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作家莫迪亚诺的小说《青春咖啡馆》以庄严、伤感的情绪书写了神奇的巴黎与迷失的主题,甫一问世就备受关注。借助哈桑"后现代主义"批评视角来审视之,莫迪亚诺通过不确定的时空、不确定的身份以及不确定的叙事者的叙事策略,树立起"记忆叙事"的不确定性;亦通过找寻家、找寻生活与找寻幸福的主题设定,构筑起女主人公露姬不断探究人生价值的深刻内涵。不仅如此,莫迪亚诺还借助"记忆叙事"策略,在面对"虚无主义"的危机之际不断超越内外、生死、自我与他者的绝对界限,试图建构起自我乃至自我世界的宏大愿景。  相似文献   

2.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rtricModiano)在法国当代文坛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龚古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暗店街》以“海滩人”的形象表现了法国人的“局外人”、“流浪者”的特点,这与20世纪以来的现代派文学一脉相承,与之不同的是作品还表现了当代法国人执着寻根的特点。这种“流浪者”与“寻根者”相互矛盾的特点,说明了莫迪亚诺笔下的当代法国人是“执着寻找自身踪迹的“海滩人”。莫迪亚诺笔下的这种新的法国人的形象,是其对法国及世界当代文学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法国作家莫迪亚诺笔下的众多女性人物极具独特性,她们在纵向的对比研究下呈现出明显的演变特点:由附庸到独立的演变、由性的奴役到超脱的演变及由现实逃亡到精神求索的演变。这种演变既源自莫迪亚诺创作重心的转移,又与女性群体对其产生的影响有关。在演变的背后所反映的正是20世纪下半叶欧洲社会话语权体系的突变与重塑。  相似文献   

4.
乐天 《人力资本》2008,(12):64-66
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一位普通教师到亚洲领先的软件技术服务供应商、国内最大的软件出口企业——博彦科技的创始人兼总裁,王斌认为自己的成长过程可以用“野蛮”来形容。在他看来,之所以冠以“野蛮”,正是因为在创业发展过程中,并没有一个完整、成熟的规律可循,而只能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渐进式发展模式来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冈方言用在“叫”后的“莫”可分为二式。“叫+主语+莫”式,“莫”可指代谓语或谓语和宾语或复句;“叫+莫”式,“莫”可指代主语、谓语和宾语。“莫”如不与“叫”连用,则失去指代作用。“莫”后如补出所指代对象的一部分,则“莫”指代的内容也随之改变,如补出指代对象的全部,则“莫”变为语气助词,起强调作用。黄冈方言特殊代词“莫”是上古汉语否定性无定代词“莫”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夏目漱石小说《心》中主人公“先生”以“近乎信仰的爱”来阐释他和妻子的爱情,以此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达到内心净化的目的。同时通过遗书的形式,用平心静气、真诚感人的语言来重新发现和肯定自我,以获得的同情与认可,从而潜意识地化解了内心深处的痛苦,但是最终导致了丧失自我的悲剧。这也正是夏目漱石利用所塑造的“先生”这一人物来揭示日...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自我观的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的自我不同于西方人的自我 ,中国人常用“自己”与“我”来表达“自我”。但是中国人的“自己”与“我”却有其不同的含义和复杂的关系。中国人的“自己”是个体最真实、最核心的代表物 ,它具有实在性、自私性和狭隘性 ;中国人的“我”是在交际中用来表达“自己”的语言符号 ,是角色期待的结果 ,因此 ,中国人的“我”就具有了间接性、不真实性和虚假性 ;中国人用“我”来表达“自己” ,用“我”来与人交往 ,“我”是嵌套在“自己”上的外环。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析学的形象化阐释——论徐訏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徐讠于的大部分小说都可看成精神分析学的形象化阐释,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精神分析学和变态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探测人类内心深处隐秘的世界,从深层次上来研究和刻画人的灵魂,用理性的人格力量、人类爱和宗教意识来战胜或升华人的本能欲望,从而寄托他诗意的人生理想和精神追求;二是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进行人物灵魂的自我解剖,从关心“自我”、探究“自我”来“发现人”、“探究人”和“关心人”,使其作品显露出哲理的意蕴  相似文献   

9.
在自由主义理论中,“自我”不仅是一个政治哲学概念,它更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康德型自由主义的“自我观”,使其面临着难以解决“本体自我”与“经验自我”的矛盾。这个矛盾源于康德对“自我”性质的分析,康德的“自我观”的实质是对现代性理论的合乎逻辑的申述,但潜在着“本体自我”与“经验自我”的对峙与越界的可能。霍布斯、卢梭从自然状态中的“原子自我”到社会契约中的“共同自我”的极端发展可导致消灭“自我”。海德格尔对个人主人或“原子主义”形而上的总根源的批判,因为是哲学上的,而非政治上的,所以,一直未进入政治哲学视域。与近代启蒙思想家的社会解释比较,当代自由主义要迎风而立,就势必要先道德化一点,社会化一点。  相似文献   

10.
以克尔凯郭尔“自我”这一哲学概念为基础,来阐释《“兔子”,跑吧》中“兔子”的逃跑———回归———逃跑———回归这一心路历程,从而指出一个真正的、完整意义上的自我追求者,必须是一个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个体与社会的复杂统一体。从这种意义上,一直在苦苦追寻自我的“兔子”最后必须回到现实中来。  相似文献   

11.
自我意识的形成是复杂的心理现象,不能把它归结为对自己品质的简单认识或自我评价的总和。“青年的自我意识的重要特点是自我意识的分化,这种分化就是把自我分成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②用美国社会学家米德的观点看,“理想自我”是一个人自我的主体——“I”;“现实自我”是一个人自我的客体——“me”。说得明白些,“理想自我”是一个人按照道德规则和社会要求形成关于他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的总观点,其中最重要部分是一个人的志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现实自我”是一个人按照道德规则和社会要求形成的关于他是怎么样的人的总观点,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自我的兴趣和能力,对自身的社会地位的  相似文献   

12.
张承志是出现于20世纪末中国大地的一位精神漫游者。他从一个“追忆”的浪漫诗人,到一个“道路的精灵”,最终叩响了宗教的门扉,逐步攀登着精神的新境界,同时又陷入了与之俱来的精神痛苦。其实,他是无“家”可归的,他“命”中注定,将是永远的漂泊,永远的自我放逐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这样一个被称为“后现代”的社会环境下,诸多偶然性的外在因素都有可能发展为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本质性的和决定性的构建因素。如何客观面对“自我”与“他者”,正确地内省“主体意识”的差异性——将“主体意识”的构建问题变为一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自我发展问题,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与谢野晶子的长诗《君莫死》长久以来被当作“反战诗”受到世人关注。但从与谢野晶子的战争观、“诗歌之道”“尊皇之道”以及政治立场分析,她的《君莫死》只是一首真情流露的“心声”诗作,甚至算不上厌战诗。对与谢野晶子的这首诗,应该放到她的整个创作当中加以判断和定位。  相似文献   

15.
辛弃疾特别善于运用典故来塑造词人的自我形象。根据辛弃疾人生道路的三个阶段,辛词用典塑造的自我形象主要为“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和“退隐闲居”三类。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和现状看,无指代词的研究是古汉语代词研究中最薄弱的一部分。就“莫”、“无”而言,没有发现古人给我们留下他们认为是代词的记录。莫、无的无指代词用法,直到《马氏文通》才开始被提出来。它称之为“约指代字”,表“无入”之意。二十年代末,杨树达先生研究了“莫”的无指代词用法。他称之为“无指代名词”,“为无人、无地、无物之意”。但是他在论及“莫”的后面粘附“者”的形式(莫……者)时,又发生了偏差。1963年杨伯峻先生著文,论述“莫”等字的无指代词用法,很有意义。惟惜其简略,且亦未论及“莫……者”中“莫”的词性。今天,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无指代  相似文献   

17.
平台的自我优待行为受到了全球广泛关注,但各法域立场不一。用反垄断法规制自我优待行为时可采取分类规制的思路:“强制型”自我优待可在现行法框架下得到解释,“诱导型”自我优待则需借鉴韩国进行法律修改。形式归入后还须实质分析其竞争影响来确定干预边界。自我优待属于一种利用垄断杠杆进行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但其分析思路可比照纵向垄断协议,进行“平台内—平台间”双层市场的综合分析。除对反垄断法进行修改外,还有必要在电子商务法中为平台设立一层中立义务进行预防性规制。对平台自我优待行为的制裁则须秉持广义竞争法理念进行层递式构造,不能单凭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18.
林白的小说通常被人们用“女性文学”或“私语化小说”来命名,在90年代的中国文坛有一定影响。以林白的两部长篇《一个人的战争》和《守望空心岁月》为例,本文试图从叙述方式这个技术操作层面来解读她的作品,用“流水”(松散自如、随意自然的叙事)和“飞翔”(语言的诗意运作)来描述林白的叙述,并展示其与“个性化、女性化”特质相契合的勉力。  相似文献   

19.
在山西农业大学以英语作为外语的环境下,在学生没有考试压力的前提下,采用一个由“背景问卷”、经过改编的“外语课堂学习焦虑”、“外语阅读焦虑”和“外语写作焦虑”组成的调查问卷,一套最新的全国四级统一考试题来实证性地探索英语焦虑和英语自我水平评估以及实际成绩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的自我水平评估对不同水平学生的平均焦虑值以及平均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焦虑与自我水平评估以及实际水平皆呈负相关,自我水平评估与实际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莫迪亚诺在其成名作《星形广场》中广泛运用互文性策略,以交错的文本为基石、以相关的作家作品为装饰建构起一座座"建筑"(小说文本)。他通过超文性戏仿使小说表现出戏谑的张力,通过与著名作家及其作品的互文实现了与犹太传统文化的对话,把抽象的文化精神呈现在读者面前,引导读者将小说文本置于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历史与文学语境中阅读和理解,从而实现形式创新与意义深度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