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经济发展缓慢的非经济因素分析董小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年)是法国近现代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也是法国大革命后政局相对稳定、政制持续最久的时期,但该时期的经济发展却趋于缓慢,国际经济地位也相对下降。这种反差的缘由何在?...  相似文献   

2.
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崩溃的原因,众说纷法。本文作者认为:第三共和国的崩溃,是由内因外因、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思想诸因素导致的。研究本课题对于了解法国维希政府的建立和法兰西政体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是以不稳定而著称的,但人们在强调它不稳定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它具有稳定性的一面,有的甚至夸大了它的不稳定因素。这种情况不利于我们正确地和全面地理解第三共和国的历史,难以解释如此动荡不稳定的政治制度能在法国近代历史上延续最长的时间。本文是为了纠正这种片面性而作的。我们认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虽然存在种种不稳定因素,但在每一种不稳定因素背后都蕴藏着与其相抵消的稳定机制,因此,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在政局动荡不安的表象下,维持了资产阶级相对稳定的统治。  相似文献   

4.
普法战争胜败原因之经济分析于兆兴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欧洲乃至世界近代史上一次有着深远影响的战争。战争的结局是以普鲁士的胜利和法国的失败而结束。这次战争,使德国实现了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同时它也促使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第三共和国的诞生。...  相似文献   

5.
费里领导的教育世俗化改革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场重要的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本文主要分析改革的动因,介绍改革的主要内容,总结改革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法国独立核战略是法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实施外交战略的实力保障和平衡武器。第五共和国的核政策自戴高乐总统创立以来 ,其后的蓬皮杜、德斯坦、密特朗、希拉克总统都被完全限定在这个框架之内 ;时代在变化 ,不同的总统却实施着相同的战略 ,这除了核战略所固有的恐怖威慑力量之外 ,以核武器来强化外交也是重要因素 ,还有就是法兰西一直延续的保持外交独立和国家尊严的独特精神面貌和文化特征使然  相似文献   

7.
"发展形式分析"和"内在联系探寻"是《法兰西内战》中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这一点首先体现在初稿的文本结构中。马克思具体分析了法国社会的政治发展形式,即第一帝国、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议会制共和国、第二帝国、国防政府、巴黎公社。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分析这些发展形式与法国社会有机体的内在联系、发展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社会各部分和方面与不同性质政权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在1848年法国革命中,资产阶级共和派窃取革命成果,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法国大革命后长达半个世纪的帝国和王朝的统治。但是,不满一年,革命争得的普选权却把共和国断送了。路易·波拿巴这个政治流氓借助他伯父拿破仑一世的亡灵,赢得了全国大多数的选票,做了皇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并且前后君临二十一年之久,成为法国近代执政最长的人物。法国被开了一个“世界历史中的玩笑”。对于这样一个“荒谬绝顶的颠倒时代现象”,马克思恩格斯从貌似反常的现象中,洞察到了深刻的历史必  相似文献   

9.
布朗热运动性质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布朗热将军(Boulanger,Georges—Ernest Jean—Marie,1837—1891)而闻名的布朗热运动.19世纪80年代后期轰动于法国,一度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造成巨大冲击.这场在法国史上影响重大的运动性质究竟是什么?学术界长期来占主导性的观点是沙文主义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注225就明确指出,布朗热运动是“指和布朗热将军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1886—1889年的法国沙文主义运动”.我国的世界近代史著作大抵对此予以沿用.但是,全面考察布朗热运动的兴起、发展直至最终衰亡,就会发现这种定性并不确切.布朗热在政治舞台上的活动,有很明显的阶段性.大致而言,从1886年初到1887年  相似文献   

10.
吉伦特派是法国大革命中的共和派。其共和主张源于他们的人权思想 ,也与其阶级构成不无关系 ;而在革命实践中 ,吉伦特派将其共和主张付诸实施 ,缔造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是坚定的共和主义者。  相似文献   

11.
法兰西社会的文化透视──读《法兰西文化的魅力》许平在五彩纷呈的世界文化宝库中,法兰西文化优雅迷人、热情浪漫,闪烁着独特的光芒与魅力。在其文化发展进程中竖起一座时代丰碑的19世纪中叶的法国文化,更为世人所瞩目。当时的法国文化百家荟萃,精品迭出。罗丹雕塑...  相似文献   

12.
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法国大革命史是世界史学研究的热门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终点,仍众说不一,主要有四种观点:一、以热月政变(1794年7月27日,共和历热月9日)作法国革命结束的标志;二、用雾月十八日政变(1799年11月9日)作法国大革命终止的标界;三、认为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1804年12月2日)是法国大革命的迄点;  相似文献   

13.
魏玛共和国和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在多党制基础、议会拥有最高权力、社会基础、政治结构、思想多元化和政治运作特点等基本方面,是完全相同的;多党制和议会的最高权力结合,造成严重的无政府主义和极端民主化,违背了政治的基本目的;思想和政治的多元化,是西欧大陆国家,即法兰克国家特有的文化现象,是极端民主化的根源;多党制议会民主和一党制专政反复交替,构成现代法兰克国家的政治传统。  相似文献   

14.
一一九五八年六月一日,戴高乐受命于国民议会,组织政府。长期以来主张加强总统权力,反对议会制政体的戴高乐负责起草了新宪法,于同年九月二十八日经公民投票通过,法国自此进入第五共和国时期。尔后,在一九六○年、一九六二年、一九六三年又分别对五八年宪法(现行宪法)进行了修改。法国一九五八年宪法在总结第三、四共和国宪法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具有许多新的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法兰西第二帝国史的研究在我国是一项空白,即使在国外,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这一研究的著作也尚未问世。郭华榕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史》(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不能不说是一部开拓性的著作,是对法国史研究的一大贡献。《法兰西第二帝国史》所着重叙述的是改革,所集中探讨的是法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第二帝国(1852—1870)是法  相似文献   

16.
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 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封建的大革命,是“第一次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到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获得完全胜利”的大革命。从攻陷巴士底狱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从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到雅各宾党人执政;从平息国内反革命叛乱到粉碎国内外阶级敌人的阴谋颠覆活动;从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到1830年7月革命,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这是法国历史上最惊心动魄。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时期。这次革命的影响极为深远,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整个欧洲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的反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曾指出:“法国是这样一个国家,在那里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比起其他各国来每一次都达到更加彻底的结局;因而阶级斗争借以进行、阶级斗争的结局借以表现出来的变换不已的政治形式,在那里也表现得最为鲜明.”因为这样的原因,马克思非常注重研究一八四八年法国革命和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历史,曾写了《一八四八年至一八五○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两部名著.在这两部著作中,马克思根据丰富的史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极其全面、严谨而深刻地论述了这次革命的性质、进程和演变,用阶级分析方法分析了阶级关系的变化,并从某些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中揭示出冒险家路易·波拿巴所以能发动政变的阶级本质及其丑恶面目.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从这些分  相似文献   

18.
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全面、彻底的反封建主义革命,然而,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提出了三个疑问,即:为什么革命发生在封建压迫相对较轻的法国,而不是更重的其他国家?为什么法国处于历史上最繁荣时期却发生革命?法国旧君主制怎么会如此彻底、如此突然地垮台?托克维尔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不过,法国历史文化中始终存在着自由的基因、自由的传统、自由的精神,它已经融入了法兰西民族的血液之中,法国"三级会议"则是这一传统和精神的外化,这种自由传统和精神能够很好地解释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的疑问。  相似文献   

19.
自1792年到今天,法国已经历两个帝国、两个王朝和五个共和国,其政体变更及转换之迅速,实为世界各国所罕见。1958年5月13日阿尔及尔的军事政变以及此后戴高乐的东山再起和第五共和国的建立是法国现代史上的转折点。二十多年来,各国学者环绕着这一事件进行研究和讨论,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在国内则属尚无人问津的领域。笔者利用不久前去法国之便,收集有关资料,有一定收  相似文献   

20.
在巴黎秀丽的塞纳河畔,有一幢被文人学者仰慕的文化殿堂——法兰西学院。2003年6月19日15时,这里的鼓乐为法兰西学院新院士、华裔作家程抱一奏响。1635年国王路易十三的首相黎塞留创办该学院时,法国正处于古典主义的鼎盛时期。王室希望选择每一代的文学思想界泰斗,并纳入少数宗教、科学与军事方面的代表人物,使法兰西学院成为法兰西民族语言和文化的捍卫者和传播者。塞纳河水流淌不息,法兰西学院也声名日盛。法国虽然在17世纪末在法兰西学院之下又成立了四个为专家设立的学院:古代文字与文化学院、科学院、道德与政治学院和艺术院,但法兰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