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化是现代世界始终围绕的主轴,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的成功探索,既体现着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具有鲜明自身特色。历史主动精神孕育着百年求索的精神气质。以把握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尊重历史主体的首创精神、担当历史使命的实干精神及提振历史自信的民族精神为结构层次的历史主动精神,构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支撑。近代中国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进程中逐步实现了由被动性植入向主动性探求的历史转变。要在推动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日愈成熟定型中培植制度根基,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夯实物质基础,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涵养精神根柢,不断唤醒、激发和发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是现代世界始终围绕的主轴,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的成功探索,既体现着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具有鲜明自身特色。历史主动精神孕育着百年求索的精神气质。以把握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尊重历史主体的首创精神、担当历史使命的实干精神及提振历史自信的民族精神为结构层次的历史主动精神,构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支撑。近代中国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进程中逐步实现了由被动性植入向主动性探求的历史转变。要在推动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日愈成熟定型中培植制度根基,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夯实物质基础,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涵养精神根柢,不断唤醒、激发和发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植根于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洪流并深受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与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超越,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具发展创新性、人民性、和谐性、和平性、人类性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审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步骤谋划和空间布局的发展进程,并从中归纳提炼出演进逻辑与经验启示.中国式现代化在核心支撑上,坚持现代型政党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相辉映;在宗旨原则上,坚持立场的人民性与发展的和平性相统一;在战略谋划上,坚持重点突破与统筹兼顾相融合;在主要手段上,坚持制度保障和政府推动相衔接;在态度理念上,坚持民族的内生性与世界的开放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经验成就的高度凝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赓续探索、成功走出的一条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历经局部探索、初步创建、发展完善、持续推进和系统深化5个阶段,其内在演进逻辑体现为国家治理理念由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变迁、民众地位由臣民向人民变迁、社会治理方式由人治导向向法治导向变迁和公共管理活动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变迁。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逻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对西方资本逻辑、两极分化现象、物质主义、“先污染、后治理”模式和霸权主义的历史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对于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及巩固现代化领域的中国话语权和创造并拓展全球现代化进程的新境界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崛起与欺凌,古老中国一直在探索走向现代化的道路。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探寻之路才真正有了主心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面对时代问题,回答时代之问,坚持人民至上,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丰富拓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探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财富,不仅具有中国意义,也具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在新时代十年,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其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创新成果进行了科学总结,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框架,指明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目标任务和战略路径,蕴含着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探讨、厘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艰辛历程的回顾,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有魅力和优越性,阐明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紧密结合中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条件及充分借鉴世界现代化的普遍经验提出来的,并就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就是为中国现代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一百年。在民主革命时期,党确立了“两步走”的大思路,即先进行民主革命,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中国发生“政治风波”的情况下,党仍牢牢把握现代化的大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道路”。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命题,确定中国现代化“两步走”的新战略,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心任务之一。回顾历史,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并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聚焦使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紧紧扭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最终目标。展望未来,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保证、正确道路、文明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造福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对百年奋斗历史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的基础上提炼得出的重大论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目标、具体内涵、实现路径等认识的深化中不断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始终坚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在“两个结合”中塑造中国特色、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推进路径、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统一。在历史与现实、本土与世界的贯通中来理解和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内涵、新特征,对于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实践证明,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具有多元性、过程具有动态性,不同的现代化道路需要依托不同的理论范式。西方的现代化实践证明,其理论范式在价值导向、前提假定、理论逻辑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缺陷,而域观范式的现代化理论是以经济理性、制度文化和技术距离为底层逻辑,以要素禀赋、能力结构、产业基础、区位特征、市场状况和制度创新为域境条件。基于域观范式的现代化理论逻辑是对多元世界本体和异质性经济体价值认知的回归,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范式的超越。从域观范式现代化理论出发,经济理性、制度文化和技术距离从质性层面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个性,域境条件设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现实必然性。历史实践证明,基于域观范式的现代化理论不仅具有投射发展历程的现实解释力,更具有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未来实践的指导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的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沿着三个维度不断展开和深化:在内容方面,经历了从工业化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在程度上经历了从落后贫穷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从特色方面,经历了从西式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本文将从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层面、现代化建设的程度、现代化建设的特色三个层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13.
唯物史观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指导,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解读范式。从现实的人的现实历史出发,要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三个维度,批判性地反思中国式现代化,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本历史逻辑与和平发展的推进路径。从外在性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历史任务的接续;从内在性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选择;从价值性看,中国式现代化符合中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社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富裕、自然生态良好的三位一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也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中国发展和中国实际结合的主流价值,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中国式现代化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对“四个现代化”的继承和深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国家社会事业方面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以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文明契合为党育人,展现科教兴国风貌;以严密的逻辑生成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如何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涵盖了现代化的领导主体、发展道路、价值立场、核心主题、基本构成、文明形态等领域,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构成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到“小康社会”,再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昭示着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和世界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心血!是一个自强不息" 接力奋斗的历史过程# 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的伟大开拓! 兴于改革开放新 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探索! 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现代化的全面推进# 回顾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络! 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成就! 展望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前景! 对于新时代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夺取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胜利!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百余年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表明 :中国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历史的抉择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以中国国情研究为基础 ,从中国社会实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创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在改革开放中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难题的两次回应 ;面向 2 1世纪 ,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拓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 ,进一步把握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大趋势 ,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特色体现在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道路五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遵循近代以来中华儿女对现代化不懈求索的历史逻辑,淬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逻辑之中。在价值旨归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于个体层面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于社会层面指向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于世界层面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秉承历史主动精神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结果。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及其对现代化模式“非同一性”的科学判断为中国式现代道路提供了理论支撑,近代中华民族在救亡图存中对现代化的不断尝试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基础,中国共产党在立党兴国百余年历程中对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探索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的实践根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根本上超越了资本逻辑主导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为人类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助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充分彰显了中国道路的“中国向度”和“世界向度”,引领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总体性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发达水平达到世界先进和前沿、世界各国现代化共同的量的规定,又有符合人口规模巨大国情、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中国自身特色的质的特性。作为一条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基于本国国情探索发展道路、坚持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了新方案、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路径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点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实体经济根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光明的前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来可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