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这是一个被炒着的话题,冷热相夹。冷的是现实的抵触,热的是现象的冲突。“不管红绿灯,凑够一撮人就敢走”,这种被称为“中国式过马路”的做法,这段时间来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同时也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共同关注。这种现象几乎不问断地在每个城市路口上演,而在村道、城郊接合部可能更为频繁。我们在指责行人“从众心理”甚至上升到道德谴责的同时,是否想过行人为什么这样过马路?有人认为,“中国式过马路”,最大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路权分配以及信号灯设置的“无礼”,也有一些刚刚进城的新市民,对信号灯的“无视”。在一些本该设置方便行人的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的地方,却被一道道高高的护栏隔断,让行人过马路只能舍近求远或“翻山越岭”。行人在人行横道正常过马路时,有多少车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给行人让行?有多少车辆没有给行人让行而受到过相应的处罚?所以,“中国式过马路”不能一味指责“素质低”,也不能仅仅“一罚了之”,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行人敢冒生命的危险而上演着中国式过马路?中国自古以来崇尚“礼让”。所以有人认为,我们需要完善的,是我们的交通管理相关制度、法律法规以及加强对行人交通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这不一定是高素质的保障,却是高素质的前提。安全是入的基本需求和保障,交通安全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民生。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我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务必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科学化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因为事关民生,而民生无小事。 相似文献
2.
最近,报道一提起"中国式过马路"就会让记者想到最初的那条微博。微博图片上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由此而引起的"整治风暴"也随之在各地展开。曾有多年交警执法经验的北京市公安局冯庆凯警官在接受《21世纪》采访时表示,"中国式过马路"久治不愈,除了行人"法不责众"的心理,更多是因为一些行人对交通规则 相似文献
3.
毋庸置疑,行人无视交通信号是明目张胆地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不管是批评教育还是适当的经济处罚都不为过。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远不是一句行人"有规不遵"便能解释。一些城市交通信号灯、斑马线等设置不合理,道路发展更多的是为缓解机动车迅速增加带来的交通拥堵而考虑,造成了"中国式马路"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