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迟子建的小说创作从总体上看,与传统的情节模式明显不同。她不屑于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原,亦不热衷于故事的悲观离合或惊险曲折,而是在抒发主观性情的同时,执意寻找人物和生命的意义,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情调模式。具体表现在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示,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和拟人化的景物描绘三个方面。在某些故事性较强的作品中,作家也能通过意象的穿插或抒情文字的诗意表述,营造出撩拨人心的情调氛围。  相似文献   

2.
迟子建小说蕴含着一种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其浪漫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寻找心灵的憩困、构筑幻想的迷宫、燃烧生命的激情、超越自我的苦难等几个方面。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迟子建浪漫化写作的精神追求与创作旨向。结合作家本人内在的浪漫主义情怀,本文深入发掘她的小说与众不同的“精神上的浪漫”。  相似文献   

3.
生命意识是迟子建小说创作的思想内核。她始终关注着普通民众的生命存在状态,寻找他们的生命追求与生命意义;不断探究死亡的人性及哲学内蕴;对大自然的一切生命,迟子建持平等态度。以生命意识视角去探究迟子建的小说,可以很好地诠释她丰厚作品中的诸多.独异现象。  相似文献   

4.
小说的诗化是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中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迟子建一直以自身的创作实践着小说抒情写意的主张。迟子建小说的诗化倾向主要体现在淡化故事、诗化语言、艺术构思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迟子建是在现今文坛上默默耕耘的当代写家,是极具文学良心的女性作者,她生于极地,性格平和,有着超然达观的生活哲学,她用自己淡然温情的文字建构起了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也极为深刻地造就了大家对她的印象--文学的良心.  相似文献   

6.
迟子建并未明确地以生态意识为指导进行生态文学创作,但对大自然的天生敏感与不懈追寻使她小说表现出十足的生态意识。对大自然灵性的体验与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秩序的质疑构成她的生态意识的内涵。她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主题选择等均受这种生态意识的影响,并显示出强烈的现代文明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7.
迟子建的小说世界由两个基本的维度构成,一是自然,二是情爱。在自然的维度中,她的小说表露出作家的灵魂和自然精神一起脉动,并且由此可以探究迟子建思想中的“万物有灵论”元素。在此基础上,就能更深入地理解为什么迟子建作品中存在大量的神话,以及这些神话所营造的美学风格和精神内涵。在情爱的维度中,迟子建用女性特有的思维去阐释温情和爱欲,可是当她试图将艺术的笔触伸向城市生活中的这一主题时,却显示出隔膜和僵硬,这是迟子建遇到的艺术难题。  相似文献   

8.
从白山黑土走向文坛的迟子建,由于童年时代的乡村生活经历,对自然产生了独特的爱恋;在对当下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中的废墟清理的同时,她自发地形成了一种生态信仰。虽然迟子建并没有明确的社会批判倾向,但是她小说世界中对生态理念的建构与执守恰恰在客观上构成了对当下社会的批判。  相似文献   

9.
儿童视角是一种叙事策略,一种独特的话语表述方式.儿童叙事视角的运用是迟子建小说叙述的一大特色.从角色上它可以分为角色和非角色叙事两大类,从叙述人角度又可以分为纯儿童视角与准儿童视角.在这些别具一格的儿童叙事中,自然富有了灵性,人际更为简单而纯朴.儿童叙事视角的运用营造了一个烂漫的童话般的世界,而叙述视角的动态性、话语蕴藉的多维性则使小说文本更具张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复调"的美学意味.它刷新了读者的审美视野,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一方乡民的温情关怀.  相似文献   

10.
迟子建小说分为两类故乡小说和非故乡小说.她的故乡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作品中蕴含的浓厚而美丽的故乡情结,这个故乡情结的形成有三方面的原因心理学方面来自人类精神溯源性,美学方面来自作家审美理想的唯美主义,文化方面来自作家对现代文明的疏离感,即对乡村文化的亲和.  相似文献   

11.
论迟子建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及其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子建小说中死亡意识的变迁,从前期文字中时空灵的“彼岸世界”的迷恋到以死亡作为价值评判标准,从对世俗温情与人性的表现,直至近期将对死亡意义的关照提升到人类族群的整体关照层面。体现出超越个人情感的大爱。三种死亡意识变迁的内里是作者自身精神感受与艺术诉求的冲突与弥合.在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后其艺术诉求的表现达到一个完美的融合。迟子建小说中死亡意识的成因来源于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亦有杂合的宗教意识影响与异域文化的思想浸淫。在艺术表现形态上,迟子建对死亡主题的选择与书写形式表现出对“怀伤之美”的艺术追求与失乐团情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迟子建的"底层写作"显示出了不同流俗的精神内涵与审美价值。在她看来,是否具有道德感对作家具有决定性意义,作家要"目光能直逼人性深处"。很多作品流露出其对底层生存者命运遭际的深沉关切与同情,但她没有将自己的写作建立在单纯的批判、揭露和控诉之上,而是在苦难之中发现人间的温暖和柔情。迟子建的创作,确立了更具文学性和意义内涵更为丰厚的叙事伦理与故事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从黑龙江漠河的白山黑水之间走向文坛的小说家迟子建,其独特的童年生活经历令她对现代文明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抗拒。尽管迟子建从未在其作品中标榜自己的生态信仰,其仍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生态创作模式。她通过对现代城市文明的质疑与反感,对大自然灵性的生态感悟,完成了对生态的解构与重构,搭建了属于自己的生态创作视阈。  相似文献   

14.
迟子建是一位深受满一通古斯文化影响的作家,她的小说在面对死亡等悲剧题材时,能以神性的温暖进行富有永恒意味的审美超越.从她早期的《北极村童话》到《伪满洲国》、《白雪乌鸦》等历史题材作品,都有一种以超越的审美观来理解不同政治场中的人性的价值,尤其对经历历史悲剧的普通人,在最大程度上给予了关注与尊重.  相似文献   

15.
对于生命与写作的话题,迟子建在1996年的《逝川·跋:雪中的炭火》中说:“我觉得无论是生命还是创作都应该呈现那种生命的自然状态:裹挟着落叶、迎接着飞雪,融汇着鱼类的呜咽之声,平静地向前,向前,向前……”这正是我想要表达的对迟子建作品的阅读感受:灵动、湿润和充满生命的勃  相似文献   

16.
迟子建笔下塑造了众多生动逼真、洋溢着人性之光的"傻子"形象。作为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的另类,"傻子"是作家审视现实人生、思考人情世态的重要载体:借助"傻子"独特的视角洞见了另一世界的自然诗意;在貌似怪异的言行中反观了冷漠的人情世态、日渐缺失的人性本真;在对苦难生活的执着反思中表达了对理想人性的追寻。这体现了作家独特的想象乡土和建构理想家园的人文情怀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迟子建是一位很值得关注的具有恒产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泥霞池》是一部以农民工为对象展示当下社会生活的杰作。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底层人的故事;复杂、生动且富有个性的人物群象;出污泥而不染,难以抗拒诱惑的环境;传统的小说叙事与现代的技巧融合的技法;污泥浊水下也折射出淡淡的人文关怀,小说中的这些特征都值得我们仔细玩味。  相似文献   

18.
“自然”叙事是迟子建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母题,文章从阐述“自然”在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艺术体现以及迟子建的自然观入手,深入探讨迟子建小说创作中对于灰暗现实的超越以及在超越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学观念、文体风格和美学追求,进而触及迟子建小说叙事的诗学内核。  相似文献   

19.
为了挖掘萧红与迟子建两位女作家作品风格的成因,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作家自身的童年经验和特有的童年情结,以及作品中体现的作家纯粹、真挚与美好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等方面着手,对两位女作家儿童视角小说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童年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深刻而巨大。  相似文献   

20.
在生态文化视野下,新时期有些文学主题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女作家迟子建就是一位极具生态怀情的作家,她的散文颇有丰厚的生态审美意蕴。纵观迟子建的散文作品,可以看出她对生态审美的独特美学追求,迟子建的散文体现了当代文学的价值取向,浸透了诗学意识和文化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