果的三个条件,其中之一便是新大总统必须遵守临时参议院即将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同年3月11日,孙中山在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前,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这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孙中山便把临时约法视为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16.
《湘潭工学院学报》2006,9(2):F0002-F0002
逢先知,中国著名毛泽东研究专家,中共党史研究专家。1929年10月生于山东胶县,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毕业于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历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见习秘书,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研究人员,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中共中央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毛泽东著作研究组副组长,全国党史研究会第二、三届副会长。中共十三至十五届人大代表;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7.
正在追随过孙先生的众多保镖中有两名佼佼者,即号称革命女侠的尹锐志、尹维峻姐妹。尹氏姐妹是光复会成员,秋瑾的战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通电就任了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是日,南京城中各界人士喜庆五族共和,市民们载歌载舞,弹冠相庆,一派祥和吉庆之气。上午孙中山先生在临时参议院举行了就职典礼,下午带领一名文职秘书信步走出总统府沿街体察南京城中的民气风情。由于路途不熟,随着人流到达了南京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50年代至70年代关于秘书工作的重要观点包括四个方面:一、提倡调查研究,要求秘书必须发扬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二、不要秘书代劳,领导干部要自己动手起草文件;三、重视人民来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四、必须注意保密,一切秘书都要强化保密意识  相似文献   

19.
赖世璜与孙中山的关系分两阶段:两次追随孙中山:在1911.10-1922.9、1923.1—7的将近11.5年中,站在孙中山阵营中为民主革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两次背叛孙中山:在1922.9-1923.1、1923.7—1926.8的3.5年里,离开了孙中山依附于陈炯明与北洋军,成为割据闽西赣南的小军阀。  相似文献   

20.
1887~1892年,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今香港大学医学院前身)学习。当时,被誉为香港“华人领袖”的何启正是西医书院的创办人。何启与孙中山的这段师生之谊,使孙中山受到何启很大的影响。孙中山曾说自己“受惠于何启之教”①。过去一些学者对此有所论析②。本文认为,何启不仅对孙中山早年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在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中,他甚至充当了代言人,而且“他的许多具体建议很快进入了孙中山的政治辞典”③。但在经历了挫折之后,孙中山最终在吸取何启思想中的进步因素的基础上,摒弃其消极影响,坚定地选择了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