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社会、互联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内容上有所创新,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核心。一方面要继续坚持“主旋律”教育,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同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需要,不断赋予其新内涵;加大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运用,加快“主旋律”教育科学化、现代化进程,与日俱进地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要研究互联网络时代教育对象的特点,遵循互联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积极开展以提高大学生网络素质为主要内容的高校网络思想教育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
陈赓体育思想的意蕴内涵包括:政治挂帅,坚定体育实践指引;体能奠基,鲜明体育实践取向;精气神韵,彰显体育实践涵养。陈赓体育思想的初创探索体现在哈军工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包括:保障有力,丰富场馆设施与器材配备;组织有序,完善组织机构与制度体系;训练有素,规范体育竞赛与课余锻炼;宣传有策,明确行动引领与价值导向。陈赓体育思想的赓续创新体现为南理工体育教学的三全行动:全时体育,因时因地开发课程;全员体育,积极响应全民健身号召;全类体育,满足学生多元需求。陈赓体育思想的传承表现为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强化体育育人理念。秉承军事体育,坚持为国防现代化蓄力;发展健身体育,主动为体育人本化探路;传承民族体育,自觉为践行中国梦育才。陈赓体育思想的发展启示为精准定位,在开拓中凝练体育思想认识。擦亮国防军工底色,全力培养又红又专军事人才;打造文化传承特色,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民族精神;提升课程思政成色,奋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场域,四史”教育在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育人价值。“四史”教育融入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剖析其价值意蕴,遵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探索其融入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实理路。高校应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四史”教育以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聚集理论武装,切实提升融入的政治性;坚持守正创新,切实提升融入的科学性;推进成果转化,切实提升融入的有效性。以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提要]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要推动力,在升级与转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未来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威胁,但更重要的是当下新的发展机遇。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在人工智能时代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工智能作为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可以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在时间、空间、情境三方面有所拓展,即增加自由支配时间、拓展空间、营造境域化场景以消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的二元对立而凸显其本体性;二是创造精心、精准、精湛为特色的个性化教育;三是借助“比特化”、“人机一体化”、“认知外包”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建、共治、共享;四是运用大数据思维、深度学习理念以及机器学习“黑箱”原理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新规律、新理念、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要求。 它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新方法,即要求要从高校的实际出发,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化、进、新”的 科学方法,深化显隐协同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改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创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1953年9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诞生了。军事工程学院是陈赓大将受中共中央委托创建的。在他领导下,短短4年,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宏大、设备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最高学府,奇迹般地屹立在哈尔滨。后来人们通称它为“哈军工”。截至内迁之时,学院成立17年,培养了上万名军事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2月27日是陈赓大将诞辰100周年,也是“哈军工”成立50周年的日子。作为学院早期的一名学员,笔者在这里接受了6年熏陶,目睹了它的辉煌时期,特撰此文纪念敬爱的院长陈赓大将。  相似文献   

7.
提升针对性是新发展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命题和现实课题。把供需对位作为根本前提,把问题导向作为根本原则,把精准施教作为根本方法,把技术赋能作为根本支撑,把协同育人作为根本保障,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理应遵循的实践逻辑。具体而言,做到供需对位,关键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双向发力;坚持问题导向,关键要通过调查研究弄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究竟要针对什么问题;做到精准施教,关键要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做到技术赋能,关键要运用好大数据预测技术、智能算法推荐技术、区块链技术等高新技术;做到协同育人,关键要构筑校内校外双协同育人并举发力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把握好“适合”、“适宜”、“适度”的“三适”原则。“适合”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选择与创新,倡导用针对性更强,灵活性更大,更适合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品味”的方法来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适宜”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的心理融通和配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参与及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适度”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刺激强度的调控,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选择最佳的刺激内容和方式,有效把握好刺激的“火候”。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介入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经济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如预警控制、利益协调、校园维稳、凝聚整合等;另一方面,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实践又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主要表现为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法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党中央提出将“以人为本”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本文回顾和梳理了“以人为本”的历史源流和当代发展,并进一步探求其本质内涵及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以人为本”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法宝。  相似文献   

11.
无意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意识教育作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其形式灵活多样,极大地减轻了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独立人格,顺应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它不仅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而且更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有机结合。本文以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为出发点,以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目的,最终以无意识教育为突破口,深刻论述了无意识教育的概念、特点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必要性和作为突破口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将“两课”作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育教学的某些方面出现离散趋向。本文通过对高校“两课”中出现的离散趋向的分析,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实施整合教育,并提出整合教育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总结世界近代史上高等工程教育与军事教育的关系基础上,分析了“哈军工”创建的直接动因与目标动因,归纳出“哈军工”创造的高等工程教育与军事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和学术管理与行政(军事)相结合的“二元”内部管理模式,并对“哈军工”在高等工程教育和军事教育史上的历史地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网络为媒介的思想传播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新空间,那种企图通过单纯的政府、技术和平台来管控、围堵信息病毒的方式并不能真正阻挡信息病毒的传播。而免疫式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有计划地将大学生放置在微弱的病毒环境中,以教育对象信息接受的理论水平、受教育层次和网络信息浏览数据为依据,全面了解大学生在网络中的思想动态,并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借鉴医学“免疫”效应,通过适当引入灭活的信息病毒,以增进大学生对信息病毒的免疫力。免疫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是为了应对信息病毒对主流思想、主流价值观冲击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种尝试。当然,“免疫式”思想政治教育毕竟是将“思想病毒”主动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教育者在引入“疫苗”时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在实施时也需要思考和注意剂量把控、学生接受和教育者批判和引导等问题,避免免疫式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  相似文献   

15.
历史照亮过去,历史启迪未来。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核心内容的“四史”教育,是以历史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对高校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相应的逻辑理路:树立正确党史观、坚定理想信念的价值追求是融入的逻辑立场;强化大历史观、理解党的伟大贡献是融入的逻辑方法;坚持内在统一性、把握“四史”教育的整体性逻辑是融入的基本前提;抓住侧重点、精准对接各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融入的逻辑核心;坚持实践逻辑、引导大学生从“四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融入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6.
“三个务必”是一个逻辑清晰、内涵丰富、系统严密、互不可分的完整有机体。当前,需要深入领会“三个务必”的内涵,这是“三个务必”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三个务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立场、条件保障和本领要求上具有契合性。文章从筑牢使命意识、锤炼精神品质、练就斗争本领方面,充分分析“三个务必”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向度;完善同向而行制度、开拓线上线下教育阵地、塑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和构建校内校外实践基地,为“三个务必”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意义上,“以人为本”的本位是现实的人、价值目标是人的需要的满足、价值原则是人的主体性。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了“以人为本”理念,而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对“以人为本”理念产生了误读,有矫枉过正之嫌。我们必须正确解读和合理构建高校“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用以指导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8.
“四史”学习教育作为新时代的必修课,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深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强化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举措。微模式作为时代发展的重要产物,为“四史”学习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融入提供了重要保证,是推动“四史”学习教育做深做实的有效手段。“四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微模式,可深化“四史”学习教育内容,激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活力;融入管理服务的微模式,可拓宽“四史”学习教育平台,促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心;融入日常教育的微模式,可加深“四史”学习教育成效,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实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网络作为强势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强化对该项工作的认识;网络的强势并不等于取代,校园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四大媒体需协同互补;网络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柔性切入;要想方设法优化网络大环境和小环境,“堵”、“疏”结合。  相似文献   

20.
促使大学生“内化”的认知顺利“外化”为良好的行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行为程序理论模型是基于心理学用于描述人的认知一行为转换过程的理论模型。运用该模型,文章将思想政治教育“外化”描述为由情绪控制、观念控制、自我控制三个控制过程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外化”过程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