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人才经济互动规律告诉我们:人才流动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经济的大发展必然伴随着人才大流动,人才大流动推动着经济大发展。目前,农村小康建设需要各式各样的大批人才;县级机构改革需要精诚分流大批人员。前者,人从哪来?后者,人到哪去,怎么个去法?如何实现小康建设与机构改革的“对接”和“沟通”,就成了实践中具有探索价值的课题。(二)怎样才能使小康建设需要的人才从机关中流出来?这是实现“对接”和“沟通”的着力点。对此,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探索之一:把农村作为一级任职层次,…  相似文献   

2.
一、目标与现实到本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我国的第二步战略目标,要实现小康目标,关键在农村。因为我国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农村经济基础脆弱,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也正是基于此,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明确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同时号召全党加强对农村工作、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导。根据中央决策,我省几年来围绕小康建设抓试点,抓典型,总结经验,制订规划,组织召开全省小康建设大讨论和工作会议,利用一切手段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现在全省上下思想统一、认识明确、信心足、决心大.小…  相似文献   

3.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任务,要实现全国的小康就必须实现农民的小康,要实现农民的小康就必须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要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即:从管理生产为主转变为管理市场为主,从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调控;从命令性的管理转变为服务性的指导。从“只管种不管收,种了无用倒河沟”转变为“种前找市场,种中讲科技,出售凭合同”。政府要引导和指导兴办旨在服务农民的村级集体经济实体,引导农民自愿入股参与经营。即“政府搭台,农民唱戏”。  相似文献   

4.
反腐败斗争是广大读者关心的热点问题。为此记者就河北省反腐败工作的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和下一步的工作部署等问题,走访了河北省纪委副书记杨玉忠同志。杨玉忠副书记在百忙中欣然接受了采访并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记者:杨书记,首先请您谈谈党中央作出反腐败斗争决策和中纪委二次全会对反腐败工作做出具体部署后,我省是怎样贯彻落实的;杨玉忠:党中央就反腐败斗争近期的任务作出决定和中纪委二次全会后,省委、省政府迅即召开了联席会议,研究贯彻落实的行动方案。1993年9月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会上…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全面部署,把“三农”问题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了深刻论述,这对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我认为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理论突破,这个提法跳出了传统的把城乡经济社会相互分割,单纯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局限,把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放到一起,统筹进行考虑,指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针;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是推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方向;提出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和最终落脚点。这个论述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贯彻十六大精神,一定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来展开,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3,(50):M0001-M0001
习近平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  相似文献   

7.
王建华  袁木 《决策探索》2004,(12):46-46
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工作,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利益,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如果没有农村文化的繁荣,先进文化建设是不完整的:如果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面的小康社会。农村文化建设,要坚持政府扶持与发挥农民自办文化积极性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建立起长效的农村文化投入机制.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就事论事。十五届三中全会在强调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时,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农村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提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围绕“一个中心”,即紧紧围绕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建设“一个目标”,即建设小康目标;“综合建设”,即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农村经济工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这是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党的中心工作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离不开这个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尤其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王治通 《决策探索》2005,(11):32-34,42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通过今后20年的奋斗,逐步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转化。其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这十几亿人口中的大多数,约有8亿是农业人口,低收入者中的绝大部分也集中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三农”问题是中国未来现代化必需完全解决而不能回避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把解决“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在2003年1月份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重点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进一步阐述了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要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关键还是发展农村经济,核心问题是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一)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 1.农民收入的增加受体制和制度的制约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过剩的农  相似文献   

11.
盛娅农 《决策导刊》2006,(12):25-26
重庆市新农村建设“千百工程”全面启动以来,石柱县紧紧围绕“小康农村、生态农村、和谐农村、文明农村”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找准农民的“盼点”和工作的“干点”,以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完善、农民培训转移、公共服务共享、村治民主管理”五大工程为抓手,以“建设有规划、推进有示范、村村有指导、投入有保障”四项上作措施为保障,因地制宜地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2.
杨青 《咨询与决策》2004,(10):79-79
科技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因素,是城乡差别的“变速器”。科技兴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并没有有机结合,主要原因在于:干部的科技认识游离在头脑之外;科技成果游离在实践之外;农技人员游离在农村之外;“三项”经费游离在项目之外;工作实绩游离在干部考评之外。  相似文献   

13.
廖世忠 《领导文萃》2006,(10):26-30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各级财政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积极筹措资金,增加“三农”投入,完善财政体制,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优化支出结构,转变支农方式,在支持“三农”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力促进了我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监测报告,福建省2004年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39.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8位,走完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2/5路程,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十五”…  相似文献   

14.
《决策探索》2009,(19):9-9
我到乡下调研,农民讲,他们现在有“六盼”:盼农村社会治安好,生活和生产有安全感;盼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坚决查办涉农职务犯罪;盼送法下乡,提供法律服务;盼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主持公道;盼基层执法公正,伸张正义:盼畅通诉求渠道,方便举报、控告、申诉。这“六盼”提得实在好,都说到了要害,讲到了根本,我说这是农民给我们检察机关开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5.
傅鹏 《决策探索》2003,(3):11-14
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这种观点不仅符合我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基本国情,也符合我国农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16.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三农”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增加收入。我国是农业大国,有7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相似文献   

17.
2月1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共“十六大”期间,中央电视台请专家讲解“十六大”精神,在讲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讲了家富才能国强,其中提到一句“只有小河有水,大河才能满。”这使我十分感慨。1961年春天,当时新华社各省分社同时是《人民日报》的记者站,我作为山西分社的农村记者到《人民日报》实习当半年编辑。那时为了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让农民热爱人民公社,稿子里常出现“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句话,意思是只有把人民公社办好了,公社社员家才能富裕起来。当时有六个分社的农村记者在《人民日报》农村部实习。我就听到一名分社农村记者向一位农…  相似文献   

19.
可以说,温家宝总理是中央领导层近年来深入安徽农村搞调研次数最多的一位;同时,也是让陪同他的地方领导同志最“头疼”的一位。因为,温总理下农村搞调研总是不按下面事先安排好了的路线走,也不到下面事先准备好的现场看,而是直接进村入户,亲自进去看看,掌握真实情况,往往使得下头搞形式、弄虚作假也顾不上来。一次,他到农村调研,一个县委书记请他看一个“小康  相似文献   

20.
夏仕应 《决策》2004,(4):22-25
“我们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困难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2004年3月14日,本届敢府总理温家宝在两会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道出了与上届总理同样的心声。的确,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责任交付这一代人,社会的目光都投向了“三农”,8亿农民是人民政府无法回避的群体。经济发展步入工业化加速时期,弱质的农业何去何从?社会进程步入城市化阶段,占总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民如何走向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