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多边主义框架下国际反恐合作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恐怖主义威胁的上升亟需全球范围内的防治与打击。当前,国际恐怖主义的最新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都有较大提高。多边主义为国际反恐合作提供了有效的框架。全球治理和全球共治理论以及联合国与多边区域组织的实践证明了多边主义框架下反恐合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关于多边主义的几点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边主义主要包括多边机制与多边外交两个层面,其形态表现为全球多边主义、地区多边主义、跨地区多边主义、同盟多边主义、大国多边主义以及货币多边主义、贸易多边主义等,现已运用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境等各个领域。多边主义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极高的制度自身具有独特的组织原则,如共同利益原则、广泛遵守原则、合法性原则、平等性原则等,并且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与价值也越来越突出,同时也存在着机能不良与功能不足的缺陷,已成为国际社会以及中外学术界和外交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地区间主义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新现象,它拥有相当大的潜力,这种潜力贡献于正在兴起的多层全球治理体系。地区间主义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有三:第一,维护并推动全球多边主义,参与并辅助全球多边治理;第二,开辟地区间治理空间,培育地区间共同治理;第三,促进地区主义发展,扶助并改善地区内部治理。然而,地区间主义辅助全球多边治理尚需更多的激发条件,地区间主义开拓地区间共同治理面临严峻的制度化困境,而地区间主义扶助地区内部治理则需经受进一步的兼容性考验。总而言之,地区间主义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多样化的手段与途径,但其参与创建一个兼具效率与公平的全球治理体系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鲁杰“多边主义”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边主义”理论是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新兴领域 ,鲁杰则是其主要代表人物。鲁杰的“多边主义”理论基本借鉴了国际制度理论对“国际制度”的概念界定 ,从学理上初步探讨了“多边主义”的内涵、特征及其表现形式等问题 ,并从多边国际制度的角度创造性地提出了“美国式霸权”的观点。有鉴于此 ,鲁杰的“多边主义”理论为国际关系和美国霸权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5.
当下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始终与资本逻辑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其实质是主权国家对资本权力统治逻辑的运用,是资本全球化背景下“中心—外围”模式的维续,在当代世界已面临危机与困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根本目标、制度框架、发展模式三方面变革资本全球治理模式,实现对旧的治理体系的超越:以共享为核心目标引导经济全球化转型,以公共价值引领全球市场,以一带一路为平台提供公共产品,通过利益嵌入和市场对接等机制切实倡导经济发展中的多边主义。  相似文献   

6.
王明国 《国际论坛》2020,(1):20-40,156,157
特朗普改变前任对国际制度的承诺和支持,在国际政治中执行了一种反制度化的国际战略。特朗普的反制度化国际战略由指导原则、主要目标和执行措施构成,是“美国优先”国家安全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反制度化战略以选择性退出主义和竞争性多边主义为基本原则,通过国际制度内的抗议、退约、机制转移及新建国际制度等多重措施,试图把国际制度作为继续维持霸权地位的工具。反制度化国际战略具有历史延续性和当前特殊性相结合的特征,反映了美国的霸凌主义和单边主义。美国自认是自由国际秩序的牺牲品,力图改变现行国际制度体系;中国崛起给美国带来的恐慌和美国的地位焦虑,加速了美国终结其接触与融入的国际制度战略;而特朗普本人对国际制度持质疑态度,执意实施反制度化国际战略。特朗普反制度化战略引发多边主义危机,进一步恶化了基于规则的国际制度体系。不过,这一战略无法阻止多边主义和多边制度的发展演进。反制度化战略能否成功实现,取决于目标、能力与执行的匹配度及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国际政治中的多边主义包含政策、制度和理念三个层面的含义,且具有工具性特征。多边主义在理论上存在着合法性和代表性与有效性之间的矛盾、集体行动的悖论等两难选择;在实践中可能陷入"点菜式多边主义"、大国垄断决策权以及决议难以落实等诸多问题。尽管存在多重困境,多边主义仍然代表着国际政治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人们预期从乔治·W·布什总统到巴拉克·奥巴马总统的过渡将使美国外交政策向多边主义转变.然而,这种预期至今已被证明是错误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论其思想倾向如何,后冷战时代的战略环境对美国每一任总统奉行多边主义外交政策的能力设置了结构性限制.在国际上,缺乏共同的大国威胁削弱了美国与盟国间的制度交易,从而使得多边合作更难以达成意见一致的条款.在国内,冷战的结束削弱了总统的权威,却赋予了利益受到多边承诺威胁的否决者以很大的权力.然而,结构并非天命.了解政治约束的来源,就可以提出策略以克服或绕过美国外交政策中有关多边参与的障碍.若想在国外行使多边领导权,一位总统必须重新谈判美国参与国际制度的条款,同时塑造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动员国内民众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大国政治博弈加剧,“全球南方”的战略地位与价值日益凸显。地位和角色的转变赋予了“全球南方”独特的理论价值,其逐渐超越传统以经济属性为主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概念,成为具有更丰富内涵的国际政治新概念,为国际关系理论创新提供了新视角和路径。全球南方国家均非美西方盟友的核心成员,未处于国际权力体系的中心地位,具有相似的国际境遇、利益诉求、发展任务和政治主张。在国际秩序重构方面,全球南方国家主张以联合国宪章和原则为宗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实现平等共治、合作共赢。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全球南方国家普遍面临经济发展、消除贫困的迫切要求,主张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捍卫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国际经济领域,全球南方国家倡导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主张坚持多边主义和公平贸易,通过改革与完善国际合作机制应对挑战,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南南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还能为完善现行国际秩序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是中国开展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是宣传和谐世界理念、开展和谐外交的中心场所;以周边为腹地的地区机制是中国开展多边外交的重要平台,是建设和谐周边、和谐亚洲的地区框架;跨地区、跨洲际合作是中国开展多边外交的重要形式,是开展全方位合作、实施和谐世界战略的有效手段;以议题为导向的会议论坛是中国开展多边外交的重要途径,是承担国际责任、推进全球治理的现实渠道。  相似文献   

11.
冷战时期,西欧在两极格局下承担地区性任务,其对外战略服从和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冷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欧盟综合实力不断上升,它开始从地区性力量向全球性力量过渡。根据力量对比变化,欧盟实施了以多边主义为理念的多边外交战略。其目的是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自主欧洲。因此,冷战后欧盟多边外交战略具有重视以多边主义为基础的机制建设、地区主义与多边主义相互促进、决策过程中超国家主义与政府间主义互动、以经济外交为先导、积极促进西方民主化、以周边地区为外交重点、重视与发展中国家发展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外交关系等一系列特征。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际社会对"多利益相关方"看法不一,有赞同有反对。从实践角度分析,多利益相关方框架在不同层次的互联网治理结构中均有体现,实践模式各有不同。从概念上看,"多利益相关方"与多边主义两种框架各有优缺点,具体体现在基本原则、治理过程的特点以及意义和目标等不同方面;在实践中,前者的优势在于更灵活、可行,适合互联网自身的复杂性、层次性、分散性、开放和自下而上,通过在具有有效国际协调能力的个人和机构之中建立松散的网络提高了适应性;后者的优势则正好是多利益相关方的劣势,多边主义回归传统等级式管理,对现有机制在制定政策和实践中的失败有较好的规避能力,在治理隐私、间谍活动、及个人恶意行为等方面更强有力。  相似文献   

13.
多元文化主义经历了从文化政策到外交理念的嬗变,并通过战略文化和国家利益两种路径作用于加拿大的外交决策。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衍生出重视平等、重视友善和重视人脉关系的价值观念,使加拿大的外交理念呈现独立性、和平性和包容性的特点。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下,加拿大近四十年来的外交决策与外交行为表现出以下特征:在国际政治领域,实行平等独立的"中等强国"外交;在国际安全领域,调和冲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在国际文化领域,提倡以包容的态度参与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14.
中美是数据资源和数字经济大国,并在全球数据治理中发挥关键作用。中美双方在数据治理方式选择、首要目标、政策核心、理念指向四个方面存在根本分歧。中国以“多边主义”的方式参与治理,而美国以“伪多边主义”的方式组建数据联盟;中国将数据主权安全置于全球数据治理的首要目标地位,美国将数字商业利益作为追求的第一目标;中国坚持的是数据本地化政策,美国宣扬的是数据自由化政策;中国高扬的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理念,美国奉行的是数据霸权的零和博弈理念。中美全球数据治理政策的分歧受到两国历史文化的差异、数据实力的差距、数字地缘政治博弈的影响。美国数据霸权是全球数据治理的最大障碍,给未来全球数据治理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只有美国放弃数据霸权政策,中美两国才有可能在数据治理领域展开更为深入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太平洋岛国地区主义的发展给这个长期在国际舞台上处于边缘地位的地区带来了新变化。2008年以来的全球治理进程凸显了金融与发展治理、气候治理和海洋治理三大重点议题,出现了"小集团化"、民主化和网络化三大趋势,推动了太平洋岛国以地区集体外交机制实现共同利益,提升了太平洋岛国在地区事务中的自主权,塑造了新时期的太平洋岛国地区身份认同,促进了太平洋岛国地区主义的发展。通过对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改革和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集团的创建进行案例研究,本文考察了全球治理在改革既有地区组织和创建新地区机制两个方面的作用,认为全球治理进程通过太平洋岛国在气候变化、海洋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治理议题上的利益表达最终对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改革产生了影响,驱动了太平洋岛国"联合自强",推动了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集团、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机制化了的《瑙鲁协定》缔约国、首席贸易顾问办公室、成为正式国际组织的美拉尼西亚先锋集团等新的地区机制的兴起。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是以网络文化安全作为治理的对象。西方国家网络文化安全治理战略建立在“规则取向”的国际战略文化理念基础之上,同时国家至上原则在网络空间治理中表现为积极倡导“网络主权”。我国网络文化安全治理过程应透明、民主,治理目标应致力于追求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发展,以此回应美国等西方国家提出的“互联网自由”理念,强化国家主权在网络时代的国际地位。我国要想在全球网络文化安全治理领域成为积极而有影响力的行为体,既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更重要的是立足于本国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解读国际关系的规范模式:国际机制诸理论及其整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际机制论(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亦称国际制度论)是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最具解释力的理论之一,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和多边主义分别以权力、利益、观念和多边形式为中心对国际机制展开了探讨,理论的争鸣推动了国际机制研究的深化并呈现出理论整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全球化兴起的时代背景下,沉寂多年的全球治理思想重新兴盛,作为国际社会重要力量的社会党国际也融入到此次讨论之中,并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新思想,这些治理思想的出台既具有全球主义的本质,又离不开国家利益的局限,因而在现实施行中充满了矛盾.  相似文献   

19.
讲好中国故事是对外讲述新时代中国重大历史性胜利的迫切需要,可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在全球发展和全球治理中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中,对外知识分享是智库践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并有助于增强智库的国际化建设。研究分析智库与国际组织合作,借助知识分享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优势和不足,并分析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知识管理战略及通过多边平台讲好中国故事的可行性。新时代背景下,为拓展国际传播渠道,应增强智库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与国际发展合作的协同增效。新时代对“讲好中国故事”和智库国际化水平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进一步提高对外知识分享的能力,高质量地“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为纲领性文件,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方向。应把握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重大发展机遇,重点聚焦重大历史性胜利、全球性议题,分享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并讲好中国的世界观和治国理政新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一段时间以来,“良政”(GoodGovernance)已经成为全球发展领域一项主要议题,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的主要工具,也成为全球发展融资推动的主要目标和附加条件。本文主要目的是为探讨西方发达国家如何利用国际货币基金、世行、亚行这样的多边机构推行“良政”概念及其政策演变,认清西方发达国家推行“良政”政策的根本目的,以利于发展中国家增强认识和防范这一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