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规定大幅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实施延迟退休改革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然方向。在OECD各国现行退休年龄规定以及对各国延迟退休政策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观点:延迟退休方案可以保留适度的男女退休年龄差距作为改革突破口;延迟退休要合理设立提前退休、延后退休以及分类退休等弹性机制;延迟退休配套机制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劳动者合法权益,减少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长,减轻劳动者的工作负担;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之间可以设定不同的退休年龄规定。  相似文献   

2.
论法定退休年龄的界定与调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法定退休年龄的界定及对影响变动因素的分析,建议我国以现有法定退休年龄为基础,以工作年限作为退休的依据,配合弹性退休办法,采取税收、分配、移民等政策来调整我国法定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提高了法定退休年龄,延迟退休政策被提上我国政府的议事日程。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老龄化及严重少子化共存,当前就业压力不减,但是2012年新增劳动力的数量首次出现了下降,这意味着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已经结束,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我国人口结构的特殊性,当下就业形势的严峻,社会保障事业的需要,各种因素制约着延迟退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且特别需要我们想办法去缓解延迟退休对适龄劳动者就业的影响,所以,延迟退休政策不能一步到位,只能是"渐进式"推进。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事业单位职工在不同情况下对延迟退休的态度的变化,在相关理论基础和初步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了对职工延迟退休意愿产生影响的因素及其影响的程度和方式。以政策实施的对象为研究目标,立足于个体意愿,以788名事业单位职工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针对个体特征、经济因素、工作因素与制度因素对职工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退休年龄、工龄、升职空间和继续工作意愿与职工延迟退休意愿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退休后社会保障外收入则与职工延迟退休意愿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研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韩国养老金制度对退休决策的影响,利用韩国老年劳动力面板数据对这一影响做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首先,与公共养老金制度相关的前瞻性激励措施对退休概率有显著影响;其次,年长雇员对延迟退休带来的额外收入和增加的养老金待遇更感兴趣,而非对更多养老金财富带来的经济收益更感兴趣;再次,子女给父母的收入转移对父母退休后的生活有显著影响,这表明低生育率提高了缓解老年贫困和保持养老金稳定的难度。韩国公共养老金制度对延迟退休决策的影响可为客观看待我国低生育现象及提高生育率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6.
以江苏为例,分析了工作起始年龄提高、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及平均"法定工作年限"缩短背景下延迟退休年龄的现实需要。由于民众存在延迟退休年龄即为延长工作年限的认识误区,使这一改革得不到普遍支持;基本养老保险公平缺失、基金统筹层次过低、缴费水平过高、待遇计发与调整办法不合理等则进一步形成了延迟退休年龄改革的障碍。基于此,我国应当在消除认识误区、破除制度障碍的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改革,实施弹性退休制。  相似文献   

7.
老树 《老友》2014,(3):10-1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现行的退休政策做出了调整,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也就是说,今后国家制定有关延迟退休的政策将采取"小步慢走"的方式,逐步缓慢地延长退休年龄。延迟退休似乎势在必行,也引发了热议。  相似文献   

8.
环球资讯     
《21世纪》2010,(11):6-7
1、中国退休年龄暂不调整 有关“延迟退休”的说法近日流传甚广。实行了几十年的退休年龄真的要改了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暂时不会调整退休年龄,有关部门目前只是在研究一些“延迟退休”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世界各国掀起了退休制度改革的浪潮,一些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也进行了延迟。由于我国的国情以及与国外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有关退休年龄制定上的差别等原因,造成了从年轻人就业状况、从企业经营者以及从生活负担较重人群等角度的对延迟退休的反对观点;也产生了从我国劳动力资源利用程度、从实际的养老金收益以及从老年人的工作延长是否对年轻人就业造成压力等角度对延迟退休的赞成观点。对以上各种观点进行比较,借鉴国外改革方法,建议我国在出台延迟退休政策时,应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具体情况予以区别对待;制定退休年龄范围,不同年龄享受不同养老金待遇。此外,政府应加大相关政策知识普及。  相似文献   

10.
都市点击     
《社区》2006,(24)
政策广东省深圳市放宽外来人员养老条件《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养老保险条例实施规定》即将出台,其中“退休前5年须在深连续缴费”等条款将取消。有关负责人介绍,这就意味着在深圳市企业工作的所有员工,包括非深户籍的农民工在内,在深圳不同企业或者同一个企业,只要在深圳缴费满15年,到了退休年龄,就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江西省中低收入者买不起房追究市长责任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将在近期内出台10项“铁律”,以确保全省中低收入家庭只用8~10年“净”积蓄,就能买得起80平方米左右的经济适用房。江西省政府还将与各市市长签订相关责任状,…  相似文献   

11.
政策     
<正>是否延迟退休将稳慎决策4月25日,在人社部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是否延迟退休年龄,该部将密切关注社会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和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的反映,严格按照程序稳慎地进行决策。尹成基说,延迟退休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政策",需根据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就业的状况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浙江地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35~59周岁的城镇中青年人是否愿意延迟退休年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就业状况对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最显著;在单位处于中层职位或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延迟退休的意愿更强烈;机关事业单位的劳动者更倾向于延迟退休;女性比男性的延迟退休意愿更强;人力资本状况、年龄、工作满意度对延迟退休意愿也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50年代初的男女不同龄退休政策,其初衷是保护妇女。然而60年之后,妇女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该政策负面效应就显现出来。自1998年起,上海市妇联在信访接待和调查研究基础上,就女性退休年龄问题提出一系列提案,最终推动处级女干部60周岁退休政策的实施。现实证明,在某种程度上退休年龄问题事关妇女发展权的实现,应该从社会性别主流化战略的视角审视退休年龄政策;而关注不同妇女群体的利益诉求、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妇联参与公共决策的最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为何要延迟退休呢?针对这个问题,权威人士认为,当前人口老龄化持续,人均预期寿命显著增长,造成社会养老金支付压力大幅增加。另外,养老金缺口未来将会持续扩大,因此必须采取延迟退休政策来应对上述危机。的确,当前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达到13.26%,已符合全球老龄化国家的标准。不过,笔者认为,延迟退休并非解决巨大养老金缺口的唯一方式,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也不能通过某些政策制定者的个人意愿而盲目落实。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中以问答形式讨论以下十个问题:如果女性一致要求推迟退休年龄,国家就应该提高女性退休年龄吗?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女性退休年龄比提高企业女工退休年龄容易一些吗?提高女性退休年龄会影响就业吗?为什么不以降低男性退休年龄缓解严峻就业形势?应该维持退休年龄男高女低的现状吗?法定退休年龄为什么往往是男高女低?女性寿命比男性长,退休年龄却比男性低是否正常?职务职称男高女低是退休年龄男高女低造成的吗?女性50—55岁一刀切退休是否可惜和不公平?退休年龄男女不同就是性别不公吗?  相似文献   

16.
退休政策改革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关注政策接受者劳动者的退休意愿。本文基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社会经济效应研究"的10省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性别、婚姻、家庭负担、养老保险政策等对退休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并呈现群体趋同性与职业异质性并存的特征,不同职业者退休意愿受到差异化因素的影响。基于此,从政策宣传、方案设计与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平衡退休意愿与退休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调整退休年龄是关乎劳动者退休权益的政策改革,需要深入了解劳动者的退休意愿与影响因素。本文基于我国十省市的调查数据,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在调查样本中,退休意愿为按时退休、提前退休和延迟退休的比例分别为57.4%、36.6%和6.1%;(2)在个人特征方面,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年龄越小、健康越差、学历越低)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倾向于提前退休,硕士及以上学历人群延迟退休意愿较强;(3)在家庭因素方面,家庭中独立收入来源人数越少的更倾向于提前退休,家庭独立收入来源人数较多的延迟退休意愿较强;(4)在工作因素方面,具有县处级职级和中级职称人员更倾向于延迟退休,而对工作不满意或评价为一般的人员更倾向于提前退休;(5)在养老及政策因素方面,选择机构养老的人员延迟退休意愿较强,了解单位现行退休政策的人员延迟退休意愿较弱。  相似文献   

18.
老龄人口的持续增加意味着我国将逐步迈向中度老龄化国家行列,传统的退休年龄制度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其中,现行女性退休年龄制度以身份和岗位并行确定退休年龄的方式,在司法实践中引发大量有关女性退休年龄认定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险权益争议,许多未达到老龄的女性被迫退休,引致劳动力市场进一步萎缩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负担持续增加。通过对女性退休年龄制度溯源探寻与系统性检视后发现,退休年龄审查规范的缺失和准用标准的冲突是导致女性退休年龄歧视与减损女性劳动权益的根本原因。女性退休年龄制度改革完善的法治路径应立足于我国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现状及发展需求,在基本原则上坚持以权利本位为核心塑造女性退休权、禁止年龄歧视与身份歧视;在具体路径上以长短期相结合的方式构造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制度,短期内先行统一女性的退休年龄,不再以任何标准区分女性退休年龄;长期内逐步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使之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保护女性退休权益的理性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的双重视角提供了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和依据。社会保障视角显示,社会养老保障的可持续性和代际公平性是推行延迟退休的主要动因;劳动力市场视角表明,延迟退休与老年人就业和中青年就业直接关联。我国延迟退休方案设计应加强代际公平性的考量,配套有利于老年劳动者就业的社会政策,更快提高女性劳动者的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将面临反转的局面,延迟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为探究延迟退休年龄对劳动力市场供需产生的具体影响,通过设定3种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对江苏省劳动力市场供需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年龄有助于推迟劳动力市场首次出现供需缺口的时间,降低劳动力供需缺口规模,但难以扭转劳动力由供大于需转向供小于需的趋势。此外,延迟退休年龄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的影响效果还与延迟退休的起始人群、速度、目标年龄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