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美国的国内立法及司法否定了信息产品数字化交易受货物买卖法规制,但在构建一个关于数字化信息产品的国际贸易法制的WTO谈判中,美国却坚持对其适用调整货物贸易的GATT。美国之所以采取双重标准,是为本国的信息、版权产业能获得更大的世界市场而寻求最大程度的WTO数字贸易自由化。在电子商务国际法律制度的构建中,要警惕强势国家利用国际条约实现本国贸易利益的全球化,维护自己的国际贸易利益同样也应是中国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2.
评论符号权力的生成与"公民写作"期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评论是一种思想性信息,也是一种权力符号。当代中国的评论正在实现着话语权从政治殿堂走向寻常百姓的部分位移,初步具有了“公民写作”的意义。在社会利益和市场利益的双重作用下,评论产品的生成要经过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多种资本塑造,评论符号权力的实现也被解构为话语权、渠道权和视听权的共同作用。解构评论这种思想产品的生产过程发现,资本在评论权力的实施中仍占据着支配地位。“公民写作”虽已初见端倪,但还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3.
巨大的经济利益、产品品质安全的不确定性和消费者认识上的差异,使转基因产品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新领域。转基因产品的国际贸易,对WTO的非歧视原则、组织机构、争端解决机构、公平贸易等方面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欲在保护消费者、环保者权益的同时促进转基因产品的贸易,要么对现有的WTO某些规则进行修改,要么设立新的国际机构处理转基因产品的贸易问题。  相似文献   

4.
市场准入是GATS的核心条款之一,同时也是国际服务贸易双边或多边谈判中为各国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作为GATS的创始签署国,开放本国服务贸易市场既是承担GATS义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大势所趋.我国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依据国际规则,结合本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开放本国服务贸易市场.本文在比较分析各国市场准入法律状况,研究有关CATS市场准入条款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的法律状况,提出在我国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中应遵循的原则立场,并针对市场准入方面存在的现实法律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伯德修正案》是2000年美国通过的一部重要的对外贸易保护法案。该法案对反倾销/反补贴税的分配作了有利于本国企业的规定,对美国对外贸易产生的负面影响范围广程度深,严重恶化了美国的国际贸易环境,引发了激烈的贸易大战。该法案反映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受益范围日益集中、对国民经济损害加剧以及对国际贸易规则和贸易伙伴日益敌对等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提升中国话语权首先需要解析话语权的生产机制。有关话语权生产机制的研究主要来源于国际政治学、语言学和社会学领域。国际政治学有关权力理论的文献从国际社会的宏观语境出发,解释话语权是如何形成对他人的控制的;语言学有关话语的文献从微观视角出发,探寻细密的言语如何指涉出流动的意义;社会学从语言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研究话语权,运用语言学素材描写、解释社会行为。但这些文献都没有解释清楚话语权是如何流动和传递的。话语的流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传播,从信息传播的中观视角审视,话语权由这样的机制生成:信息需要从话语主体经过权力的传播链条,在对话语客体产生影响,取得效果之后才能生产出话语权,设置议程和构建框架是话语权生产机制中的两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权力经济"是指权力主体通过控制、使用和分配主要社会资源,以实现权力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种经济模式。目前,"权力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具有强制性、专制性、趋利性、掠夺性、非公正性特征,无论是在初次分配领域还是在再分配领域,都导致严重的分配不公。"权力经济"使得权力主体经济利益最大化;导致大量"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的出现;掠夺了"弱势群体"的利益;导致收入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行业差距扩大。通过制度变革,界定明确的"权力边界",建立多重权力制约机制,建立新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从而消除"权力经济",是我国今后建立公平分配机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巨大的经济利益、产品品质安全的不确定性和消费者认识上的差异,使转基因产品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新领域。转基因产品的国际贸易,对WTO的非歧视原则、组织机构、争端解决机构、公平贸易等方面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欲在保护消费者、环保者权益的同时促进转基因产品的贸易,要么对现有的WTO某些规则进行修改,要么设立新的国际机构处理转基因产品的贸易问题。  相似文献   

9.
美国贸易救济法中的非市场经济规则是中国出口企业在应诉美国贸易救济调查时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中国在美国贸易救济调查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不仅使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着替代国、一国一税或替代基准等歧视性规则的适用,而且导致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被抹杀。美国学者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接合理论、经济优势理论以及国家利益理论分别从制度、经济以及国际关系的角度解释并论证了美国与中国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开展贸易关系并将中国融入以自由贸易(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为基本特征的世界贸易体制的理论依据,并构成美国对中国适用歧视性贸易规则的理论基础。对非市场经济规则理论起源的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非市场经济规则的实质,而且可以为我国政府和企业正确对待中国在美国贸易救济法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并寻求应对策略打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政策与贸易利益———对国际贸易基本问题的初步分析张德刚(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合肥230039)关键词国际贸易比较优势贸易利益一、国际贸易政策为达到扩大出口、保护本国市场等目的,一国政府必然要制定各种控制和管理对外贸易的政策及措施。尽管这些政...  相似文献   

11.
在WTO框架下,由于自由贸易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双重需要。与传统贸易保护相比。国际贸易保护制度在理念、本质、理论、领域等方面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通过对一系列新特征的归纳,为进一步研究如何协调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既使本国经济免遭自由贸易的侵蚀,又免受贸易保护的损害,在国际整体利益与主权国家利益之间形成平衡,在国际经济各领域形成统一的国际贸易秩序等问题提供了前提性的研究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2.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家是国际贸易竞争的主体,强调出口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的增强和国家贸易利益的增长.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规则和国际分工基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出口微观经济主体逐步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这同时也为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形势,积极调整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策略,有效地促进我国出口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3.
所谓司法话语权,就是司法话语权主体所拥有对法院司法审判过程的言说行为权,也就是司法话语权主体对法院审理、判决案件的司法过程所享有的表达其利益、主张与要求的话语资格。本文对“司法”界定采审判说,对“司法机关”界定采法院说,对“司法权”的界定采审判权说。司法话语权主体可以分为:本源性主体、一般行使性主体和特殊行使性主体。  相似文献   

14.
浅论美国对外贸易管理模式的调整姜明战后到70年代中期,美国实行的是法律约束下的市场调节型的对外贸易管理模式,它以多边国际贸易协定和本国的法律为主要手段,以实现贸易自由化和美国经济的国际化为目标,侧重于创造自由的外贸环境和规范贸易主体的经济行为。70年...  相似文献   

15.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和所处时代背景每每受到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国家、国家集团和各种政治势力利用奥林匹克达到其政治目的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为民族、为国家利益服务并企图通过奥运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成为大多数奥运举办国和参加国的目的和理想。这与国际政治理论中的“软权力论”相吻合,奥林匹克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各国对奥运的态度及奥运实力亦是本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国家利益是在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关系中确定的。而奥运会重在同一规则下的实力竞赛,在现代社会越来越超越体育,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和国家实力的符号。现代国际关系史中的重大事件无不反映、折射或透视和聚焦到奥运舞台上。国际政治博弈中的对手不约而同地把奥运当成了一个舞台。  相似文献   

16.
在电子商务法律的全球趋同化中,利益是影响电子商务国际法律制度构建的关键因素。在WTO电子商务工作计划磋商中,对于数字化交付的信息产品应适用的WTO贸易规则,美国与欧盟基于各自的利益提出了尖锐对立的主张。在电子商务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中,要警惕强势国家为实现本国贸易利益全球化而实施的法律输出行为。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跨世纪目标。这一治国方略的实施,首先有赖于对依法治国的正确理解。我国是一个人民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作为依法治国的主体,运用法律行使管理权。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依据是法律,法律理应在社会规范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民群众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活动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形式将管理权授予国家机关行使,为了确保权力行使的正当性,必须依法治权  相似文献   

18.
股东权行使规则的经济逻辑——一个契约理论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公司契约理论为理论工具,对股东权行使规则进行契约解释,揭示出公司法规则背后的法律经济学含义。股东权行使规则的经济逻辑在于通过效率安排,节省公司参与者的交易成本。这从法律经济学上证明了公司法规定的股东权行使规则的正当性。为了使公司法成为一部富有效率、促进股东价值的法律,我国立法应该正确地反映股东权行使规则的经济逻辑。  相似文献   

19.
特朗普无视美国国内储蓄投资关系失衡带来的外部失衡,无视美元体系内生性的外部逆差,以逆差等同于吃亏的逻辑,对造成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贸易国或区域(包括美国盟友)挥舞关税大棒,体现出美国的"强大"和霸凌主义。在美国经济强劲增长、内外部不平衡不严重的时期,特朗普发起贸易冲突,超越了传统的"逆周期"的贸易政策,暴露出特朗普的真实意图:以贸易战为手段,着手改变二战以后美国主导下通过谈判达成的推动全球经济共同增长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以遏制美国在全球相对地位下滑的态势。因此,2018美国发起的贸易冲突将具有中长期性和艰巨性。特朗普主张签订"三无"自由贸易协议看似公平,其实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是一种很不公平的贸易协议,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环境存在恶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数字贸易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产物,由于数据的价值难以量化、国际监管规则激烈博弈,融合发展新业态较难区分等制约因素,在全球范围内,数字贸易核算都异常困难.通过对数字贸易范畴梳理、规模估算及国际博弈的系统性研究发现,当前全球博弈焦点主要集中在数据自由流动、跨境税收征收、数字公平、隐私保护、知识产权和国际规则话语权等方面.提出应该从培育完善的数字要素市场体系、加强电子商务领域双向开放、积极参与数字贸易规则制定、启动数字贸易统计体系建设,以及健全数字贸易发展生态系统等方面入手,推动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