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共同富裕是中华儿女的美好愿景,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在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对实现共同富裕展开不懈追求。百年来,根据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各阶段下社会主要矛盾和目标任务的转变,中国共产党探索共同富裕的历程经历了提出政治设想、构建制度保障、奠定物质基础和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四个阶段,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3.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需要,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科学判断。厘清百年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化解历程,基本形成了党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宝贵经验:一是树立科学理念,即历史逻辑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基调,实事求是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突破口,战略思维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制高点;二是坚守正确导向,即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洞察力,加强党的主体自觉性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驱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执行力;三是强化发展动力,即发展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着重点,改革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切入点,开放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要点。  相似文献   

4.
5.
注重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承和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从百年演进的历史逻辑来看,政治建党思想始终贯穿于建党百年历程中的“不变”与政治建设的战略地位、具体内容、方法路径中蕴含的“变”之间的矛盾运动当中,推动着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百年历史的发展演变。这一历史逻辑要求当前要确立不靠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的管党治党新思路,正确认识党的政治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要坚决围绕制定和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来把握党的政治建设核心内容,要突出党的政治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夯实政治信仰和政治生态两个基础,抓好政治担当、政治能力、制度体系三个环节,强化党的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6.
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从人民命运、复兴道路、理论伟力、世界影响、党的锻造等五大维度,阐释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彰显了坚定的历史自信、高度的历史自觉、强烈的历史主动,深刻启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旨归,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自我革命。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科技强国思想经过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期而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其目的就是依靠科技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其主要内容涉及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尊重人才,以教育为基础,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以及国防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科技伦理观的发展经历了初步探索期、基本形成期和发展完善期三大阶段,形成了既具丰富理论内涵,又具深刻实践价值的科技伦理思想。中国共产党科技伦理观发展的内在逻辑突出体现为:科技的发展要始终坚守“科技向善”的根本原则,要始终贯彻“因时而变”的有效方法,要始终遵循“内外协同”的转化路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科技伦理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思想与时俱进的必然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科技治理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健康发展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具有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胸怀,且具有长期执政经验和世界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始终坚持自我革命和自我建设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革命党、如何实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建设的转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具体回答的结果。正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将坚守党的理想信念与主动承担历史任务相结合、将坚持党的建设总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结合、将坚持党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相结合,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建设的基本经验,也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人民观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对人民群众的立场、地位、作用、评价标准的总体看法和具体态度.作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它的形成和发展是理论演进的内在需要和实践活动的深刻变动彼此印证和相互推动的必然结果.因此,要将其置放在不同的历史坐标上来把握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话语逻辑和演化规律;要在理论的不断生成和构建过程中彰显其鲜明品格和独特魅力;要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获得历史启迪和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现时代,科学技术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源泉,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着眼于国家利益来制定科技领先战略,既是当代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现实,也是我们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科技强国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战略抉择,需要一系列政策支撑,包括自主创新、技术跨越、提升结构和区域协调发展,等等。实施科技强国战略,是中国适应时代挑战、实现和平崛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科技强国”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抉择。当前,科技已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资源,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社会结构的变迁;科技发展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事业,不仅需要加强科技研究和开发方面的“硬”件建设,也需要通过科学精神方面的“软”件建设,促进科技强国战略的有效实施;科技资源既是财富源泉又是公共品,它是提升产业的主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并且作为公共品是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前提。迫切需要公共政策对科技发展予以支持与调节,进而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3.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党的自我革命奠定了遗传基因和方法密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党的自我革命厚植了民本底色和精神内核。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四个历史时期,党的自我革命以不同的形态助推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在新征程上,坚持党的自我革命要从四个维度上下功夫:盯准价值原点,牢记“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扎紧制度笼子,“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改进工作方法,“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十个指头弹钢琴”;延展作用半径,“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14.
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是人,而人的根本则是思维方式的科学与否,思维方式的科学与否决定了文化强国建设的顺利与否,而现代文化发展能力的强弱则直接通过相应思维方式及其行为方式和结果表现出来。在马克思一定要适合辩证思维基础上经过现代系统科学的具体化所形成的辩证系统思维方式,为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科技文化与建设文化强国的关系,也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梦提供了可靠而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16.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到社会主义文化观,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历史演变.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代表和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建构反映时代与实践发展要求的先进文化,文化建设目标始终紧扣时代主题,文化建设方针不断与时俱进,文化自觉意识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百年发展和演进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启示:要立足中国具体实际制定文化方针政策,着眼时代发展变化创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宽阔的视野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这些经验启示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懈奋斗的辉煌史。回顾党走过的百年历程和铸就的世纪伟业,党的百年奋斗经验与重大成就呈现出清晰的内在脉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成就的看家法宝,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成就的必由之路,重视战略策略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成就的关键举措,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是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成就的根本保证。运用党的百年奋斗成功经验科学阐明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的成功密码,对于弄清我们党过去为什么能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实现对 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史.建党百年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演进先后经历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时期 (1978-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贯彻群众路线,调动 人民促生产谋发展的积极性;践行根本宗旨,促进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牢记初心使命, 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展思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重要启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优势;改善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胸怀“两个大局”,推动人类命 运共同体构建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教师队伍建设,历经艰难曲折的伟大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注重思政建设,强化责任担当;注重师风涵养,培育高尚师德;注重培养培训,保障教者从优;注重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注重待遇改善,提升职业地位;注重顶层设计,加强规划引领;注重定向施策,加速补齐短板。  相似文献   

20.
大同、小康是传统儒家宣扬的重要的社会理想。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儒家的社会理想不断被赋予丰富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蕴。朝鲜建国以来,在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积极调整国家发展战略,提出了人民乐园和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可以说,朝鲜的人民乐园、社会主义强国建设与传统儒家的大同、小康社会理想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联性。换言之,儒家的社会理想为朝鲜人民乐园、社会主义强国的新国家发展战略和目标提供了历史逻辑、价值遵循及实践进路。正确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加深理解和把握朝鲜“我们式”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特别是儒家社会理想的现代意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