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改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不健全和制度缺陷严重地阻碍了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等金融组织均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针对这些组织制度缺陷,应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系统未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对我国农村的经济增长、金融功能发挥、金融结构优化和金融环境完善之间的关联关系、彼此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影响过程展开系统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在综述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4.
文章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变迁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 ,提出我国在加入WTO后一段时间内必须对原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行改革。改革的模式为从单一模式为主转变为以多元化模式为主 ,以过渡性制度安排为主转变为以长期性制度安排为主。具体表现为建立自下而上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 ,并逐步适应混业经营的国际金融形势 ,建立非银行金融组织体系 ,以满足我国农村和农民对投资与理财等金融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经过"一分一离"、"一分一脱"的结构变迁后,终于构建形成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三足鼎立"的农村金融组织新体系。但现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还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先就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构成主体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构建的发展对策,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提出一些创见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交易成本范式为研究组织的绩效及其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信息成本、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成本是与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密切相关的交易成本,在分析了这三类交易成本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评价农村金融组织绩效的交易成本模型,借助模型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金融组织绩效进行评价比较,为我国现阶段构建多层次组织体系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主方向,以小型金融组织的发展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适应性、开放性、竞争性、效率性和稳定性是评价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否完善的标准,据此标准,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存在政策性金融功能单一、商业性金融供给不足等诸多功能缺陷.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和发展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一个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金融主体多元化、金融产品多样性、金融服务多层次,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组织相协调,正规金融组织与非正规金融组织相补充的充满活力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8.
金融深化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组织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然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组织缺陷的存在,使得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未能充分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本文依据我国农村金融从1980-1999年20年来的发展状况,采用FIR指标值度量法对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设计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组织架构。  相似文献   

9.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促进良性农村金融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农村金融生态多样性缺损、金融生态断裂,影响了金融生态整体功能的发挥,增加了金融生态系统风险,因此,必须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恢复金融生态的多样性;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增强农村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实力;发展金融市场,培育农村资本市场,减少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内风险;建立农业保险体制,加强农村金融基础建设,减少金融生态的外部性风险,从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良性农村金融生态,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金融供求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进行分析,找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建立农村资金的回流机制、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发展农村农业保险市场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三农”问题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需要一个健全的农村金融体制为之服务,而目前的农村金融体制存在很大缺陷。本文分析了现有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和调整,建立合理有效的农村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12.
由于农业的弱质特征及农村金融机构的商业化改革,我国金融支农的力度明显不足,导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完善的金融支农机制,有利于疏通储蓄向农村投资的通道,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应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特点,构建起央行和财政的政策与资金作扶持、银行机构的金融服务为主导、保险与担保等机构充当后盾、资本市场提供补充服务的多元化金融支农机制。  相似文献   

13.
传统金融体制导致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制约了乡村振兴的步伐。从制度设计、机构发展、业务操作三方面对制约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因素进行考察发现: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并未契合农业生产与农民收入的特点,形成借贷需求缺口;不同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差异较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长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村抵押物与担保机制缺乏,导致涉农贷款受到信贷歧视。应当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增强对新型金融机构的法律保障、行政监管与财政扶持力度,拓宽抵押渠道,创新担保机制,促进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信用社是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要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和引导农村信用社发展,使它成为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生力军,但从目前现状看,由于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政策环境欠佳、法律保障软化、扭亏措施不力等原因,农村信用社并未成为农村金融真正的主力军.鉴于此,农村信用社要想求得发展,必须从外部环境上改善其经营环境,理顺管理体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尽快出台<合作金融法>加强舆论宣传,给信用社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从内部环境看,要转换经营机制,提高信誉度,引进人才,强化措施,采用先进设备,从整体上提高竞争力,成为农民信得过的真正的服务于"三农"的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15.
数字金融有助于缓解旅游产业创业型企业的融资压力。利用2011—2018年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263个地级市新增注册乡村旅游产业企业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乡村旅游产业创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总指数和子指标均对乡村旅游产业创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数字金融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创业机会均等化以及加速企业成长的效果。政府应在农村地区进一步完善移动互联网等新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提升数字金融的使用程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金融空洞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金融空洞化现象的出现,严重制约了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防范金融空洞化,金融机构应转变观念,支持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加快民间金融进入农村地区;开放资本证券市场,加快直接融资步伐;加快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创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业优惠信贷政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采用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在考察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过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特征及缺陷,并结合国情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金融竞争力涵义和指标体系研究评述的基础上,以金融资源论为依据,以金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为原则,针对中国金融资源配置的特点和金融发展的阶段,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构建金融体系和金融生态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指出在评价时应充分考虑统计资料的可取性和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金融成长模式包涵了金融增长和金融发展概念的双重内涵。在既有的框架下,农村金融产权改革和经营机制的改革仍难以彻底消除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负效应,且并未触及农村金融市场结构问题,新的供需矛盾突出。实践表明,单一的外生和内生农村金融成长模式在中国行不通。适应性农村金融成长模式应是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方向,其构建策略包括坚持稳定、连续与灵活的渐进式改革;加强制度的开放性、柔韧性与可控性建设;建立适应性成长机制,努力降低组织成本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经济增长-反贫困效应形成”的逻辑结构把反贫困与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结合起来,分析了涓滴效应、微型金融的局限性和农村金融内生观的理论渊源,并基于农村金融的内生性源于转型增长的资源配置要求分析了演化路径.非均衡增长模式的脆弱性使农村金融发展陷入十分必要、又面临巨大逆向压力的矛盾结构,并把疲于应付的农村金融改革推到了一个重要历史拐点.低收入农村地区是金融反贫困的重中之重,应设立以农业、农村开发为主的地区性金融机构.依据后二元经济的新特征,推导出农村金融反贫困的主要发展取向是积极发展以人力资本开发、特色农产品生产等为内容的金融支持和能够支撑农业现代化的合作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