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讨论了翻译中的可译性问题,并对卡特福特关于文化不可译性最终将由语言不可译性来解释的倾向提出了异议。通过定量分析英语谜语汉译后的可猜测程度,提出了区分语言不可译性与文化不可译性的必要性,以及对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文化角度探讨汉语和英语间一部分词汇中的相对不可译性。分二部分:第一部分:词汇空缺,分三节论述。第二部分:联想意义,也分三节论述。  相似文献   

3.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翻译界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本文在基于语言是可译的这个前提之下,借助当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在理论上作了一个较为充分的论述与总结,从而揭示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试论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对立统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不是泛指两种语言之间能否相互传译的问题,指的乃是译文确切性的程度问题.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是一对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概念,它们虽对立却统一,因为它们同时存在于一个文本,它们都体现着语言的基本功能,它们是可以变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诗歌的可译和不可译是一个古老的悖论,其根本原因在于"言道的悖论"."道"与"逻各斯"的不可说或不可译,是因为它们的意义是立体的、多义的,而对"道"或"逻各斯"的言说只能是线性的、单义的.诗歌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其形式、韵律、语义等特点相互纠缠,构成一个立体、多义的整体,因此,诗歌翻译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局限.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再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设计理论图形来阐述可译性、不可译性、可译度等几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同时以辩证法为指导思想,探索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之所以存在的理论依据——同构及其相对性原理,并揭示该原理在文化、语言等方面的体现,从而证明可译度的提高在理论上成立,在实践中可行。  相似文献   

7.
语言不可译性以语言独特性为前提,蕴含着对语言与语言共同体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精神特质等因素之间对应关系的认同。对可译性的主张是以否定上述对应关系为前提,实际上是对不可译性的存在前提的忽略与回避。不可译性与可译性之间表面的对立所遮蔽的是二者对语言不同层面的关注。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8.
语言不可译性以语言独特性为前提,蕴含着对语言与语言共同体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精神特质等因素之间对应关系的认同。对可译性的主张是以否定上述对应关系为前提,实际上是对不可译性的存在前提的忽略与回避。不可译性与可译性之间表面的对立所遮蔽的是二者对语言不同层面的关注。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9.
试论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翻译的可译性、不可译性取决于翻译过程中语言之间的“对等语”的存在与否。这个对等语从理论翻译角度来看是存在的 ,而从具体翻译实践角度就分三个层次 :即认知表达层次是可译的 ;文化层次是部分可译的 ;艺术层次为不可译。之所以这样分层是基于翻译中对等语所要达到在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心目中产生同样的审美意境的交际效果的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10.
从洪堡特的语言观看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可译性与否受到包括语言、心理、文化以及翻译方法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里我们仅从语言的层面来探讨翻译的可译性问题。本文在分析洪堡特语言观的基础上阐述了翻译中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关系问题。分析洪堡特的观点使我们对语言本身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可译性(或不可译性)这一翻译观的理解。于是在把对语言的认识与对翻译观(可译或不可译的观点)的理解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例证,本文得出结论———没有绝对的可译性或是不可译性,也不能片面地认为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事实上,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两者。  相似文献   

11.
从译者的再创造看诗歌由不可译性向可译性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的特性决定了它在音乐性,书写形式、风格等厅面的不可译性。在泽者的主观劳动下,诗歌的不可译转化为可译,译者的再创造就是这种转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理解、契合和重铸是将不可译性转化为可译性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可译(最低层次)与不可译(最高层次)的对比分析,从人类认知思维的模糊性、人类自然语言的模糊性等主客观因素出发,认为模糊性能在翻译过程中把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有机结合起来,是解决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争论的有效办法。文章把模糊的翻译过程理解为从不可译到可译又向不可译迈进2个阶段,并初步进行形式处理,为下一步用模糊隶属度评价译文与原文的关联度进行量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承载并反映文化,文化反过来影响语言,因而语言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文化负载词。每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都或多或少地相似,为了方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更好地交流,本文论述了文化负载词的概念、可译性及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于语词层面,中国菜名在语音层面表现为极强的不可译性。这是因为人们在接受外语概念时尽可能回避语音直接引入,而总是希望用本民族语言的原有概念来表述或解释外来概念。这是一种人类普遍的文化心理,这种心理导致语言在语音层面极强的不可译性。然而,当原语的一个概念在译语无法找到对应的概念表达,甚至很难用译语对它作出很好的解释时,语音的直接切入则是更好的办法。中国菜名语音层面的不可译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可以转化的,中国菜名翻译实践中不乏这样成功的例子。  相似文献   

15.
语言的共性、人类思维形式的同一性以及文化的互相渗透性决定了翻译过程中信息转换通道相通、双语可以互译。同时由于语义系统结构的相对性,文化障碍和语言的审美功能导致了翻译中的不可译性。然而,语言系统的开放性决定了不可译向可译性转化的趋向性。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思维的深化,以及文化相互渗透的加深,不可译总是处于向可译的动态转化中。  相似文献   

16.
卜巧玲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2):67-68,108
从解构主义对文本终极意义否定的角度,针对文本是否存在"终极意义",借鉴当代文化理论中的解构主义和解释学的一些理论,结合翻译研究中有关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研究结果,探讨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提出了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翻译活动中同时存在的一对矛盾体,是语言之间共性和个性的体现。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对立统一使得同一原作会出现多种不同的译本,从而给文学翻译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个看待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不可译性是绝对的,而文化的不可译性则是相对的。在特定的条件下,文化上的不可译性可以转化为可译性。从表象上看,文化的不可译性比语言的不可译性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转换性。其实语言的不可译性比文化的不可译性能引发更为复杂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试论英语笑话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英语笑话译成汉语的不可译性问题进行了经验式分析。文章依据泽巴尔宾斯柯亚对笑话的分类原则选取了九个笑话,运用卡特福特的语言和文化不可译性理论、柯平的社会符号学理论和图里的目标语中心论进行深入探讨。结论是三种理论单独运用时都存在局限性,综合使用三种理论分析不可译性显得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19.
论翻译中的语言功能、文化介入与不可译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翻译界素有不可译性问题分为相对不可译性和绝对不可译性之争论。其实,这种相对不可译性和绝对不可译性主要由文化差异引起,并与语言的文化功能、美学功能密切相关,即语言的文化功能造成了语言之间的相对不可译性,而语言的美学功能则从根本上导致了翻译中的绝对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20.
文化负载词是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准确的文化负载词翻译不仅能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更有利于传播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特色,促进民族间友好交往.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的成因﹑可译性及译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在采用"直译"、"直译+厚译"、"直译+意译"和"义素分析法"的同时,注重"音译"及"商标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