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情多味精明诗阳春三月,莺飞草长的时节,中华民族又迎来了一个很有人情味的清明节。缅怀先烈、祭奠英灵、寄托哀思是清明节的主要内容。“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从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的这首《清明野望吟》诗句中便可管窥一斑。民间流传的一首《清明吟》更把生离死别之情刻画得十分动人:“又是一度清明至,道路泥泞人伤悲。死者魂魄已飞散,人作古黄土葬  相似文献   

2.
戴柳、插柳风俗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的戴柳、插柳风俗流行的地域、时间、内容、功用等进行了分析归纳,着重探讨了戴柳、插柳风俗的原始功能意义,认为它是由古代先民植物崇拜、生殖崇拜发展演化而来的一种民俗事象。  相似文献   

3.
清明杂思     
暑假闲暇,教儿背诵唐诗宋词,偶吟到韩栩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又吟到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不由勾起对清明的杂思。  相似文献   

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绝句《清明》,千百年来为世人所传诵,“杏花村”也因此而闻名。妙在经这牧童遥遥一指,竟指出不少争议来。《清明》诗里的“杏花村”,究竟该指哪里,笔者试图对此略呈管见。《清明》这首诗,在唐人编的《樊川文集》、宋人编的《樊川集·别集》、《外集》、清人编的《全唐诗》里都未曾收录。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新唐诗三百首》,选录了这首诗,并附有简短的说明:杜牧这首《清明》诗,最早见于南宋谢枋得编的《千家诗》,谢枋得认为是杜牧的作品。明代诗论家谢榛在其《四溟诗话》中也认为是杜牧的作品,清人冯集梧在  相似文献   

5.
清明话民俗     
清明是阴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孝经纬》称作:“万物至此,皆洁齐清明。”这个节气的第一天,便是我国民间习俗中的清明节。传说春秋时期,公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逃亡十九年,回国后当上了国君,称为晋文公。他即位后封赏曾与他一同逃亡的大臣,独忘了割股以进食的忠臣介之推。介之推遂与其母隐居绵山。后有人向晋文公提起介之推,文公懊悔,亲自往绵山寻找,不得踪迹,便  相似文献   

6.
清明节,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易通卦验》中说,春分加15日为清明。《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前继春分,后启谷雨,是农历24节气之一。此时,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正是春耕春种的好时光。正如古诗写的"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相似文献   

7.
清明与文明     
“清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淳风化俗的特殊印记,是一种通过怀念反省的精神遗存来提升人性善良与美德境界的追思节El。近年来,社会上将清明作为民俗遗产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很高,往往是继承了“遗产”却遗弃了“文化”,对清明人本精神和人文情怀关注不够。与其清明“申遗”,不如给清明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恪守文明的底线,借助清明文化的内涵,升华我们文明标准的底线。  相似文献   

8.
清明缅怀     
一年有一个四月,四月有一个清明。 清明啊,在二十四节气歌里,你是一个跳跃的 音符;在《唐诗三百首》中,你是杜牧笔下优美的意 境。清明啊,对于我们,你又是个特别的日子--不 论天气是阴是晴,心头总萦绕着哀思,分外凝重。 广袤神州,今又清明,炎黄子孙用各种方式缅 怀先烈,祭悼亡灵。迈着轻轻的步履,我们来到烈士 陵园,向英雄的墓碑献上束束鲜花,表达对他们的 崇敬。此时此刻,不要说眼前是一座座坟茔,那是一  相似文献   

9.
《清明》诗随《千家诗》问世以来,千载传唱,因其风格与杜牧诗风浑然一体,人们认可为杜牧诗。最近有人以《樊川集》中未收此诗,怀疑为他人伪作。怀疑当然可以,但不足为据。因为古代历史资料中,长期佚失而偶有发现的现象是不少的。《樊川集》中没有,应该允许《千家诗》的编者发现。如果没有可靠的历史资料来确证《清明》诗非杜牧作,仅凭怀疑、推测是不能服人的。  相似文献   

10.
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二字究指何义?这是关于命名问题争论的焦点。这里对其他说法暂置勿论,仅就孔先生之说再作一些商榷。 孔先生在《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一文中,曾说该画的节令不是清明节而是中秋节前后的景色,那么“清明”指什么呢?提出了一个清明坊说,并说:“这样一来,《清  相似文献   

11.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快到了。这不由得不使人联想起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清明》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句可谓清丽生动,脍炙人口,千年传诵,久盛不衰。它既有阳春白雪之雅,又有下里巴人之俗,登大堂,入里巷,历  相似文献   

12.
“清明节时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此诗脍炙人口,吟咏不绝。清代著名学者,《四库全书》总编篡纪晓岚却有不同看法。他说此诗“不够简炼”,说既是“清明时节”。自然“雨纷”,何须多言?“行人”定在“路上’,不在“路上”,何谓“行人”?“借问酒”,不“借问”也有借问之意,无须指明。  相似文献   

13.
诗意清明     
海燕 《山西老年》2014,(4):53-53
又至清明,凭吊故人、遥寄哀思,悲戚戚,意绵绵,泪涟涟,无限情思满心田!唐朝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  相似文献   

14.
又到四月清明。清明,风和日丽,百草萌发,万木争春,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古今文人墨客见景生情,吟诗作词,留下不可计数的佳作名篇,读来韵味无穷。在众多的佳作名篇中,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是脍炙人口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语言隽秀,情景交融,深入浅出,令人身临其境,堪称千古绝唱。清明,是人们缅怀先人进行祭扫活动的时节。描写古代清明扫墓的诗词自然比较多,也不乏名篇佳  相似文献   

1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语言朴素、流畅的七绝历来被认为是杜牧的作品,吟唱起来几乎老幼皆知 特别是诗中的“杏花村”早已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诗词爱好者们就在地图上翻山越岭地寻找起“杏花村”来了。最近,《北京晚报》连续登载了两篇文章,专门研究“杏花村”。署名英爽的《“杏花村”辨》认为:我国产酒的杏花村有两处,一在山西汾阳,一在安徽贵池,杜牧诗指的是贵池杏花村。(见一九八○年八月十五日《北京晚报》)由李书磊撰写的  相似文献   

16.
清明之清     
孙丽丽 《社区》2022,(7):60-60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一场又一场的春日细雨,让万物清朗明净,春光也明媚如水。古人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所以叫做“清明”。清明,既是祭祀先人.缅怀逝.者的日子,也是草长莺飞的时节。泥土泛着清新的气息,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油菜花开如画卷,柳条儿在春风里轻摆,柔媚得如少女在轻歌曼舞,小鱼儿在水中绿柳旁悠然地打着圈,涟漪如流光。  相似文献   

17.
15.寻常百姓丹阳陈辅每岁清明过金陵上冢,事毕,则过蒋山,谒湖阴先生,岁率为常.元丰辛酉癸亥两岁,访之不遇,因题一绝于门,云:“北山松粉未飘花,白下风轻麦脚斜.身似旧时王谢燕,一年一度到君家.”(《宋诗话辑佚》上,第6—7页.)按:“北山”即钟山之别名,南齐孔稚圭《北山移文》:“钟山之英.”“白下”亦金陵之别称,《旧唐书·地理志·江南道》:“武德……九年,……改金陵为白下县.”均应加地名号.  相似文献   

18.
在茅盾的全部创作生涯中,写剧本只有一次。这唯一的一次,便是写作话剧《清明前后》。 写小说多年的茅盾,为什么会在抗战胜利前夕突然写起剧本来呢?他自己说过,使枪多年,换把刀来试试。就促动他写这个剧本的直接原因说,他在《〈清明前后〉后记》中说道:“学写剧本,这还是第一次,主要是受了朋友们的鼓励。”这里所说的“朋友们”,指的是“中国艺术剧社”的主持人及剧社的其他几位同志。 中国艺术剧社成立于一九四二年,是在党和周恩来同志的直接关怀下组建起来的,是当时占领重庆戏剧舞台的主要演出团体,差不多包括了战斗在重庆的大部分著名话剧艺术工作者。主持剧社工作的,有于伶、金山、宋之的等活跃在当时剧坛上的几位干将。他们组成一个有五位成员的执委会,轮  相似文献   

19.
寒食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宋人康节先生《春游吟》诗日:“人间佳节惟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由此可见这个节日在古代的重要地位了。寒食节在清明前三日,上古旧俗;节日期间禁火、冷食,故又名冷节。自魏晋以来,这个节日的前一天,人们都用米粉蒸枣糕,用面蒸枣饼,插上柳枝,放在门楣之上,呼为“子推燕”。在节日这一天,人们纷纷出城上冢扫墓。寒食上冢和清明不同,民间风俗,“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冥帛于空中,谓之‘擘钱’。”节日里还有不少游乐活动,如蹴鞠(踢足球、打马球),荡秋千,斗鸡卵等,直到明清时仍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清明既有为先祖扫墓添坟的庄重肃穆,又充满了踏青游玩的欢声笑语,是一个富有传统特色的节日。今年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二个年头,在这个小长假里,人们在祭奠祖先、缅怀先人后,趁着小长假出门购物、踏青游玩。经济危机似乎并未影响到这个流传了2500多年的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