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精神是以“文学”作为载体,体现出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道德标准、价值取向、人生目标等属于人生理念的一些东西。它是文学自身显示出的精神品格。“人”的追求、“文”的风格所形成的一个时代的文学创作的总体风貌,就是该时代的文学精神。汉代文学精神可概括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文精神,为“大汉”立功、立德的事功精神,尊古通变的包容和创新精神以及浪漫与理性精神,汉代文学形成质实古朴、雄浑闳丽的风格特征。汉代文学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汉民族形成初期民族精神的一种显现。它影响到中国文学的基本品格。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从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社会、文学与文化等不同角度切入,具体地分析论述了台湾70年代“乡土文学”运动与大陆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运动在精神文化内涵方面所由表现出来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理性精神对文学可能作出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摆脱精神困境和消除文学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艺界展开了对“主体性意识”、“人文精神”和“新理性精神”等的讨论。尤其是新理性精神融中西哲学思想、人文思潮和价值精神于一体,汇聚成一股新的文化潮流,成为当前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精神和价值取向。文学的存在与否并不取决于理性精神,理性精神也不能从根本上挽救文学。但是从理性的发展阶段和理性精神内在辩证关系中可以看出,文学的内在精神是与理性紧密相连的。理性精神在当前时代对文学可能作出其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学在世界性文学交流中的历史抉择”,当然是个诱人而具兴趣性的大题目;它究竟能否做出“一体化世界文学是文学未来的唯一归宿”的文章,却“终究也是一个假说”。因此,说“总体文学时代”就“是各民族文学在各自传统基础上的多元的发展趋势及其在交流中融为一体的趋势之间彼消此长的时代,”①这个结论被历史确认的时代远远没有到来;也  相似文献   

5.
文学研究在众声喧哗中自演自看,因为这已是媒体狂欢的时代。“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将不复存在。”雅克*德里达在《明信片》一书中宣称,“电信时代……会确定无疑地导致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情书的终结。”其学说信奉者、美国文艺理论家希利斯*米勒在2000年于中国举办的“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会上,更近距离地宣称“文学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  相似文献   

6.
“实验主义”所衍生的“实验的精神”,是五四“文学的国语,国语的文学”建设的精神动力和现实杠杆。在“文学的国语”的形成过程中,创造全新“标准国语”的历史任务促使新文学作家不停尝试;在“国语的文学”面临挑战之时,五四先驱以“科学家的试验方法”,以实际成果验证白话文学理论。此外,国语文学价值、国语与文学互动设想的证实,也都离不开“实验的精神”的激励。  相似文献   

7.
正面和背影原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文学亦复如此。无论什么时代,皆有它的时代的情调和色彩,这种情调和色彩,也可以说是掩蔽时代的一种特别的空气。就中国文学而论,唐诗、宋词、元曲除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而外,兼有一种时代的风气,即使以年号为标帜的“建安文学”,虽然建安时期只有二十五年,但它“收束汉音”,“震发魏响”,更以“建安风骨”开拓了文学自觉的时代。这原因无它,盖文学为物,原育成于时代的精神,故研究某  相似文献   

8.
“西方文学的历史,其本质是寻找精神出路的历史,是精神突围的历史。”这既是《西方文学的精神突围》(肖四新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一书的结篇之语,也是提携与统领全书的一条红线,它道出了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的真谛。文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归宿。精神的困顿与苦闷总是会转化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每一位文学大师的诞生,每一次文学艺术的突破,都是一次精神的突围。正因为文艺是“苦闷的象征”(厨川白村语),所以各个时代的伟大艺术家都无法逃避精神苦闷的困境,他们为了在时代氛围中“突围”,在历史和文化传统中“新生”,结…  相似文献   

9.
建国后至50年代中期,许多民主作家怀着建设新中国的理想,转变自身思想立场从事文学写作,并一度取得了新政权的信任。然而“文革”的到来彻底打碎了他们的文学梦,迫使他们做出不同的人生精神选择。巴金、冰心、老舍是这个时代特殊的精神形态典型。他们没有放弃人类精神向度,即在精神的失落与失重后寻求精神攀升。揭示这类作家的心路历程,是为了引起人们对当代作家精神状况与命运遭际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篇小说《沙家浜》作为对同名样板戏的改写,借解构“经典”之名,以时尚的“包装”来寻求卖点。其写作出发点是后现代主义文化背景下的平民主义写作立场。它通过对样板戏中“英雄人物”的戏谑化解构,给消费时代的大众读者提供了一套后现代商业文化色彩的文学快餐,同时也是当下文学写作精神困境的表征。  相似文献   

11.
历史是文学的矿藏,文学是书写着的历史。文学主体性回归后的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探寻“历史理性”与实现“人文关怀”之间,获得了一种动态平衡的张力;从而实现了“五四”人文主义文学精神的复归,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向着多层面、多元化的方向开放与包容,表现出一个时代完整而成熟的风貌。  相似文献   

12.
鲁迅和赵树理这两位“方向”型的作家虽然个人出身、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在揭示国民性方面有着惊人的一致性。鲁迅真诚地实践“人的文学”主张,旨在“立人”进而“立国”;赵树理则秉承鲁迅的批判精神和革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在解放区文学中独树一帜。他的文学重在实现“人民的文学”主张,旨在“劝人”。两者共同构建了现代期文学的启蒙话语,并体现出显在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3.
孔子学说与未来教育如何结缘,这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崭新课题。孔子“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育主张与21 世纪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教育模式;孔子“温故知新”、“告往知来”的教育方法与未来教育的创新精神;孔子“学思并重”、“学以致用”的教育作风与未来教育的全面素质教育等方面均有内在联系和契合点。孔子的进步教育思想对未来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颗没有氛围的星星”——论穆时英小说的精神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特定的时代矛盾和社会文化土壤,也由于主体心性的局限,穆时英的创作在“普罗文学”与“为艺术而艺术”、现代派与传统范式、形式趣味与精神探寻之间尴尬地奔突,却各方面都难达极致,只能处于两面不讨好的境地,做“一颗没有氛围的星星”,这种精神走势,典型地表现了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世纪以降的城市文学相对缺乏城市精魂的大背景下,弋舟以城市的“生活感”和城中人的“生命感”为内核,自觉重构了一种全新的城市整体经验。弋舟以小说创作回应了当下中国城市在发展转型时期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审视了城中个体的生存境遇和精神困境,勘探了时代的精神状况。弋舟在小说中以有情的姿态消解冲突,解析生命,抚慰灵魂的叙事伦理,对于拓宽当下城市文学叙事的精神边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隐逸玩赏的文化符号到逍遥淡泊的精神追求,再到危城浮生的情感沉醉,不同时期休闲文学的精神内核与其时代文化风貌表现出历史与逻辑的一致。当代文学休闲亦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日益凸显出“游戏化”、“欲望化”、“物质化”的倾向。为此,进一步明确休闲的本质,使文学休闲回归审美,实现文化含量和艺术品位的提升是当前休闲文学谋求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从“三曹七子”到“二十四友”──试论魏晋文人集团与文学精神的演变李中华在魏晋时期的文学舞台上,相继出现了建安三曹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以及二十四友文人集团。这些文人集团的形成与消亡都与当时的学术思潮及文化状况有着密切的关联。一定时代的文化不仅陶铸了...  相似文献   

18.
五四小说文体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代是文体自觉的时代。“杂异”是五四小说文体独特的审美形态。这种小说文体的建构,蕴含着颇为典型的文化精神和试验意义,深刻反映了中国文学、文体发展的内在要求。五四“杂异”体小说。为传统小说的现代化,为中国小说的世界化,所尽的那一份历史责任,是功不可没的,也是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文学旧体诗词初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久,在全国(及世界)范围内集中出现了一批以此为题材的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中形成了具有独立的文学内涵和价值的文学现象,“九一八”文学作为中国抗战文学的初声,成为中国及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旧体诗词作品,由此,旧体诗词出现了20世纪以来第二个创作高峰。有的作品延续、发扬了中国古典文学中边塞诗传统,咏叹悲歌慷慨的军旅生活,有的作品在当时中国整体的社会情境中去体味这一事件,充满了家国之忧与救亡之切的尖锐沉痛的社会批判,还有作品对“九一八”事变作历史省思,透视研索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其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探讨其中的规律与教训。“九一八”文学中的旧体诗词显现了20世纪文学与文学传统的脉系关联,是闪烁着现代中国文学精神的创作。它所显示的旧体诗词在新的社会、时代中的创作实绩,为我们打开了考察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学关系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随着抗战文学的繁荣与工业合作运动的蓬勃发展,表现“工业合作运动”(简称“工合运动”)的文学应运而生。它以描写工合运动的生产、生活,歌颂“工合”精神为主要内容,塑造了一大批富有时代色彩的崭新工人形象,形成了格调激昂的美学风貌。“工合运动”文学结合了“工业”与“合作社”两种题材,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文学形态,其开拓性、先锋性不应被文学史所遗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